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突击 ...

  •   次日清晨,钟声将姚金玲从睡梦中唤醒。她睁眼时,刘三好已经收拾妥当,见她眼下带着青黑,伸手摸了摸她的脸:“我正要叫你呢,脸色这么差,是不是昨晚没睡好?”金玲坐起身,揉了揉眼睛,摇头道:“没事,许是夜里没睡安稳。” 她没提昨夜的事,只把担忧压在心底,起身叠被褥,“今日得抓紧时间,离学考没剩几天了。”制图和刺绣已经证明行不通,做点心又缺乏材料。眼下,制作钗饰成了她唯一的希望。“金玲别怕,我会一直跟你在一起的。”
      课后空闲的时候,两人找了一处僻静的廊檐坐下。刘三好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层层展开,露出几段长短不一的铜丝和几样简单的工具。“先练弯丝吧,基础得打牢。” 三好拿起一根细铜丝递过来,自己也捏着一根,“你看,用拇指顶着铜丝内侧,钳子夹在离指尖两指的位置,力度要匀,慢慢弯。” 她说着就演示起来,手指一转,转眼就弯出个圆润的弧形,“不难吧?你试一试。”
      金玲手指触到冰凉的铜丝,突然想起了昨夜傻乎乎的李怡,又赶忙收回思绪,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进尚宫局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她依样捏起铜丝,拇指抵住内侧,用钳子夹住,尝试弯出弧度。铜丝比想象中硬,她刚用力,铜丝 “嘎嘣” 一声,弯出个生硬的折角。
      三好的手扶在她的手上,带着她比划姿势:“慢一点,手指要稳,钳子的力度要控制好,不然铜丝容易变形。”
      金玲点点头,重新拿起铜丝。这次她放慢速度,轻轻夹住铜丝,一点点用力,眼看着铜丝逐渐弯出想要的弧度。刚松了口气,铜丝末端却没捏稳,滑了一下,刺在食指上。
      “流血了!” 三好连忙拉过她的看了看,“幸好不严重。”说着就从布包里掏出一盒药膏,“刚开始多少都会受点伤的,别害怕。我给你上药。”
      “不用不用”金玲抽回手道,“药膏珍贵,小口子不碍事的。” 她说着就要去拿铜丝,被三好按住。“哪能不碍事?严重了怎么办?” 三好拉住金铃的手,“别动,小心涂歪了。”
      姚金玲看着毛茸茸的头顶,心里暖烘烘的。
      “谢谢你,三好。” 金玲轻声道。“我们是好姐妹嘛。”三好笑了,两只眼睛弯弯的。
      重新拿起铜丝,这次姚金深呼一口气,拇指紧紧抵住铜丝,钳子一点点加力,看着铜丝慢慢弯出弧形,终于没再出错。“成了!” 她抬头看向三好。
      “对,就是这样!” 三好凑过来看,也笑了,“这一步要多练练,基本功一定要扎实,等弯丝、绕线这些练熟了,后面做花型才不会手忙脚乱。”
      金玲一根接一根地弯丝,逐渐从生涩变得熟练。桌上很快堆起一堆弯好的铜丝,有规整的,也有歪扭的,三好坐在旁边,帮她把不好的挑出来拉直,再重新练。
      到了下午,阳光斜斜地照下来,金玲忽然发现身边的三好动作慢了下来,似乎有心事。
      “三好?”姚金玲轻声问。刘三好猛地回过神:“怎么了,金玲?”
      “你是不是有心事?” 金玲看着她,“从刚才起就心不在焉的。”
      刘三好勉强笑了笑:“没有,可能是练得太久了腿有点酸。我去透透气,马上回来。” 说完,她起身快步离开了。
      过了不知多久,三好回来了,眼眶却有些红。
      姚金玲心里有些猜测,也没有追问,只是安慰刘三好,“无论发生什么事,三好都可以依靠我,咱们是最好的姐妹,我随时都在。”
      “谢谢你,金玲。”刘三好深吸一口气,道:“我感觉好多了。来,我先教你做花瓣的初步造型。”金玲看着她恢复精神,也安心了些,两人重新投入练习中。刘三好耐心地教她怎么把弯好的铜丝捏成花瓣形状,金玲听得认真,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接下来的时日,除了上课,两人将全部空余时间都投入到制钗的教与学中。每天课后,她们都会找一处安静的角落,三好倾囊相授,金玲专心练习。
      学婢能有的材料有限,两人把自己攒下的铜丝、彩线全都拿出来。金玲每次练习前,都会在脑子里过一遍步骤,哪里弯丝,哪里绕线都想得清清楚楚,才敢动手。毕竟材料太少,她浪费不起。丝
      这天课后,金玲拿着一根丝线,尝试盘绕牡丹的形状。她先把铜丝线弯出花瓣的轮廓,再用细线固定,捏着丝线一点点绕,绕错了就拆开重来,直到暮色渐沉,手中的花才初具雏形:牡丹整体已经有了模样,只是花瓣的层次还不够分明,看起来有些扁扁的。
      “三好,你看这样可不可以?” 姚金玲拿着花走到刘三好面前,“我试着用丝线盘绕牡丹,形制大概是这样,就是不知为何总感觉还不够精致。”
      刘三好接过细看,惊喜道:“金玲,你进步真快!这牡丹的形态已经很像了。” 她指着其中一片花瓣,“这里,花瓣的层次还能再分明些,要是再加一道弯折,让花瓣微微翘起来,会更显灵动。”
      姚金玲凑近看了看,确实如刘三好所说。她接过花,拿起钳子一点点调整角度,“这样如何?” “好多了!你看,这样花瓣就立体了。” 刘三好笑着点头,“再把剩下的花瓣都调整一下就能成型了。金玲,你这么努力,学考肯定能过。”
      姚金玲笑了笑,把花小心收起来。她知道这还不够,离尚宫局的要求还有差距,接下来的几天,还要继续练习,做出更精致的钗饰。
      之后的几日,姚金玲更加刻苦。用膳时,她会留意其他宫人发间的钗饰,仔细研究她们的钗子是什么样式,花瓣怎么排列,丝线缠绕的走向,都默默记在心里;休息时,她会用手描摹各种钗饰的草图;夜里,她就着油灯,继续练习绕线、弯丝的技巧,手指上伤口一层叠一层,她也不在意。
      刘三好也全力支持她,不仅把自己的材料都拿出来,还会在姚金玲练习之后,把用过还能再用的铜丝、彩线挑拣出来,拉直整理好,方便金玲下次使用。
      这般刻苦,姚金玲的制钗技艺自然进步神速,到最后,已经能独立制作出形制工整的钗饰。从最初歪歪扭扭的弯丝,到后来层次分明的花朵,她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虽然和司珍房的相比,还谈不上精巧别致,但相比最初的自己,已是天壤之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