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只是当时已惘然 ...
-
高三上学期的风已经带了凉意,梧桐叶簌簌落下,铺满教学楼前的小路。梁尘的座位靠窗,抬头就能望见操场的铁丝网,还有不远处的自行车棚——那是她后来最不敢轻易触碰的风景。
她留着利落的短发,笑起来时眼角会弯成月牙,解理科题时思路快得惊人,连老师都夸她“目标明确,清醒通透”。可只有梁尘自己知道,这份清醒在面对江毅时,会悄悄打折扣。她喜欢他奔跑在篮球场上的模样,喜欢他偶尔回头时爽朗的笑,却从没想过要戳破这层隐秘的心动。
万荏苒是文科班的白月光,长发飘飘,个子高挑,成绩也很好。江毅喜欢她的事,班里人尽皆知。梁尘起初还会借着送作业的名义,帮江毅递情书、传消息,甚至帮他打听万荏苒的课表。可每次看到江毅收到万荏苒的回信时眼里的光,她心里就像被塞进了一团湿棉花,闷得发慌。
期中考试后的那个周五下午,江毅在教学楼楼下告白了。消息传得飞快,班里同学都在起哄,梁尘却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手里捏着笔,看着窗外的操场,连卷子上的字都变得模糊。那天傍晚,她亲眼看见江毅骑着他那辆蓝色自行车,载着万荏苒驶出校门,长发在风里飘着,像一道刺目的光。
冬风穿过教室,吹动了桌上的试卷。梁尘的短发被风吹起,她抬手拂了拂,嘴角扬起一抹释然的笑。窗外的操场渐渐空了,可她的心里,却为自己腾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而裴泯然的目光,始终落在她的背影上,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和一份跨越了时光的期待
从那天起,梁尘开始不动声色地疏远。江毅再来问她数学题,她会指着错题本说“步骤都在这,你自己看”;他约着同学周末去打球,喊她一起去加油,她笑着摆手:“不了,我要去图书馆刷题。”她不再主动凑到江毅的座位旁,不再帮他带早餐,甚至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和他独处的场合。
裴泯然坐在梁尘斜后方,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知道她靠窗的座位能看见操场,知道她每次抬头望向窗外时,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追着那辆自行车,然后迅速收回,假装认真学习。他心疼她的故作坚强,却不敢贸然靠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守护。
梁尘英语薄弱,他会把整理好知识点和错题解析,趁课间放在她的桌角;她为了赶进度常常忘记吃饭,他会在她抽屉里放上温热的三明治和牛奶,只说是“食堂阿姨多给的”;晚自习后,他会绕远路,假装和她同路,看着她安全走进单元楼才离开。梁尘偶尔会发现这些“巧合”,抬头看向裴泯然的方向,他总是立刻低下头,假装在看书,耳根却悄悄泛红。
江毅和万荏苒的身影,成了高三上学期最常见的风景。他们会在课间一起去小卖部,会在放学路上并肩而行,甚至会在操场的梧桐树下依偎着说话。
梁尘每次瞥见,都会迅速移开目光,把所有情绪都压在心底。她开始更疯狂地刷题,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启城的重点大学曾是她的目标,可看着窗外那对身影,她心里渐渐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或许,她该去更远的地方。
学期末的最后一天,江毅又骑着自行车载着万荏苒离开了。梁尘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轻轻合上了窗户。她拿出志愿参考手册,指尖划过“江南大学”的名字,眼底渐渐有了光亮。她知道,是时候和过去告别了,那些关于江毅的心动,那些藏在心底的落寞,都该留在那个冬天。
裴泯然看着她合上窗户的动作,心里忽然松了口气。他隐约猜到了她的心思,默默翻开自己的志愿手册,在苏州一所大学的名字旁,轻轻打了个勾。
志愿填报截止的最后一刻,裴泯然盯着屏幕上“苏州大学”的代码,手指悬了许久才按下确认键。那是离江南大学最近的重点高校,他翻遍了招生手册,算遍了历年分数线,满心期待能离梁尘近一点,再近一点。
可命运偏不遂人愿。录取结果出来那天,裴泯然看着手机屏幕上“**医学院”的字样,指尖冰凉。他反复刷新页面,直到确认不是系统出错,才颓然坐在椅子上。
而梁尘,顺利拿到了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举办升学宴,也没有在同学群里炫耀,只是默默收拾好行李,订了开学前一天去无锡的火车票,一路向南,远离启城的一切。
出发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梁尘拖着行李箱走出家门,没有告诉父母具体的出发时间,也没有联系任何朋友。火车即将检票时,她站在候车厅,手指在通讯录里翻了许久,最终拨通了裴泯然的电话。
“裴泯然,”她的声音被车站的嘈杂声裹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在火车站,要去江南了。”
裴泯然刚洗漱完,听到这句话瞬间僵住。他抓起外套就往外冲,连鞋子都没来得及换好:“哪个火车站?我马上过去!”
