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清蒸鲟鱼 ...

  •   就在李婉清在码头和县学外来回奔波的时候,时间像白驹过隙一样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立夏。

      立夏在华阳县这边是个大节,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同庆贺这个节气。

      所以,码头也给工人们放了两天假期,让他们能够回家一起跟家人庆贺立夏。

      县学就更不用说了,加上休沐一共放了三天假,给学子们兴奋的不行,呼朋唤友的寻摸着怎么渡过这三天假期。

      于是,李婉清终于在立夏时节收获了几天来之不易的假期。

      “大姐,我倒了哦。”说话的正是李婉瑶,她正把一小碗蚕豆往锅里倒。

      在她的旁边,李舒阳也很积极的将其它食材一起倒进去。

      “你们倒吧。”李婉清见李婉瑶她们将东西都倒进去后,就拿起锅铲将瓮里的糯米和蚕豆、玉米、香菇、咸肉充分的搅拌均匀,然后加水上锅。

      她们这是在弄立夏饭,华阳县这边立夏盛行吃立夏饭,因为有五种不同的颜色组成,所以也叫做“五色饭”。

      除了立夏饭,李婉清还买了些苋菜、黄瓜、鲟鱼,准备做炖大餐,犒劳犒劳近来辛苦的大伙。

      李婉清取下用稻草吊在一旁的鲟鱼,这是今早刚从江里打捞上来,被稻草挂了半天还活泼乱跳的。

      鲟鱼身上有不少的粘液,李婉清拿出一盆热水加了点醋进去,热水加醋,能够很好的清理掉鲟鱼身上的粘液和腥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热水不能过烫,用手伸进去觉得刚刚好烫就行,过热容易破坏鲟鱼表面紧实的皮质。

      鲟鱼在热水和醋的作用下,原本灰黑的皮肤,渐渐泛白,退去表面一身透明的黏液。

      李婉清拿出菜刀来,用刀背反手将鲟鱼表面上的少量的鳞片刮下来。

      鲟鱼跟普通的河鱼长的不一样,头大且扁平,唇吻部长而尖,呈三角形。

      背部像山脊一样凸出骨板,而这些骨板大大的方便了李婉清。

      她拿着刀沿着这些凸出的骨板切下,鲟鱼肉质紧实,刀口很容易切下,李婉清把握着深度,刀刀都切在鲟鱼侧边的鱼鳍上方。

      刀口不浅、整齐划一,露出里面半透明还带着些许血丝的鱼肉。李婉清将接近半米长的鲟鱼放到大圆盘上,头尾相连,被刀口分离的骨肉像一朵花一样在圆盘里绽放出粉白色的鱼肉。

      拿出几根大葱和老姜,将它们切成两指宽的长度,然后加入盐巴、料酒均匀的搅拌。

      这些带着料酒独特的酱香味的葱姜,被李婉清一片片的插到刚刚片出的口子里,然后拿出蒸笼,上锅开蒸!

      处理好鲟鱼后,李婉清转身来到苋菜面前。

      新鲜的苋菜带着水润的光泽,茎杆纤细呈嫩红色,从根部往上颜色逐渐变浅,叶片宽大细长,边缘微微卷曲。

      苋菜的菜叶是浓郁的绿色,跟翠绿的青菜不同,它上面还有很多紫红色的叶脉遍布其中,这也是为什么苋菜被叫做“红苋”的原因。

      李婉清拿起一把苋菜抖落到油锅中,发出“滋啦~”一声——油星溅起,翠绿与嫣红交织的菜叶瞬间在锅里舒展。

      拿起锅铲翻炒了几下,苋菜的清香混着猪油的荤香很快就蔓延开来,叶片逐渐在高温下渐渐软塌。

      随着菜叶渐渐变软,慢慢的析出了嫣红色的汤汁,把里面的蒜蓉都染上了颜色。

      从旁边的陶罐里挖了一小勺盐巴进去,锅铲再次翻飞,将盐粒与苋菜充分的混合就可以出锅了。

      李婉清将炒得鲜灵的苋菜利落的装到盘子里,为了承托出它的光彩还特地取了一个白盘,嫣红的汤汁顺着菜叶边缘滑落,在白盘的衬托下更是清爽诱人!

      一旁的鲟鱼也差不多可以出锅了,李婉清打开蒸笼,白色的蒸汽裹着鲜润的热气扑面而来。

      待雾气逐渐消散,盘里的清蒸鲟鱼便映入眼帘——鱼身修长完整的趴卧在圆盘上,银灰色的表皮在热气中泛着细腻的光泽。
      切口上方插着的葱姜片已经软塌,析出的汁水被下方雪白的鱼肉吸的一干二净。

      鱼腹的下方,淡白色的汤汁沿着鱼身边缘浅浅的积在盘底,鲜味混着葱姜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李婉清拿出一块布巾叠好垫在盘子下方,稳稳的将鲟鱼给端了出来。

      取出一根大葱,将葱白和绿叶分开上下叠放在一起,刀刃贴着葱白和绿叶快速切出细细长长的葱丝,将这些细长的葱丝叠在鲟鱼上方,远远看着像是一座小山。

      接着,李婉清转身走到一盘的小火炉上,拿出锅铲挖了一大勺猪油,也不放到锅里,直接就着锅铲在炉火上加热。

      雪白的猪油从一块细腻如白霜的凝固状态下慢慢消融,像是冬天的雪地被春风吹拂,化作雨水滋润大地。

      猪油慢慢融化,冒出细小的气泡。

      待它升起青烟时,李婉清挪开了锅铲,手腕微倾,滚烫的热油“哗啦”一声浇在青白相间的葱丝与鲟鱼身上。

      瞬间,葱花香味迸发,热油在雪白的鱼肉上蹦跳,翠绿的葱丝被热油烫的卷曲,油亮的光泽顺着鱼身漫开,顿时鲜气四溢,勾的人喉咙微动!

