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酥脆油条 ...

  •   连着好几天,李婉清摊子的生意都不错,目前已经趋于平稳。

      今天她们像往常一样准备菜量,结果不知怎么的,摊子的顾客多了不少,忙了李婉清脚不沾地。

      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李婉清终于能够坐下喝口水、喘口气了。

      周惠芬一脸神秘的从旁边走过:“你知道今天生意怎么这么好吗?”

      “怎么了?”

      “那家摊子今天没有来开门!”说的是那家一直卖低价模仿她们的王氏大碗菜。

      “生病了?”不然不至于关门吧,虽然他们那家摊子客流量比第一天少了一点,但是还是有的挣的。

      “啥呀,就那家人的性子哪里会舍得关门。”周惠芬靠到李婉清身旁小声的说:“听说他们一对夫妻,今早都被衙门里的人给带走了!”

      “说是卖隔夜的饭菜,菜都馊了也不舍得倒,混着新的又重新卖。连着几个顾客吃坏了肚子,药店里的大夫发现他们都吃了王氏大碗菜,于是那些苦主的家里人就上衙门报官了。”

      “今儿个一早就被衙役上门带走了,听说被罚了不少钱,还要坐牢呢。”周慧芬一脸兴奋的说:“山鸡就是山鸡,插几根鸡毛就想学凤凰,我呸!”

      李婉清皱了皱眉头,现在的天气已经慢慢变热了,饭菜很容易变质的,听这情况是经常混着卖隔夜的饭菜才导致的。

      好几个顾客都拉肚子,这是吃了变质东西导致食物中毒了吧。李婉清觉得这家摊子的老板真是又蠢又坏。

      为了和她抢生意降价卖饭菜吸引顾客,为了节省成本又卖隔夜菜。时间短还好,一两次的说不定就给她混过去了,时间长了,天气也热了还这样干,这个雷不爆也得爆。

      “婉清啊,你说明天我们是不是要把饭菜多准备些。”周惠芬有点高兴的说:“今天一下来了不少的人,菜量准备的有点不够。”

      “大伯母,明天我们还是照常吧。”李婉清觉得目前这样行情已经趋于稳定,不会有更多的顾客出现了:“王氏大碗菜虽然倒了,但是应该会有其它人也学着我们卖饭。”

      见周惠芬还想说什么,李婉清劝道:“要是多准备了,回头没卖完,饭菜不就剩下来了吗,那多浪费啊。”

      周慧芬一听也是,饭菜剩多了吃不完,倒掉又可惜。为了避免走王氏的后路,还是少卖点吧。

      李婉清觉得现在这样刚刚好,每天都卖的差不多,偶而几天不够卖也可以吊吊顾客,营造一下晚了就吃不上了的感受,下次他们就会第一时间选择来他们摊子上消费,而不是把李氏大碗菜当做备选。

      而且她们吃了肉,总要给别的摊子喝口汤不是,太独家霸道是会遭人妒的。

      果然,没几天在码头的摊位上就多了一家大碗饭菜,是一对中年夫妻开的。

      可能是个人习惯,又或者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它们的摊位特别干净,摊主经常拿着抹布将台面上的油渍擦去,让人看了都舒服。

      他们一份大碗菜也卖十文,没有特意降低价钱恶意竞争。

      因为他们做的饭菜跟李婉清的不一样,所以也有不少顾客会想要换换口味去那边消费。

      李婉清也去尝过,摊主是云城中人,做的是那边的口味。别说还挺好吃的,是一种新的口感。

      过了谷雨天亮的就更早了,温度上升,人们也逐渐褪去了长袄,换上了薄衫。

      现在摊子生意稳定,李婉清她们一般刚到末时就差不多到家了。

      今天天气颇为晴朗,小风一阵阵的吹着特别的舒服。李婉清带着李婉瑶出门爬山,运动运动。

      李婉瑶今年刚过五岁,因为最近伙食跟上长高了不少,小脸圆嘟嘟的带着婴儿肥,李婉清还去布庄买了匹水红的料子,托村里的黄婶娘给做了一身薄衫。

      还别说,水红的薄衫穿在李婉瑶的身上,衬的她的小脸红扑扑的,特别可爱。李婉清近来特别爱戳戳她的小脸蛋,Q弹Q弹的手感特别好。

      俩人手牵手走了一段时间,李婉瑶年纪小有点走不动了,拽着李婉清的衣角晃了晃,跟李婉清撒娇道:“大姐,我走不动啦~,要抱。”

      “好啊。”李婉清也没为难她,小孩子出门走走就行,也不拘多少的。她笑着弯腰一把抱起李婉瑶,带着她到路边的田埂上坐着。

      风从稻穗间穿过,带着刚刚抽穗的谷物香气,吹的人的发梢都软了下来。

      远处时不时的传来稻穗被风吹的“沙沙”做响的声音,风的形状在田野间显露无疑。

      “大姐,那是什么。”

      “狗尾巴草。”

      “这个呢?”

      “小雏菊。”

      “还有这个,这个......”

      到了田边坐下,李婉瑶就不累了,在田埂上跑来跑去,这里摸摸那里摘摘,不认识的就摘下拿到李婉清面前问。

      “大姐这是什么?”

      李婉清仔细的看了一下,茎杆粗壮中空,叶片扁平宽大,籽实像稻穗一样长在顶端,这不是野米吗?

      “瑶瑶,你在哪里找到的?”

