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罗马的黄昏 ...
-
特拉西梅诺湖惨败的消息,如同致命的瘟疫,迅速席卷了整个亚平宁半岛,甚至传到了西西里和北非。罗马,这个刚刚击败了世仇迦太基,正沉浸在胜利喜悦与扩张野心中的共和国,第一次感受到了亡国灭种的寒意。
元老院内,争吵不休。主战派叫嚣著要征集所有能拿得起武器的男子,与"东方恶魔"血战到底,保卫罗马的荣光。主和派则悲观地认为,面对能驱使雷霆、拥有无敌弩箭和钢铁纪律的秦军,抵抗只是徒增伤亡,主张谈判求和。
而更致命的是,来自直布罗陀的坏消息也接踵而至——通往大西洋的海路被彻底锁死,来自伊比利亚银矿和新征服地的财富、兵员补给被切断。秦国的舰队甚至开始出现在第勒尼安海,威胁罗马的海岸线!同时,秦国"四夷馆"策反的高卢部族、伊特鲁里亚遗民,乃至部分对罗马统治不满的意大利盟邦,也开始蠢蠢欲动,在帝国内部点燃了叛乱的烽火。
内忧外患,如同两条绞索,套在了罗马的脖颈上,越收越紧。
蒙恬并没有给罗马喘息之机。特拉西梅诺湖之战后,秦军乘胜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罗马仓促组织起来的军团,在经验丰富、装备精良、士气如虹的秦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一座座城市望风而降,或者在被短暂的围攻后陷落。秦军严格执行著"抵抗者严惩,归顺者安抚"的政策,同时,随军的法吏和儒生迅速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推行秦律,设立学室。
数月之后,蒙恬的大军与任嚣派出的登陆部队,终于在罗马城下胜利会师。
黑色的秦军旌旗与蓝色的海军旗帜,在罗马城外的丘陵上迎风招展,如同死亡的阴云,笼罩在这座"永恒之城"的上空。宏伟的罗马城墙之上,守军面色惶恐,市民一片悲泣。
蒙恬并没有立即下令攻城。他采纳了尤虞"攻心为上"的建议,一方面命令工程营构筑更高的土山,架上投石机,日夜不停地向城内投射巨石和宣传文告,进行心理威慑;另一方面,则派出使者,最后一次向罗马元老院劝降。
此时的罗马元老院,已彻底陷入了绝望。城外是根本无法战胜的强敌,城内粮草日渐匮乏,人心浮动,叛乱的消息不断传来。
"投降吧……"一位年迈的元老颤巍巍地说道,"至少,还能保住罗马城的完整,保住部分公民的性命和财产……"
"不!罗马宁愿光荣地战死!"一名主战派的年轻元老梗著脖子吼道,但他的声音在死寂的元老院内,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激烈的争论持续了数日。期间,秦军的投石机偶尔会投掷几个火药包在城墙附近,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每一次都让元老们心惊肉跳,也让城内恐慌的情绪加剧一分。
最终,现实战胜了荣耀。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心理攻势下,罗马元老院被迫做出了痛苦的决定——无条件投降。
这一天,罗马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以费边为首的元老们,脱下象征身份的紫边托加袍,换上象征忏悔和求和的白色粗布衣,手捧代表罗马最高权力的权杖和城市钥匙,徒步走出城门,走向秦军的中军大帐。
蒙恬身披玄甲,在王离、章邯等将领的簇拥下,接受了罗马元老们的投降。
"伟大的秦国将军,"费边用生硬的、事先练习过的秦语,声音干涩而充满屈辱地说道,"罗马……向您,以及您身后伟大的大秦皇帝陛下,投降。恳请您……宽恕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
蒙恬接过权杖,目光扫过眼前这些曾经掌控地中海命运的老人,沉声道:"自即日起,此地设为大秦罗马郡。罗马城得以保留,然需拆除防御工事。尔等需遵大秦律法,习大秦文字。抗拒者,杀无赦。"
他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当黑龙旗在罗马卡皮托林山上的朱庇特神庙顶端缓缓升起时,远在咸阳四海殿的嬴政,几乎在同一时刻,接到了由八百里加急和信鸽接力传来的捷报。
他站在那幅已然全部变为玄黑色的世界地图前,久久伫立,手指轻轻拂过"罗马"的位置,仿佛能感受到那片土地最终臣服的温度。
"陛下,"身旁的尤虞轻声道,她的眼中亦有泪光闪烁,"我们……做到了。"
嬴政缓缓转过身,看向尤虞,这位从天而降,为他、为大秦绘制了这波澜壮阔蓝图的奇女子。他的目光复杂,有完成千古伟业的豪情,有对逝去岁月的感慨,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超越了君臣之谊的触动。
"是啊,做到了。"嬴政的声音低沉,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秦土!尤卿,此不世之功,有你一半!"
尤虞深深一礼,泪水终于滑落,那是喜悦与释然的泪水。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历史彻底被改写,那个她来自的、充满屈辱的近代,将永远不会在这个时空上演。
帝国的夕阳,映照在罗马的废墟与新生之上,也映照在咸阳宫那幅再无空白的世界地图上,仿佛为这个由大秦缔造的、全新的天下,镀上了一层永恒的金色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