      李婉清取了一勺酱油、白糖、和少许食盐微微混合,洒在了鲟鱼身上,酱红的汤汁流淌,给白嫩的鱼肉染上了一抹风情。

      鲟鱼刚上桌,不远处的院门也发出了声音。

      周惠芬带着李虎父子俩上门,与他们一道来的还有一锅金黄油香的鸡汤。

      周惠芬将鸡汤端上桌,跑来厨房问李婉清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李婉清也没有跟她瞎客气:“大伯母,您把锅里蒸好的梅菜扣肉端出去就行,我把饭给盛出来就可以吃了。”

      立夏饭在一旁的瓮里待了许久,像是怕被人遗忘似的,时不时冒出一股饭香出来彰显存在感。

      饭很香,刚一打开扑面而来的谷物香味将小小的厨房都给占满了。与纯粹的糯米香不同,玉米、咸肉丁、香菇、蚕豆,无一不在彰显它们的存在感。

      李婉清拿出饭勺将瓮里的立夏饭来回的搅动,等食材都充分的混合到位了,挖起一勺就往碗里放。

      其实立夏饭被叫做“五色饭”也不无道理,半透明的糯米发挥出它黏人的特性,将其它食材紧紧包裹,蚕豆的绿、玉米的黄、咸肉的红、香菇的棕,五彩斑斓,汇聚一堂!

      将饭装好端出去,王秀香和李桂花也到了,手里还提着一小筐篮子的咸鸭蛋。

      “婶子们来啦,快入座。”人多,李婉清他们平日里用的餐桌坐不开,特地找了别家借了张桌子。于是,一张大方桌就这么摆在院子里。

      众人入座,李桂花提起篮子放到桌子上,笑道:“我们俩带了点立夏蛋过来,大家尝尝看,讨个吉利。”

      在华阳县,立夏时节不仅吃立夏饭,还要尝鲜。地三鲜:苋菜、黄瓜、蚕豆,水三鲜:螺丝、鲟鱼、河豚,树三鲜:樱桃、杏子、琵琶。

      除此之外还有立夏蛋,李婉清家里没有腌过咸蛋,现在刚好给凑上了。

      一个大方桌摆在院子正中央,几人围着桌子坐好,因为有李满梁在,李婉清还特地备了一壶酒水。

      李婉清给自己倒了一杯,举起:“来,感谢大家近来的照顾,我在这里敬大家一杯。”

      “啥照顾啊,我们还得感谢你呢。”王秀香心直嘴快的说:“是婶娘们要谢谢你,让我们多了个收入。”

      就看看最近的李家村,谁家地里头没有种菜啊,托了李婉清的福,大家最近都挣了不少钱。

      别的不说,就看今天的立夏,不少人家,今天家里都飘起了肉香。往年的立夏,大家伙能吃个咸鸭蛋,应应景就是不错的了。

      节不节日的,对于底层的穷苦百姓来说根本不重要。饭都吃不饱,还想什么年节呢?

      一旁的李桂花也是,闻言附议道:“是啊,多亏了你的帮衬。”

      李婉清连忙摆手表示都是托大家伙都福:“真是感谢大家了,今天趁着立夏请大家一起吃顿饭。”

      “都是一些家常菜,大家伙别嫌弃就好。”

      “不嫌弃不嫌弃,你这菜已经够好了。”

      “就是,就是。”

      周慧芬也站起来,拿出汤勺给大家盛汤:“来来来,大家都尝尝看。我特地挑了一只老母鸡炖了一个早上,尝尝看,香不香。”

      李婉瑶最先拿到一碗老母鸡汤,金黄油亮的鸡汤在碗里放着,黄澄澄的汤面把李婉瑶的小模样都给倒映出来,香而不腻。

      李婉瑶拿起小勺子,一口接着一口的喝着,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像是小猫舔水一样可爱。

      众人也被这声音勾的食欲大增,纷纷动筷,朝着自己心怡的饭菜夹去。

      清蒸鲟鱼在李虎面前摆了许久,香味不断的萦绕在他面前,见众人终于寒暄好了,他迫不及待的朝着鲟鱼夹起了一块,蒜瓣大小的白净鱼肉就这么从鱼身上脱落下来。

      立夏为什么要吃鲟鱼,那是因为立夏后天气升温迅速,人的代谢也大大提高,鲟鱼肉质肥嫩,蛋白质极高,非常适合滋补身子。

      而鲟鱼的“鲟”字与“寻、顺”同音,借着吃鲟鱼寄托“顺遂安康”的美好愿望。

      面前的鱼肉也没有辜负这份美好的祝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重新调整了封面、排版,希望各位宝看的愉快!!! 收藏、营养液、地雷不要吝啬的朝我砸来吧!!! 日更三千,放心入坑!!!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