      李婉瑶指着不远处说:“就在那边,在那里找到的。”

      李婉清过去,发现一片狗尾巴草后是一块低洼处,雨水汇聚形成一片小沼泽。

      一丛丛顶端微微抽穗吐露出红褐色穗子的植物正矗立其中,风一吹,穗子轻轻晃动,露出里面微微冒出的稻穗。

      这一片不常见的野米,就这么藏在里面等人发现。

      李婉清走近,发现田埂上有几个小脚印,应该就是李婉瑶刚刚采摘稻穗留下的痕迹。

      李婉瑶很听话,家中长辈都有叮嘱过她不要靠近水源和危险的地方。看脚印,她刚刚是站在实地上踮着脚找了一株长到外面的稻穗摘下的。

      “大姐,这是什么?”李婉清刚刚还没告诉她答案呢。

      “这是野米,跟村里田地里的稻穗一样,能够长出米粒,变成香喷喷的米饭。”

      稻穗她见过的,米饭也特别好吃。因此,她让李婉清摘下带回家去,回头煮香喷喷的大米饭吃!

      李婉清没有动手,现在的野米刚刚抽穗,想吃还得等一段时间呢。

      “走,我们去找村长伯伯!”

      作为李家村的村长,村里大小事情他都一清二楚。

      果然,李婉清一问他就知道说的是哪里的东西:“你说那片菰(gu)米啊,没主的。”

      “往年年景不好的时候倒是有人去收割下来,掺着其它粮食混着吃,近几年风调雨顺的,已经没有人去割那些菰米了。”

      村长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说:“你要是想要,回头自己割去就是了,没有人会再意的。不过现在刚过谷雨,稻谷正是抽条的时候,还得再等几个月呢。”

      说着像是想到了什么,让李婉清等一下,自己则是背着手走进院里。

      没一会,村长就出来了。在他的后面跟着他的儿子,扛着一袋东西。

      村长将麻袋打开,露出里面细长的黑褐色的野米:“去年我想着菰米在那里长着也是浪费,所以就让老大他们去收了晒干放好。”

      “你要是需要,拿去就行。”

      菰米也叫野米,禾本科菰属植物。

      颗粒细长,像梭子一样,颜色跟寻常的大米不同,多为深褐色。

      李婉清伸手从麻袋里取出一捧野米,色泽黑亮,质地粗糙。村长晒的很干,水份都去除了,因此一年过去了还是很新鲜。

      “那就多谢村长伯伯了。”

      因为最近摊子生意趋于稳定,而且天亮的也比较早,早上也没那么冻人了,李婉清一直在想早上做点什么卖比较好,看到这些细长的野米,李婉清瞬间想到了一个早点。

      带着从村长家里拿来的野米,李婉清开心的带着李婉瑶回家了,她得早点回去准备准备。

      村长晒干野米后是带壳保存的,因此回到家李婉清去柴房里找出石臼来。

      野米比大米要长要细很多,所以用木砻很难去壳,只能用原始的法子,拿着石臼一点一点的捶打出来。

      家里的石臼很久没用了,上面积累了不少的尘土。李婉清拿出晒干的丝瓜囊,就着清水将上面的灰层清洗干净。

      洗好的石臼露出灰蓝色的质朴外观,李婉清拿出一把野米放进去。她左手扶着臼沿,右手紧握一根拳头粗细的硬木杵。
      木杵用了很多年了,经过多年的使用呈现出了浅褐色的包浆。

      李婉清手腕发力,大臂带动小臂将木杵高高的扬起,再猛的用力砸向石臼中盛满的野米。

      “咚咚”的沉闷声响起,野米被石臼捶打慢慢打开外壳,细碎的谷壳随着撞击四处飞溅,噼里啪啦的掉在地上。

      站在一旁围观的李婉瑶遭了央,碎屑都掉落在了她身上,早起尘土,害的她直打了几个喷嚏。

      “下……下雨了……阿丘……”

      李婉清瞧着乐的不行,连忙让她走远点。

      好在李婉清要用的野米不多,没一会所需的野米就臼出来了,散发出淡淡的谷物清香。

      李婉清要做就早点是饭团,刚刚她看到野米时就想到了饭团,可以混着糯米一起做饭团。

      以前上班赶时间的时候,经常在楼下买个紫米饭团边吃边赶地铁,那家店的老板非常实在,没有用色素晕染,而是用的墨江紫米,口感一级棒。

      这个时代没有紫米,但是加了野米的饭团口感同样丰富。

      野米臼好,李婉清将其放到一旁,她现在得先准备饭团里包的撒子。

      李婉清站在灶台上,取出刚刚臼米前活的面团,面团膨胀发酵,鼓囊嚢的占满了陶碗。

      她将面团拿出,用擀面杖轻轻的将它抻长在案板上,再用抹了油的刀将它切成一指长的宽条。

      李婉清从竹筒里面取出一支筷子蘸水,在每一个宽条正中间轻轻的按出一条痕迹。

      双手轻轻的取出一条打好水印的面条,手腕翻转将水印对准水印,两个面条上下对齐,叠放在一起。

      就像千层糕一样,不过这里是两层糕罢了。

      将筷子上的水份擦干,手腕用力在面条中间用力按压,面条受到挤压向两边延伸,留下中间一道压痕将两个面片紧紧的粘黏在一起。

      往锅里倒了半罐子的猪油,李婉清拿出一小块面团丢到锅里,见它在三秒内漂浮出油面,并且冒出大量的气泡时,这油温才算是达到了。

      李婉清取出一条按压好的面条,两指捏住两端轻轻拉长。面条顺着锅边滑入油中,“滋啦”一声油花瞬间裹住面条。

      原本软塌的面条在油锅里迅速膨胀,慢慢的裹上了金黄酥脆的外衣。

      李婉清拿出一双长筷,不断的翻滚油条,让它受热均匀。

      等表皮时不时冒出一个小气泡,油条也膨胀变大后就可以捞出油锅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重新调整了封面、排版,希望各位宝看的愉快!!! 收藏、营养液、地雷不要吝啬的朝我砸来吧!!! 日更三千,放心入坑!!!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