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被投诉的仓库 ...
-
杭州的初夏还没露出它酷热的獠牙,但城郊物流园区B-17仓库里积攒的陈年闷热已经足够让人心烦意乱。陈启明扯了扯脖子上有些板正的制服领口,拧开保温杯喝了口水,第无数次看向仓库门口那点可怜的光亮,肩头执法记录仪闪烁的红点,像一只疲惫却不得不睁开的眼睛。
“老陈,沉住气。”林静的声音从一堆纸箱后传来,冷静而清晰。她同样身着蓝色制服,正清点着四周凌乱堆放的物品:“这才清点了不到一半。”
三天前,指向明确的匿名举报,将他们引至此地。举报称该仓库仓库无证经营,非法囤积药品、食品甚至危险化学品,更提及深夜常有异响,疑有无证生产活动,要求取缔。作为执法骨干,陈启明和林静被派来现场核查。
这个仓库面积不小,但是高度很低,陈启明目测下来大概只有两米二、三?甚至不到!仓库分里外两间,里间的物品是分类整理过的,清点起来明显比外面快了许多,只是越往里走,那种莫名压抑窒息感越强......
仓库主人赵铭,一个穿着不合时宜的亚麻对襟衫,头发乱糟糟的,眼神里没有惊慌,反而有种……奇异的炽热和偏执。
“你们不懂,”赵铭搓着手,语气热切,“这些,是‘文明的基石’!是为了一个伟大的、划时代的项目!”
陈启明,这位经济学硕士,对“投资项目”这样的词汇有着本能的敏感,但眼前这杂乱无章的景象实在无法与之挂钩。“赵先生,请出示你的营业执照,以及这些物品的合法进货凭证和销售许可。”
“执照?许可?”赵铭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压低声音,用一种分享秘密的语气说,“那些都不重要!等我‘启动’了,历史必将改写!”
林静正蹲在地上,又打开一个纸箱,里面是整盒的抗生素,生产批号模糊不清。她皱了皱眉,作为一名化学生,她敏锐地嗅到空气中不仅混杂着药品的微苦、食品的甜腻,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化学试剂的刺鼻气味。她拿起一小瓶透明液体,标签上手写着“高浓度硝酸钾溶液”,表示危险的感叹号,显得格外刺目。
“赵先生,这些都是危险化学品,私人储存有严格规定,你这……”林静的话没说完。
“危险?不,这是‘文明的火焰’!”赵铭激动地打断她,指着周围,“你们看,那边是农业复兴的希望(一堆五颜六色的种子袋),那边是医疗革命的基石(各种非处方药和简易医疗器械),那边是工业启蒙的钥匙(几个箱子里装着小型手动工具和几块形状奇怪的金属锭)……还有这个!”他像个孩子展示心爱玩具一样,指向角落几个大箱子,“便携能源!太阳能充电板!还有满容量的刀片电池!”
陈启明和林静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这是个典型的“穿越臆想症”患者,而且病得不轻。他们之前处理过类似投诉,大多是些小打小闹,但像赵铭这样,投入了真金白银(初步估算,货值怕是有十多万),搞得如此“专业”和“系统”的,还是头一回见。
“陈局,你来看这个。”林静在一个打开的行李箱前略带调侃的招呼陈启明过来:箱内不是正常衣物,而是几套做工粗糙的宋制汉服,几袋厚厚的压缩饼干上面叠放着几本被翻得卷边的《东京梦华录笺注》,还有一叠装订得歪七扭八手稿,最上面一页用狂放的字体写着《大宋启明可行性报告》(以下简称启明计划)。
陈启明拿起手稿翻了翻,里面充满了“利用信息差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推广高产量作物以获取政治资本”、“以现代医学知识建立声望”等中二气息十足的句子,但细看之下,竟然……逻辑通顺,甚至有点道理?他这个经济学硕士看得有点哭笑不得。
“同志,你们是懂行的!”赵铭看到陈启明在看手稿,更加激动,凑过来指着仓库最深处,“这只是钥匙,那里,才是核心!‘时空节点’!”赵铭眼神狂乱,“我试过了……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所有的结局!北伐的失败、党争的愚蠢、南渡的屈辱……还有那场……靖康之变!”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先知般的痛苦和绝望,“他们都在按一个写好的剧本走向毁灭!而我……我无力扭转……”
许是为了安抚他情绪,便于后续清点,顺着赵铭手指的方向,陈启明和林静看见仓库最深处,阴暗角落的墙壁上,嵌着一扇极其陈旧、几乎与墙体融为一体的铁门,门上没有锁孔,只有一个仿佛由光线轻微扭曲形成的、缓慢旋转的黯淡涡流。
职业本能让陈启明觉得这门后必有蹊跷,可能是更大的非法仓库或者夹层的入口。他上前一步,试图看清门上的结构。林静则更警惕一些,她拉住了陈启明的胳膊:“老陈,小心点。这地方不对劲。”那种混合的气味在这里尤为浓烈,空气也仿佛带着微弱的静电,让她手臂上的汗毛微微立起。
“就是这里!”赵铭眼神狂热,呼吸急促,“我明明优化了生产函数,为何均衡点依旧指向崩溃?!”
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赵铭似乎过于激动,脚下一个趔趄,撞向了那扇怪门。同时,那道涡流变得更加强烈,仿佛要把这时空撕裂!。
“阻止他......一定要阻止他......”
“嗡——”
一声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脑海中响起的低沉嗡鸣席卷了一切。那扇门上的光涡骤然扩大,瞬间吞噬了门口的赵铭,然后如同失控的洪水,向近在咫尺的陈启明和林静涌来!
“小心!”
陈启明只来得及将林静往身后一拉,那扭曲的光便淹没了他们。天旋地转,感官失灵,仿佛被扔进了一个高速旋转的洗衣机,然后又从万米高空坠落。
……
不知过了多久,陈启明率先恢复意识。他发现自己趴在一片柔软的草地上,阳光刺眼,空气清新得不像话。他猛地坐起,环顾四周——仓库不见了,高楼大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土坯房、郁郁葱葱的农田,以及远处一座巍峨古朴的城池轮廓。
“林静!林静!”他急忙寻找搭档。
林静就倒在他不远处,也正挣扎着坐起来,脸色苍白。
“老陈……这是哪儿?我们……”她的话戛然而止,目光惊骇地落在自己身上,落在陈启明身上——他们分明还穿着那身蓝色的制服,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而在他们身边,散落着从仓库带出的、装满“奇思妙想”的启明计划手稿。而那个始作俑者赵铭,却不见踪影。
陈启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摸了摸肩头,“还好还好,执法记录仪还在”。拆下来一看,屏幕漆黑,无法开机。他看向林静,看到了同样的震惊与茫然。
“可、可能没电了”陈启明的声音干涩,底气不足。
“我们好像……被那个‘疯子’的‘项目’给卷进来了。”
林静没有回应他,她只是抬头,望着远处城墙上飘荡着的、陌生的旗帜,以及城门上方那两个古朴的大字。
陈启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凭借着前几年的热播剧(《知否》和《清平乐》),他依稀辨认出了那两个字——
汴京。
两人再次四目相对,后头仿佛被什么堵住,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