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中午的大市是人最多、最热闹的。正值炎夏,新鲜的瓜果和菜有一些,但不算多,五谷,麻、黍、稷、麦、菽,倒是有不少,若莫是之前收获的。还有小麦制成的,用小陶罐装着的饴糖,很受小孩子们欢迎,明夷还看到一个小娃娃摊口前撒泼要买糖吃,小娃娃的母亲一脸的无奈最后妥协。
肉类不多,牛羊肉几乎没有看见,鸡鸭倒是零星看到了一些,用竹笼子装着,还没见到笼子,就能听到吵吵闹闹的声音。新鲜肉不多见,倒是肉酱,这里叫醢,稍微常见一些。除此之外,一些腌制的瓜果蔬菜,也是非常常见。
喝方面,由于吉朝的领导者觉得之前冬朝灭亡都是饮酒作乐、过于狂放导致的,于是在吉朝建立的时候,设立了一系列禁酒的法令,不允许聚众喝酒,也不提倡饮酒作乐,基本只能在祭祀、宴飨和孝敬长辈的时候才能喝酒,甚至把放酒的案台称之为‘禁’,是为酒禁。
所以市集上只看到零星的几家卖酒的,非常稀有,羊奶牛奶之类的更是没有,倒是卖茶叶的有不少。明夷走到一个茶摊子旁细看,店主很热情地在介绍,明夷看过去,种类虽不算多,不过已经制茶技艺已有雏形,明夷看出了一些明显处理加工过的茶叶,茶应该是这里平民的主要‘饮料’了。
市集的主要商品还是吃吃喝喝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当然,也有类似陶碗陶锅和衣衫鞋帽之类是生活用品,不过陶制品样式简单粗糙,衣衫布料大部分也是粗衣麻布一类,不过也有一些毛皮,应该是狗毛和羊毛,在大热天里,看得人意兴阑珊。
倒是春禾看见那些毛皮,悄悄地拉紧了星沙的绳子,不过星沙似乎也被太阳晒得有点耷拉,只是一步一摇地跟着主人往前走。
大约参观完后,几人来到了一间茶肆,点了一壶清茶,春禾不知道从那里掏出来一只小陶碗,让店家帮忙装点清水,便把陶碗放在了地上,星沙一边喝着水,一边轻轻摇了摇尾巴。
明夷:...
师父问明夷,“你可有想法?”
通常这类仿佛被老板问你有没有意见的问题里,明夷都会下意识地回答没有。
然而来了这个世界也三年多了,班味终究是被洗刷了些。
明夷想了想,“这里有豆腐吗?”
春禾问,“何为豆腐?”
明夷:“黄豆制成的方块,柔软嫩滑,可食用。”
春禾摇了摇头,望向了师父,师父跟着也摇了摇头。
“那豆浆有吗?黄豆制成的浆饮。”
春禾摇摇头,师父也摇摇头。
明夷又问,“这里有牛奶吗?”
春禾问,“那不是戎族喝的东西吗?”
明夷点点头。
师父补充,“中原地区的百姓很少食用,而戎族有喝牛奶羊奶的习惯。”
那这个就是她可以做的东西了,“那我可尝试制些豆腐豆浆来售卖。”
师父点点头,“浅尝即可,来日方长。”
明夷点头。
由于日头实在是太晒,于是喝完茶,他们就回去了。
晚上吃完了夕食,三人一狗再次去看了夕市。
夕市规模不大,只有零星几个摊贩和行人,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远远不及中午到大市,有些是大市没卖完的农作物,或者贫民的一些剩物。
明夷看过去,发现很多交易都是以物易物,比如一个卖谷米的摊主和买家讨价还价后,买家拿了一小袋子的盐换了对方半袋子的陈谷。
唔,没想到这里盐还是个矜贵东西。
中午虽然也有以物易物的情况,但是不多。
师父不知道观察到了什么,给他们说道,“盐产不易,齐王有德,故平民能用盐。”
明夷疑惑,“那若齐王无德,平民就吃不起盐了?”
师父点头,“齐国临海,产盐,泽被中原。”又补充,“诸侯国如晋国,也产胡盐,不过胡盐开采更难,而盐质细腻甘甜,非诸侯大夫不可用也。”
明夷点头,本来觉得盐价已经不低了,毕竟一小袋盐能换半袋陈谷,但没想到这已经是齐王大发善心、降价之后的水平?
想起上辈子两块钱一大包能用大半年的盐,唔…就很难评。
第二日,天还没亮,明夷就被春禾从床上叫起来,“起来了起来了。”
明夷半睁着眼,“春禾,这天还没亮呢....”说着说着就要再睡过去。
又被春禾摇了要摇,“明夷,你今天要去看朝市,要早起...”