“启城站,”梁尘看了一眼检票口的提示,“还有十分钟就检票了,你不用赶……”
话没说完,电话就被匆忙挂断。裴泯然打了一辆车,车子在清晨的街道上疾驰,裴泯然觉得眼睛生疼。
他脑海里全是高三那个夜晚,操场的星光,梁尘泛红的眼角,还有自己默默许下的“以后陪你”的诺言。他怕这次错过,就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可当他气喘吁吁地冲进火车站,检票口已经关闭,电子屏幕上显示那趟列车即将发车。他沿着站台疯狂奔跑,目光在缓缓移动的列车上搜寻,却始终没看到那个利落短发的身影。
火车越来越快,最终化作一道残影,消失在轨道尽头,带走了启城的风,也带走了他整个青春的念想。
裴泯然站在空荡荡的站台上,手里还攥着一瓶温热的牛奶——那是梁尘以前喜欢喝的牌子。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下来,照亮了他眼底的失落,也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像极了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涩心事。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梁尘发来的短信:“谢谢你赶过来,不用惦记我,照顾好自己。”
裴泯然盯着短信看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最终只回复了一句:“一路平安,江南多雨,记得带伞。”
大学四年,山水相隔。裴泯然在医学院里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解剖课、实验课、病房实习,繁重的课业几乎占满了他所有时间。可每当夜深人静,他还是会翻出梁尘的朋友圈,看她分享江南的烟雨、校园的樱花,看她剪了更短的头发,意气风发的样子。他偶尔会给她发消息,问她“吃得习惯吗”“学习忙不忙”,她的回复总是礼貌而疏离,像隔着一层淡淡的雾。
他知道,有些距离,不只是地理上的千里之遥,更是心里的渐行渐远。他没能去到她的城市,也没能说出那句藏了多年的喜欢,只能在遥远的地方,默默关注着她的一切。
毕业后,梁尘没有回到启城,而是去了苏州。她在一家设计公司找到了工作,租了一间能看到护城河的公寓。闲暇时,她会沿着河边散步,看着河面上的游船,想起高中时靠窗的座位,想起操场的星星,想起那个在火车站匆匆赶来的少年。她偶尔会想起裴泯然,想起他递来的温水,想起他安静的陪伴,心里会泛起一丝暖意,却也只是转瞬即逝。
而裴泯然,留在了本省的三甲医院,成了一名内科医生。他穿着白大褂,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冷静而专业。只是在某个值夜班的深夜,当窗外下起细雨,他会想起江南的雨,想起那个在清晨悄然离去的女孩。
他偶尔会翻看苏州的天气预报,会在地图上搜索江南大学到苏州的距离,想象着她在那个城市的生活。他始终没有勇气再联系她,也没有勇气去到她的城市——他怕打扰她的平静,更怕面对那份早已错过的遗憾。
某个周末,裴泯然难得休息,独自回到了母校。操场的梧桐树叶又黄了,晚风依旧带着草木的清香。他坐在曾经和梁尘一起坐过的看台上,抬头望着漫天繁星,和高三那个夜晚一模一样。
只是身边的位置,空了。
他想起火车站那个清晨,疾驰的电动车,关闭的检票口,远去的列车,还有那句没能说出口的“我喜欢你”。青春里最热烈的喜欢,最终还是败给了距离和勇气。
晚风拂过,带着一丝凉意。裴泯然轻轻叹了口气,心里默念着那个名字。有些相遇,注定是为了教会彼此成长;有些错过,也终将成为漫长岁月里,最温柔的遗憾。而那个利落短发、奔赴江南的女孩,永远留在了他的青春记忆里,明亮而鲜活,再也无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