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回 太虚证盟终圆满 ...
-
第十一回太虚证盟终圆满
寒来暑往,转眼林墨已到了开蒙的年纪。这日清晨,苏州蘅芜潇湘居内,宝钗正手把手教墨儿写字,黛玉在一旁绣着秋衫,时不时抬头含笑望着他们。
"娘亲,"小林墨举着写满字的宣纸跑到黛玉面前,"您看,这是母亲刚教我的'竹'字。"
黛玉接过纸细看,只见稚嫩的笔划间已见风骨,不由赞道:"我们墨儿真聪明,这'竹'字写得颇有气节。"
宝钗走过来,轻轻为黛玉披上外衫:"秋凉了,仔细着凉。"又对墨儿笑道,"去把昨日背的《竹石》背给娘亲听听。"
小林墨挺起小胸膛,朗声背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童声清脆,在满院竹影间回荡。
待乳母带墨儿去歇息,宝钗执起黛玉的手:"今日带你去个地方。"
二人来到后院新修的"证盟阁",推门而入,黛玉不禁怔住。但见阁内陈设竟与当年太虚幻境一般无二,正中悬着那幅《双竹图》,两侧挂着她们这些年来共同创作的诗稿。
"这是..."黛玉声音微颤。
宝钗微笑:"你可记得那年梦境?我说过,要在这人间为你再造一个太虚幻境。"
她引着黛玉走到东首一间静室,室内供着一幅新绘的《绛珠甘露图》。画中甘露仙子执壶而立,绛珠仙草亭亭玉立,二人容颜竟与她们一般无二。
"前日墨儿问起这幅画的典故,"宝钗轻声道,"我便将那个梦说与他听。你猜他怎么说?"
黛玉好奇:"小孩子家能说出什么?"
"他说,"宝钗眼中闪着温柔的光,"'两位母亲前世就是一家人,所以今生还要在一起'。"
黛玉闻言,眼角泛起泪光。这时阁外传来墨儿的笑声:"母亲,娘亲,快来看我捉的蝴蝶!"
三人便在院中嬉戏,墨儿一会儿扑蝶,一会儿又缠着要听故事。宝钗将他揽在怀中,指着天上的云彩道:"你看那朵云,像不像一只玉兔?"
"像!"墨儿拍手,"母亲再讲个嫦娥奔月的故事。"
黛玉在一旁含笑看着,忽然轻声道:"若是当年那个癞头和尚见到这般光景,不知会作何感想。"
宝钗握紧她的手:"他若见到,也该明白真情可贵,不在世俗之见。"
晚间,宝钗在灯下查看各铺账目,黛玉在一旁教墨儿读诗。忽然墨儿问道:"娘亲,为什么我有两个母亲,别的小朋友都只有一个娘亲?"
黛玉温柔地抚着他的头:"因为老天爷特别疼你,所以给了你双份的母爱。"
宝钗放下账本,将墨儿抱到膝上:"就像竹子和兰花,虽然不同,却可以相伴而生,互相映衬。"
墨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指着窗外:"那月亮也好亮,是不是也有两个月亮?"
童言稚语逗得二人都笑了。宝钗亲了亲他的脸颊:"月亮只有一个,但它把光辉分给每一个人,就像我们把爱都给了你。"
待墨儿睡下,二人在月下品茶。黛玉忽然道:"今日收到京城来信,宝玉中了举人,袭人给他生了个儿子。"
宝钗斟茶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笑道:"这是喜事。改日我们备份厚礼送去。"
"你..."黛玉欲言又止。
"我早已放下。"宝钗执起她的手,"如今我有你,有墨儿,有我们共同经营的家业,再无所求。"
这时,一阵秋风吹过,满院竹叶沙沙作响。宝钗忽然道:"明日我带你去寒山寺还愿。"
"还愿?"
"当年在此立誓,若得长相守,必来还愿。"宝钗目光温柔,"如今誓言得偿,自然要谢过佛祖。"
次日,一家三口来到寒山寺。住持见到她们,含笑迎上:"二位施主别来无恙?小公子都这么大了。"
宝钗施礼道:"多谢大师当年点拨。"
在佛前焚香时,墨儿忽然指着菩萨像道:"这个菩萨我见过!在梦里,她对着竹子弹琴!"
宝钗与黛玉相视一惊。住持捻须笑道:"小公子有佛缘,可见前世因果。"
回程马车上,墨儿偎在黛玉怀中睡着了。宝钗轻声道:"你可记得,那年我们在此求签,求得一支'兰因絮果'?"
"如何不记得。"黛玉微笑,"当时还担心是凶兆。"
"如今看来,竟是佳兆。"宝钗握住她的手,"兰因,喻美好前缘;絮果,喻圆满结局。我们这一路走来,不正是应了这签文?"
马车行至山塘街,但见河畔灯火阑珊,画舫如织。宝钗命停车,带着黛玉和墨儿登上一艘画舫。
船娘唱起吴歌,软语温婉。墨儿好奇地东张西望,宝钗便耐心给他讲解七里山塘的典故。黛玉望着她们,忽然轻吟:"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宝钗自然接道:"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二人相视而笑,默契如初。
是夜,墨儿睡下后,二人在院中赏月。宝钗忽然取出一卷手稿:"这是我这几年记下的,我们的故事。"
黛玉接过细看,只见扉页题着"蘅芜潇湘记"五字,内中细细记载着她们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从初见到定盟,从坎坷到圆满。
"我要把这些都记下来,"宝钗轻声道,"等墨儿长大了,让他知道,真情可以超越世俗,真心能够创造奇迹。"
黛玉倚在她肩头:"那你可要写得委婉些,别吓着孩子。"
"自然。"宝钗微笑,"我只写姐妹情深,相伴到老。其中的深意,待他长大后自会明白。"
月光下,两只戴着白玉环的手紧紧相握。竹影婆娑,在地上投下相依相偎的影子。
忽然,黛玉轻声道:"我昨夜又做了那个梦。"
"还是太虚幻境?"
"嗯。"黛玉点头,"不过这次,警幻仙子笑着说:'绛珠泪债已还,甘露缘分成全。从此往后,你们就在这人间,做一对快活神仙吧。'"
宝钗将她揽入怀中:"那我们可不能让仙子失望。"
这时,屋内传来墨儿的梦呓:"母亲...娘亲..."
二人相视一笑,携手走进屋内。烛光摇曳,将三个人的身影投在窗纸上,温馨美满。
——正是:
太虚一梦证前因,尘世双栖终得谐。
莫问仙缘深几许,姑苏明月照人来。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