“啊...”行商要早起的吗?那她不行商了.......
但是不行。
春禾已经把她从被子里抄出来,因为明夷还小,没什么男女大防,他就直接帮明夷换好了衣服。
又打来了温水,帮她擦面洗漱,还扎辫子,扎后好他仔细摸了摸,点点头,自我认同道:“姜妇说这样就可以了。”
明夷:......
春禾果然在男妈妈的路上越走越远。平时这些事情都是姜妇做的吧...不过他什么时候学会的?
明夷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也在春禾的照料下慢慢清醒过来。
但是还是觉得很困懒,而且这三年已经把她的羞耻心磨灭了很多,于是他扒拉着春禾不肯从他身上下来。
春禾也无妨,就把星沙的绳子缠在手上,抱着她去看朝市,师父也在一旁。
明夷轻轻拉了啦春禾蒙眼的绸带,绸带手感细腻光滑,虽然没见春禾把它取下来过,也没见他洗过,但是绸带一直都是亮晶晶白晃晃的,仿佛不染尘埃。话说,最近春禾的动作似乎也愈发利落了。
天才蒙蒙亮,市集上人来人来,人潮涌动。朝市的规模没有中午的大市大,不过比起夕市,也是非常可观,而且商品种类琳琅满目,颇多奇珍异宝。
之前师父说,朝市主要是一些商人摆卖,富商大贾、贵族进行采买,以一些比较贵重、珍稀的物品为主。
明夷趴在春禾肩头,左看看,右看看,扭头看看,往前看看,像只蜈蚣。
不怪她,实在不怪她,她才刚满三岁,最近这才第一次正式出来逛街,之前都是宅子,家里,山沟里。
而且这里的东西,咋说呢,确实很有些东西。
这个世界的金属是顶级的奢侈品,所以大市几乎都没看到,夕市更是没有,但在朝市,小些的如匕首饭勺,大些如壶觥锅鼎,居然林林种种摆了好些,大部分是铜器,少部分是银,还一些应该是铁,有一个摊子铺得很大的商人的杖子里,甚至有一个小型编钟,而且这个小型编钟的花纹繁复,制式复杂,看着就要不少钱的样子。
除此之外,漆器玉器也有不少,大约是因为中原不产漆树,漆器需要从楚国运过来,漆器的价格并不比金属制品低,一些精美的漆器,甚至比差不多大少的金属制品高不少。
嗯,那里有个是卖毛皮的,和中午大市的狗毛羊毛不一样,这些皮毛都是些更难猎更矜贵的毛皮,比如狐狸兔子梅花鹿什么的,属于正常,哟,这个豹子皮看上去很威武呀,豹子旁边这个黑白相间的皮毛......
啧啧啧,滚滚呀,是你吗?!
脱离了一级保护动物的头衔,你也只能任人宰割呀,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古人诚不欺我。
再看过去,哦,这个布料染得不错呀,应该是桑蚕丝吧。
嗯...这怎么杵了几个人?
这么深邃的眼窝,深褐色的眼睛,不像是本地人呀。明夷喊:“师父。”
“何事?”
明夷指着那个摊位:“有人。”
师父望过去,沉吟片刻:“戎族的战俘。”
“戎族?”
“戎族乃外族,位于卫国以北。那地土地贫瘠,天气严寒,戎族于是时常南下洗劫抢掠,行事残暴无礼。
月前,卫国伙同齐国北上大败戎族,想来是那事的战俘。”
明夷望向那几个人,其中一个少年眼神凶狠难驯,在一群俘虏里非常突出。
就这么从街头游荡到街尾,又从街尾游荡回来,明夷很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如果说大市和夕市更多的体现平民的生活,那么朝市则体现了这里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虽说这里物资难以企及现代,但也有很多很有趣的东西和工艺。只能说,只要你有钱,大概率在哪里都能过得不错。
同时她也看到了似乎是大氏族的侍者出来采买,气度不好说,不过身旁跟了好几个人,衣服的料子看着比平民好多了。
只见对方一来就往最大的肉摊走,买了好一些猪牛羊肉,是的,大市里没有的大肉,在朝市是有的。结账时那个钱袋,看着就沉甸甸的,结完账,那些跟在侍者后面的人,便合作分工把肉都抬走,那个侍者则继续往前走去。
市集里的商人看着这位侍者两眼发光,明夷估摸着这应该是个大主顾。
回去的时候,又路过那个卖战俘的商人,朝市差不多要结束了,原来那个商人旁边站了好几个战俘,现在只剩下那个看上去特别凶狠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