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第 16 章情感的升华
晨光像融化的金箔,铺满了龙门山的山道。燕承风牵着枣红马,苏瑶坐在马背上,缰绳轻轻搭在他的肩头。马蹄踏过沾着晨露的青石板,发出 “哒哒” 的声响,与山间清脆的鸟鸣交织在一起,驱散了连日来的肃杀之气。
苏瑶的脸颊还带着战斗后的疲惫,眼窝微微泛红,却难掩眼底的喜悦。她低头看着燕承风专注的侧脸,他的额角还沾着些许尘土,左臂的绷带被重新包扎过,渗出淡淡的药香。从黑风寨突围时,他为了护住她,后背又添了一道新伤,此刻粗布短褂下的伤口,想必还在隐隐作痛。
“承风,累不累?要不我们歇会儿?” 苏瑶轻声问道,伸手想去拂掉他额角的尘土。
燕承风抬头,恰好对上她温柔的目光。那目光像岷江的春水,带着暖意,淌进他的心里。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粗糙的皮肤传递过来,带着一丝颤抖,却无比坚定:“不累,牵着你,就不累。”
枣红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两人之间的温情,放慢了脚步,悠闲地啃着路边的青草。燕承风顺势停下脚步,仰头看着马背上的苏瑶,阳光洒在她的发梢,泛着柔和的光晕,让她原本就清秀的脸庞,多了几分朦胧的美感。
“瑶瑶,” 燕承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这次黑风寨的事,多亏有你在我身边。”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在山寨里被山贼围住的时候,我真的很害怕,害怕会失去你。”
苏瑶的心猛地一揪,眼眶瞬间湿润了。她俯身,轻轻抚摸着燕承风的脸颊,指尖划过他脸上的疤痕 —— 那是为了保护文物,与刘三爷的手下搏斗时留下的。“我也是,承风。”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看到你被山贼围攻,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冲上去保护你。只要我们在一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害怕。”
两人的目光交汇,仿佛跨越了所有的艰难险阻,只剩下彼此。山风轻轻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吹散了连日来的紧张与疲惫。燕承风踮起脚尖,轻轻握住苏瑶的手,放在唇边吻了一下,动作轻柔而虔诚。
“瑶瑶,等这件事彻底结束,我想带你回月亮湾。” 燕承风的眼神充满了期盼,“那里有我家的老宅子,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还有三星堆最美的日出。我想让你看看我长大的地方,想让你知道,我会用一辈子保护你,就像保护三星堆的文物一样。”
苏瑶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燕承风的手背上,温热而滚烫。她用力点点头:“要得,承风。我想去看你说的日出,想去看看你长大的地方。以后,无论你去哪里,我都跟着你。”
马背上的温情,在晨光中静静流淌。这份历经生死考验的情感,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儿女情长,融入了守护文物、传承文明的使命与担当。他们的爱情,如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物,在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磨砺中,愈发坚韧、愈发珍贵。
一路颠簸,傍晚时分,他们终于回到了三星堆考古队营地。远远望去,营地的篝火已经燃起,像一颗温暖的星辰,照亮了漆黑的夜空。队员们看到他们归来,纷纷涌了出来,脸上满是惊喜与激动。
“燕兄弟!苏姑娘!你们回来了!” 小李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跑过来,眼里含着泪水,“我还以为…… 还以为你们出事了!”
“傻小子,我们命大着呢!” 燕承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你怎么样?伤口好些了吗?”
“好多了!多亏了林教授和陈老的照顾!” 小李说道,“你们不知道,你们走了之后,林教授和陈老每天都派人去打探消息,我们都快急死了!”
林教授和陈老也走了过来,看着燕承风和苏瑶,脸上满是欣慰。“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林教授激动地说,“你们不仅夺回了文物,还抓获了刘三爷和黑熊,真是立了大功!”
陈老也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赞许:“你们两个年轻人,有勇有谋,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尤其是燕小子,你祖父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为你骄傲的。”
燕承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多亏了阿福兄弟和村民们的帮助,还有警方的支援,我们才能成功。”
“不管怎么说,你们的勇敢和担当,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林教授说道,“这些文物,是古蜀文明的瑰宝,也是华夏民族的骄傲。你们保护了它们,就是为考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国家保住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营地的篝火旁,队员们摆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有腊肉、有野菜,还有香喷喷的米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燕承风和苏瑶讲述黑风寨的经历,时而紧张得屏住呼吸,时而为他们的英勇鼓掌喝彩。
“龟儿子的刘三爷,竟然勾结山贼,还想打开祭祀洞,真是丧心病狂!” 一个年轻的队员愤怒地说。
“幸好有燕兄弟和苏姑娘,不然这些文物就被他们卖给洋鬼子了!” 另一个队员说道。
林教授举起手中的酒碗,高声说道:“来,我们敬燕承风和苏瑶一杯!感谢他们为保护文物所做的一切!”
