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1997年,红色的土地发生变化,母亲寻回丢失的肋骨,孤儿院的孩子找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字。
包装精致的礼盒打开是支描了金边的昂贵钢笔。
这是用来让他学写那个自己刚拥有不久的,陌生的名字的。
养父板着脸,看起来很严厉,名字一笔一画的绘在纸上,要他学。可当笔杆握进手心,透着胆怯的眼睛小心翼翼地偷瞄了养父一眼,笔尖就已经习惯性地落在了左手的掌心。
低俗的脏话歪扭的生出一半来。
啪!
巴掌打来得猛然,清脆又响亮,扇红了稚嫩的脸颊。
养父教育的话语紧随其后。
他怯生生地抬眼看向神色严厉的养父,然后像是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慌乱地将掌心里未干的墨迹,抹花成一团黑色。
在更严厉可怕的责罚落实之前,他快速地伸出手从桌面上扒过本子,照着刚才养父教的样子,用那支昂贵的钢笔学着写下了名字。
宋嘉誉。
可这并非他的名字。
没人知道他的名字真的是什么,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是生来就孤单的人,本该给予爱给他的双亲皆死在他出生的那一年。
一场窜天的大火,把那双容貌姣好的男女烧的面目全非,尸体都拼不全。蜷缩在摇篮里的婴儿哇哇啼哭,他还没来得及享受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滋味,就被关进了偏僻角落里的孤儿院,在圈养的方式下生存苟活了近十年。
酷暑和深冬皆都是难熬的,长满狗尾巴草的院子里的穿堂风吹不散热气,孤儿院里的火炉火苗小,喂不饱寒意。
学不会讨好有钱人的孩子,就只能穿着破衣烂衫躲在霉烂的被子里捉跳蚤,寻乐趣扛过饿罢了。
直到某个雨夜前夕,他才终于翻过了孤儿院后院的红砖矮墙,滚落在地的动静惊飞了从教堂飞来的白鸽。
走之前,他问孤儿院里的好朋友自己该去哪儿?
他从未离开过这里。
不知道除了孤儿院以外的地方还有哪些。
他只从那些带着钱到这里来的人嘴里听过些陌生的地名,他记不住。
那个小孩睡得迷迷糊糊,打了个哈欠揉着眼睛黏糊的说:“去东边的那个城区呗,听说那里什么都有,好日子一过一大把。”
偷跑的人是逃亡,一刻都不敢停歇,生怕慢一点,就会被那个把指甲涂成鲜红的胖女人抓回去,锁进猪圈都不如的阴湿牢笼里。
他彻夜狂奔,不过薄薄一层的鞋底子被磨出了好大的洞。一路上,有不少小石子要旅行却犯懒搭了顺风车,硌得他脚心生疼。
终于,在天明之后,他逃离了噩梦环绕的伊甸园。
他的脚踏进了那个东边的城区,这意味着从这一刻开始,他除了一身的破衣裳什么都没了。不会再有人喂他快要发臭的食物,也不会再有仪表堂堂的政客借资助为由对他动手动脚。
从这一刻起,他才真正的是个人。
一颗年幼的心期待着“好日子一过一大把”。
可看似文明的城市实则却是另一个深渊。
这座城叫淞海。
这里并非善存地,这里的每一幢高楼都充斥着冷眼,这里会逼迫着不过十来岁的孩童趴在街边同野狗抢食,因为流浪的人不想被饿死。
这里只收留活着的。
不过好在老天爷开始偏心他,让他在饥寒里挣扎的第二个夜晚就遇到了宋先生。
前一夜的暴雨打落了整条街的玉兰花,宋先生的车碾过满地碎玉,停在了他的面前。
他认定给了他两口吃食的宋先生是好人,像摇尾祈求的小狗一般,一双亮晶晶的眼死盯着宋先生。宋先生似乎是为了什么才到这里来,最后将他带回家收为养子,并把早逝的儿子的名字赠予他。
孤儿院里的小孩自此有了名字。
初次见面,宋先生的妻子和女儿都对这个长相清秀、性格绵软温和的男孩儿表示喜欢,尤其是女儿宋欣。
虽然家里衣食无忧,生活更是要比寻常家庭更为优越,但宋欣的心里始终有个结。
她羡慕那些有哥哥的人。
她也本该有哥哥的。
只是命运弄人。上天用一场浩荡的疾病夺走了那个全世界对她最好的哥哥,这致使小姑娘的心理或多或少是不健康的。
对于他的到来,虽很不满他抢走了哥哥的名字,也厌恶他同自己分走了父母给予的爱,但总归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的哥哥回来了。
“你叫宋嘉誉,是我哥哥。”
初听宋欣这句话时,他还并不清楚这个妹妹的心理,他只知道自己有了家人,知道自己有了名字也有了家。
在宋家三年,满身泥泞会抢狗骨头的野孩子,已经被宋先生养成了温润谦良的少年。宋先生待他很好,吃穿从来不差,送他进最好的学校,让他读书认字,教他人际关系的处理。
为了给他加深富人之间的关系利益往来,宋先生会带他参加这片别墅小区内的业主聚会。
所以初见江栩洲是托宋先生的福。
江栩洲是隔壁富商家的外孙,父母不常居住在这里,他也随之,家在舫安,是土生土长的江南少年。
他先天条件优渥,从衣着打扮上来看,整个人像被裹在古镇的蚕丝气里,素净一身,容貌青稚,讲一口温软的江南腔普通话。
不似他爸那般财大气粗的暴发户模样,得了这家老爷子的喜欢。
这家的别墅是娘家祖宅,宋先生因为商会的事务常跟这家老爷子打交道,所以带着宋嘉誉向这家老爷子介绍时,江栩洲就立在这家老爷子边上。
当养子二字一出口,江栩洲就在一旁暗戳戳地,用目光反复打量着这个看起来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儿,然后撇过头问宋欣:“欣欣,他就是你们家捡来的那个?”
