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卷首语: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当栖霞镇的炊烟被血色染尽,当至亲的笑语化作诀别遗言,
      懵懂少年,方知人间非乐土,江湖是深渊。
      潜龙于渊,非为畏缩,而为藏锋守拙,于至暗时刻,养其根,立其志。

      引子竹海孤碑

      洪武五年,西山竹海。
      残阳如血,将千竿修竹染成一片凄艳的紫金。
      竹海深处,一方无字的青石碑孤寂伫立,风雨在碑上蚀出蜿蜒裂痕,如凝固的泪。这下面埋着一个曾让龙椅上的朱元璋夜不能寐的名字——汉王麾下大将,张定边。
      一壶土烧浊酒,倾倒在碑前,酒液迅速渗入泥土,仿佛被这无言的天地一饮而尽。
      “将军,十年了。江湖远了,故人也散了。”
      说话的男子青衫陈旧,眉宇间锁着半世风霜。他身旁的女子荆钗素裙,眸光却清亮得能洞穿人心。
      女子静默片刻,提壶为彼此斟满:“那年鄱阳湖火光映天,您的刀光未冷。如今万里江山姓了朱,我们却只能敬您这碗浊酒。”
      男子仰头饮尽,烈酒灼过喉肠,烧起的却是半生画卷——争霸的狂澜,恩仇的快意,到最后,不过是一场空。
      “半纸功名,诱尽英雄骨……争什么?都不如眼前这一壶浊酒,一个知音。”
      山风骤起,竹涛呜咽,似万千亡灵同声一叹。
      而他们守护的那个秘密,比前朝的宝藏更沉重。
      数百里外,栖霞镇福六记包子铺的炊烟,正如同每一个平凡的黄昏一样,袅袅升起。那个名叫王同五的少年,那个名叫王同五的少年,正将一笼新出灶的包子端给客人。
      他并不知道,这片江湖的风,已到了栖霞镇外,下一秒,就要吹破他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引子完)

      第一章福六记的清晨
      大明洪武五年,祥和的栖霞镇是从福六记包子铺的第一缕炊烟开始醒来的。
      寅时刚过,镇子还沉浸在青灰色的晨曦里,唯有镇东头这间不大的铺子,已然灯火通明。蒸笼摞得老高,白色的水汽汹涌而出,裹挟着面皮与肉馅混合的浓郁香气,驱散了破晓的寒意,也唤醒了整条街巷的饥肠。
      王同五用力揉着面前硕大的面团,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年纪虽小,但骨架匀称,手臂已有几分结实的力道,这是常年帮工和暗中习武的结果。面团在他手下听话地延展、收缩,发出富有节奏的“嘭嘭”声。
      “爹,这面发得正好,油润润的。”同五抬起头,对着正在灶台前忙碌的王福六笑道。他的脸庞还带着少年的圆润,但眉宇疏朗,一双眼睛亮得惊人,仿佛盛着栖霞山清晨的露水。
      王福六回过头,那张被灶火熏得黑红的脸上绽开憨厚的笑容:“咱小五的手艺,快赶上你娘了!再加把劲,今早的三十屉面,可就指望你了!”他说话间,手下不停,用一方油腻腻的汗巾擦去溅到额头的热水。老王夫妻经营这间包子铺一辈子,镇上的老老少少,没人没吃过他王福六的包子。皮薄、馅大、十八个褶儿一个不少,是实实在在的良心买卖。
      同五的娘,福六嫂,正利落地将拌好的猪肉大葱馅料包进擀好的面皮里,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包子便奇迹般地立在了笼屉上。她看着儿子,眼中是藏不住的慈爱:“慢点儿揉,别累着。一会儿忙完了,娘给你留两个最暄腾的。”
      “哎,知道啦!”同五应着,手下更快了些。他喜欢这铺子里的烟火气,喜欢爹娘满足的笑容,喜欢街坊邻居端着碗来买包子时那声热络的“福六哥,老规矩,五个!”这种踏实、温暖的日子,就是他世界的全部。
      天色渐亮,官道上传来了车马声和脚步声。福六记门口很快排起了小队。有赶早市的货郎,有下田的农人,也有隔壁栖霞客栈早起打尖的客人。
      “同五,给我来十个包子,三个肉的,七个素的!”说话的是镇上的木匠李大叔。
      “好嘞,李叔您拿好,小心烫!”同五麻利地夹起包子用荷叶包好,递过去,顺手还塞了一小撮咸菜,“这是我娘新腌的,您尝尝。”
      “嘿,还是你小子会来事儿!”李大叔笑着接过,铜板叮当一声落入钱匣。
      这时,一个略显肥胖的身影旋风般冲了进来,人未到声先至:“王叔!福六婶!小五!快快快,猪肉大葱的,先给我来五个,馋死我了!”来的正是同五最好的伙伴,镇西张篾匠家的二小子,张清秀。因他生得圆润,大家都叫他二胖。
      “二胖啊,你这嗓门,比我们铺子的叫卖声还响。”福六嫂笑着打趣,手上却已挑了几个最大最圆的包子递过去,“慢点吃,当心别烫着。”
      二胖接过包子,也顾不上烫,张嘴就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吸凉气,含混不清地对同五说:“小五……唔……吃完……咱们去……去西山脚下看看我爹昨天下的套子,说不定逮着野兔了呢!”
      同五眼睛一亮,但看了看铺子里忙碌的爹娘,有些犹豫。王福六挥挥手:“去吧去吧,上午的忙劲过去了,剩下我跟你娘就行。早去早回,别惹事。”
      “谢谢爹!”同五欢呼一声,三两下解下围裙,抓起两个包子塞给二胖,又往自己怀里揣了两个,“走!”
      两个孩子像撒欢的兔子似的窜出了铺子。王福六看着儿子雀跃的背影,摇了摇头,脸上却浮起欣慰的笑容,对老伴念叨:“这孩子,心野,不像个一辈子捏包子的材料。”
      福六嫂低头包着包子,嘴角也噙着笑:“像啥不重要,平平安安的就好。”
      阳光终于完全跃出东山,金灿灿地洒满了栖霞镇。福六记的蒸笼依旧冒着腾腾热气,香味飘出老远。
      隔着一条街,栖霞客栈那气派的二层小楼也打开了门板,老板娘柳玉娘一身素净的罗裙,正指挥着伙计们打扫庭院。她偶尔会抬头望向福六记的方向,目光掠过喧闹的人群,落在远处同五和二胖消失的街角,那双看似平静的秋水眸子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有关切,有忧虑,还有一丝深埋的决绝。
      客栈二楼临街的窗户微微开启一条缝,说书先生刘愈清瘦的身影隐在窗后。他手中轻摇着一把折扇,目光也追随着那两个少年的身影,直到他们消失在镇西的路口。他微微叹了口气,折扇“啪”地合拢,眼中闪过一丝与这宁静清晨格格不入的深沉。
      此时的王同五,正和二胖追逐打闹,奔向镇外那片广阔的天地。他怀里的包子还温着,少年的笑声清脆响亮,充满了无忧无虑的力量。他全然不知,这福六记炊烟下的平静清晨,这爹娘关爱、朋友相伴的寻常日子,即将被来自遥远江湖的风暴,撕得粉碎。那杯醇厚又苦涩的江湖浊酒,已在命运的转角,为他斟满。
      (第一章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