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冬日画室与数学公式的温度 ...

  •   番外:冬日画室与数学公式里的温度

      十二月的省城飘着细碎的雪,美术学院的画室里却暖得像另一个季节。暮云冬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里握着炭笔,画布上已经勾勒出大半幅雪景——远处的教学楼覆盖着薄雪,近处的梧桐枝桠上挂着冰晶,最特别的是画面中央,两个并肩走在雪地里的身影,手里共同提着一个装着热奶茶的袋子,细节里藏着只有他自己懂的温柔。

      “又在画你家那位?”旁边的室友凑过来,笑着戳了戳画布上的男生轮廓,“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幅了吧?许驰知道你把他画进这么多作品里,怕是要飘上天了。”

      暮云冬的耳尖微微泛红,却没反驳,只是低头调整着画面的光影:“他今天有数学建模比赛,画这个算是给他加油。”他拿出手机,屏幕壁纸是上个月两人在省大校园里拍的合照——许驰穿着深色大衣,手里拿着一本《数学分析》,他站在旁边,怀里抱着刚完成的油画,背景是金黄的银杏叶,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温暖得像画里的场景。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许驰”的名字,暮云冬立刻接起,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雀跃:“比赛结束了?怎么样?”

      “刚结束,应该能拿奖。”许驰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点疲惫,却依旧清亮,“我现在在你画室楼下,给你带了热乎的糖炒栗子,还有你喜欢的珍珠奶茶,三分糖少冰。”

      暮云冬眼睛一亮,立刻放下画笔,抓起外套就往楼下跑。室友在后面笑着喊:“记得带点栗子回来!”他却已经跑远了,满心都是楼下那个熟悉的身影。

      画室楼下的雪已经积了薄薄一层,许驰穿着一件浅灰色的羽绒服,手里提着两个袋子,头发上沾着一点雪粒,看到他跑过来,立刻露出温柔的笑容。“慢点跑,别滑倒了。”他把热奶茶递给暮云冬,又打开另一个袋子,里面是还冒着热气的糖炒栗子,“刚在学校门口买的,还热着,赶紧吃。”

      暮云冬接过奶茶,喝了一口,熟悉的甜度在嘴里散开,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他拿起一颗栗子,剥开放进许驰嘴里:“比赛累不累?我看你朋友圈说昨天熬夜改模型了。”

      “还好,”许驰咬着栗子,眼神里满是宠溺,“想到能早点结束来看你,就不觉得累了。对了,我给你带了个东西。”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暮云冬,“我把我们之前写的《频谱共振》的旋律,用数学公式推导了一遍,你看这个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图,是不是和你画里的色彩分布很像?”

      暮云冬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推导过程,每一页都附着手绘的频谱图,旁边还用彩色笔标注着对应的色彩——蓝紫色对应低频,暖黄色对应高频,甚至连他画里常用的浅粉色过渡色,都找到了对应的频率区间。“你居然真的推导出来了?”他惊讶地抬头,“我还以为你只是随口说说。”

      “当然是认真的,”许驰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你之前说想把频谱图更精准地画进作品里,我就想着用傅里叶变换算出来,这样你以后画画时,就能直接参考这些数据,比凭感觉更准确。”

      暮云冬的心里暖暖的,手指轻轻拂过笔记本上的公式,突然觉得这些曾经让他头疼的数学符号,此刻都变得格外温柔。他拉着许驰的手,往画室走:“我带你去看我新画的画,就是用你上次给我的频谱数据画的,你肯定会喜欢。”

      回到画室,室友已经识趣地躲去了隔壁,留给他们独处的空间。暮云冬把画布转过来,让许驰看清上面的内容——除了雪地里的两个身影,画布的角落还用荧光颜料画了一个小小的频谱图,和许驰笔记本里的傅里叶变换图几乎一模一样,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

      “你看,”暮云冬指着频谱图,“这里的蓝紫色我调了三次,才达到你算出来的低频区间对应的色值,还有这个暖黄色,刚好对应副歌部分的高频音符,是不是很精准?”

      许驰凑过去看,能清楚地看到颜料里细微的色彩分层,还有频谱图上标注的频率数值,和他推导的结果分毫不差。“太厉害了,”他由衷地赞叹,“比我想象中还要好,这大概就是数学和美术最完美的结合。”

      暮云冬拿出速写本,翻到新的一页,快速地勾勒起来——画的是许驰低头看画布的样子,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发梢,手里还拿着那本写满公式的笔记本,线条比平时更柔和,连他嘴角的笑意都画得恰到好处。“这个给你,”他把速写本递给许驰,“算是谢谢你帮我推导频谱公式的礼物。”

      许驰接过速写本,心里满是欢喜。他把笔记本和速写本放在一起,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音乐盒——是之前送给暮云冬的那个,只是里面的旋律换成了他们新写的一段钢琴小品,“我把傅里叶变换的频谱旋律编成了一段曲子,你听,是不是和你画里的色彩很搭?”

      音乐盒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低频的音符像画布上的蓝紫色,温柔又沉稳;高频的音符像暖黄色,明亮又鲜活,中间的过渡音像浅粉色,细腻又柔和。暮云冬靠在许驰的肩膀上,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画布上的雪景,突然觉得这样的冬日,格外温暖。

      “对了,”许驰突然开口,“下个月学校有个跨学科艺术节,我报名了一个项目,想和你一起参加。我们可以把你的画做成动态投影,配合我编的频谱音乐,再加入数学建模的实时数据,做成一个互动装置,让观众既能看到色彩,又能听到音乐,还能理解背后的数学原理。”

      暮云冬眼睛一亮,立刻来了兴趣:“真的吗?那我们要赶紧开始准备!我可以先画几幅不同频段的频谱图,你负责编对应的音乐,我们还可以加入上次在琴行用过的延迟效果器,让音乐更有空间感。”

      两人立刻开始讨论起来,暮云冬在速写本上画下装置的草图,标注出投影的位置和色彩的变化;许驰则在笔记本上写下音乐的编配思路,计算着实时数据的传输频率,偶尔还会用手机播放一段旋律,和暮云冬讨论对应的色彩调整。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雪下得更大了,画室里的灯光却暖得像春天。许驰看着身边专注画画的暮云冬,想起两年前在高中天台第一次相遇的场景——那时的他们,一个抱着《高等数学》,一个弹着电吉他,谁也没想到,两年后会在省城的画室里,一起讨论跨学科的艺术项目,一起把数学和美术、音乐融合成最动人的作品。

      “累了吗?”许驰看着暮云冬揉了揉眼睛,轻声问,“我们先休息一会儿,吃点栗子,等会儿再继续。”

      暮云冬点点头,靠在许驰的怀里,吃着热乎乎的栗子,听着音乐盒里的旋律,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不管未来有多少挑战,只要有许驰在身边,他就能勇敢地尝试更多新的可能,就能把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最美好的现实。

      雪还在下,画室里的灯光亮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室友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许驰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那本写满公式的笔记本;暮云冬趴在他的腿上,怀里抱着速写本,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画布上的雪景已经完成,角落的频谱图在晨光下泛着微光,旁边放着还没吃完的糖炒栗子和温热的奶茶。

      室友轻轻拿起手机,拍下了这温暖的一幕,心里默默想着:原来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两个人一起成长,一起把彼此的热爱,变成共同的追求,在数学公式和美术色彩里,都能找到属于彼此的温度。

      而许驰和暮云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会在跨学科艺术节的舞台上,展示属于他们的互动装置;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写更多的歌,画更多的画;会在每个冬日的画室里,用数学公式和色彩,编织出更多温暖的回忆,让他们的频谱,永远共振,永远明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