那时的江小少爷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把鄙夷二字在瞳孔里刻画的绘声绘色。
从婴儿时期就滋养他生长的小富贵气,让他有点看不上宋嘉誉这个“捡来的”。
十六岁之前,江栩洲对于宋嘉誉这个人的概念,就只是父辈聚会厅里,那个杵在人群里格格不入的,见过两次面半生不熟的,捡来的。
仅此而已。
直到那一年夏,太阳巡过南半球抵达中国境内从东方开始燃烧,热气张扬,傲慢地跨过湖与山漫进江南,钻到土地里驱赶了春。
怕热剃了寸头的少年倒在茶几和沙发的缝隙里,把游戏机摁得咔咔作响,屏幕里的小人打的热火朝天。
电视机里播着86版的西游记,他爸突然回家,正巧是猴子出山的那一幕。
随着电视剧里噔噔噔的音乐,他爸慌慌张张地把人拽起来,塞给他一大把钞票,然后莫名其妙地要他滚到淞海去。
七月,全年最热的时候。
江栩洲一脸懵逼的捏着那张面值三块三的特快票,第一次独自登上了那列开往淞海的绿皮火车。
上车前的最后一眼,是站台上早已转身离去的父亲的背影。
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他走进车厢开始寻找自己的座位。
棕色的牛皮包,孤零零的行李箱,三小时行过200公里,他就这样不明所以地离开了自己生长的乡土。从闸口到南站,因为座位被不讲理的老头子霸占,一身名牌的人要挤在气味混杂的车厢尾。
火车轮轨与铁轨的撞击声像极了舫安旧宅里的自鸣钟。
江栩洲缩在车厢连接处,昂贵的名牌衬衫被汗水浸透,贴着脊背像第二层皮肤。对面的大爷叼着杆旱烟,烟圈一圈圈飘向车顶,与他爸书房里雪茄的香气重叠。
棕色的牛皮包紧贴胸口,里面装着他爸塞给他的钞票,宝贵的很。
那个年代的票检不严,坐火车,没钱买票就钻狗洞。所以火车上不是太平的地方。熙攘拥挤的乘客鱼龙混杂,大大小小的包各式各样,没人能准确猜出那些包里装的都是什么。火车站更乱,流氓扒手天价地图比比皆是,拿刀子捅人也都只是属于冷静报警的民事纠纷。
时常出游的人该对这些习以为常,当心防备就是。
但江栩洲说到底才十几岁,这些盘在他周遭的高矮不一的是成年人,面孔是陌生的。生物法则造就的食物链让此起彼伏的人群此刻化作翻涌的热浪,把他这座孤僻小岛圈在其中。
心底突增的莫名情绪使他本能的产生恐惧,小幅度抖动的手在说的是不知所措。
记得父亲连贯三句话都叮嘱了要注意财产安全,江栩洲攥紧了包带。
他此行孤身一人,淞海这座城也算得上是半个陌生,毕竟打小不曾久待,后来外公去世之后也就不再来过。
心里一瞬就让恐惧占了大空子。
不过好在他爸有说拜托了邻居宋先生照顾他,江栩洲便满心期望着,能在抵达淞海的第一时间见到这位宋先生,然后从他那里寻得一丝慰藉和依靠。
所幸,这位宋先生并未让他失望。
宋先生是江栩洲以为的那种好人,慈眉善目的知青大叔模样,会考虑到火车站环境复杂不安全,然后特意提前赶到等在站口,第一时间就把孤身一人的孩童带离了这个是非地。
一路上,宋先生对江栩洲这个所谓领居家的孩子,似乎有表不尽的喜爱,他关怀备至,关心询问的话语多到要溢出车窗。
宋先生:“小洲啊,一路上过来顺利吗?火车上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江栩洲摇摇头,说除了没得坐其他什么都好。
宋先生忍不住责备他爸:“你爸也真是的,能放心你一个人过来,有什么事这么忙能比孩子还重要?!”
江栩洲说不知道。
他也不知道他爸干嘛突然把他丢到这里来。明明外公已经死了好几年,在这里他非亲非故,连个熟悉能讲话的人都没有。
宋先生又说:“你阿姨可喜欢你啦!知道你来,今天早早就起来准备的食材给你做大餐,咱们今天可有口福喽!”
江栩洲点点头讲好期待。
他老早就听宋欣说过她妈妈做饭好吃,超好吃!
小姑娘朝他炫耀的时候眉毛都要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