“干杯!” 大家纷纷举起酒碗,一饮而尽。酒液辛辣,却暖了每个人的心房。
接下来的日子里,燕承风和苏瑶重新投入到三星堆的考古工作中。考古队营地恢复了往日的忙碌,队员们各司其职,有的清理祭祀坑,有的修复文物,有的整理考古资料,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干劲。
燕承风负责清理祭祀坑的上层堆积物,他小心翼翼地用小刷子刷去文物表面的泥土,动作轻柔而专注。苏瑶则在一旁协助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文物上的纹路,时不时记录下重要的发现。
“承风,你看这件玉琮!” 苏瑶突然喊道,语气中带着惊喜,“上面的兽面纹,和我们在黑风寨密室里看到的青铜印上的纹样一模一样!”
燕承风凑过去一看,果然,玉琮上的兽面纹线条流畅,刻画精美,与青铜印上的纹样如出一辙。“这说明,这件玉琮和青铜印,很可能是同一时期的祭祀用品!” 燕承风兴奋地说,“林教授说过,古蜀人祭祀时,会用到成套的礼器,这件玉琮和青铜印,说不定就是一套!”
两人立刻将这个发现告诉了林教授。林教授赶来后,仔细观察了玉琮和青铜印,激动地说:“太好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件玉琮和青铜印,都是古蜀巫祝使用的礼器,它们的组合,为我们研究古蜀人的祭祀制度和宗教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在接下来的考古工作中,燕承风和苏瑶配合得更加默契。他们一起清理文物,一起探讨古蜀文明的奥秘,一起查阅古籍文献,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燕承风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考古训练,但他从小在三星堆长大,对这里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他观察力敏锐,常常能发现一些别人忽略的细节。
苏瑶则有着扎实的考古理论知识,她耐心地教燕承风如何识别文物的年代、如何记录考古数据、如何绘制文物草图。燕承风也虚心学习,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了考古队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有一次,他们在清理一个小型祭祀坑时,发现了一件残缺的青铜神树残枝。残枝上刻着细密的龙纹,与之前发现的青铜神树主体上的龙纹完全吻合。燕承风小心翼翼地将残枝捧起来,激动地说:“苏姐姐,你看!这是青铜神树的残枝!我们终于找到它了!”
苏瑶也非常兴奋,她拿出卷尺,仔细测量着残枝的尺寸,说道:“太好了!有了这根残枝,我们就能更完整地还原青铜神树的原貌了!你看,这上面的龙纹,刻画得多么精美,古蜀先民的工艺真是太厉害了!”
两人凑在一起,仔细研究着青铜神树残枝,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燕承风看着苏瑶专注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找到了可以相伴一生的爱人。
闲暇之余,燕承风会带着苏瑶去月亮湾的田埂上散步。田埂两旁种满了油菜花,金黄一片,随风摇曳,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远处的三星堆遗址,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承风,你说古蜀人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多精美的文物?” 苏瑶轻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燕承风望着远处的三星堆,沉思片刻,说道:“我想,他们是想用这些文物,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就像我们现在,用文字和照片记录生活一样。”
苏瑶点点头:“或许吧。这些文物,承载着古蜀人的智慧和情感,也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要读懂它们,传承它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古蜀文明的辉煌。”
“嗯!” 燕承风握紧了苏瑶的手,“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文物,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
他们的爱情,就像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一样,在时光的洗礼下,愈发纯粹、愈发珍贵。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却有着历经生死的默契,有着共同守护文明的担当。他们在考古工地上相识、相知、相爱,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传承历史、守护文明的伟大事业中,让爱情在岁月的磨砺中,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三星堆的土地上,将考古队营地的影子拉得很长。燕承风和苏瑶并肩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的三星堆遗址,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他们知道,考古工作任重而道远,古蜀文明还有许多奥秘等待着他们去探索。但他们也坚信,只要两人携手同行,相互扶持,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让古蜀文明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这份在守护文明中升华的爱情,如同三星堆的太阳神鸟金箔,永远闪耀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