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舞台的光芒与并肩的勋章 ...

  •   第十四章:舞台的光芒与并肩的勋章

      市里青少年音乐比赛的场地设在文化中心的大剧场,暗红色的丝绒幕布垂落时,像把冬日的寒冷都隔绝在了场外。许驰和暮云冬站在后台候场,能清晰听到前场传来的掌声和主持人清亮的报幕声,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舞台烟味和紧张的气息。

      暮云冬低头调整着吉他背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琴颈上的泛音点——那是许驰上周帮他重新打磨过的,触感更光滑,按弦时也更舒服。他的演出服是一件深蓝色的衬衫,领口别着那片刻着旋律的金属拨片,和许驰的浅灰色西装形成呼应,刚好对应着《频谱共振》里冷色与暖色的碰撞。

      “别紧张。”许驰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腕,递过一瓶温水,“就像我们在琴行彩排一样,跟着感觉来就好。”他的声音很稳,眼神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刚才暮云冬握拳时,他注意到对方的指节泛白,显然是紧张到了极点。

      暮云冬接过水,喝了一小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完全压下胸口的躁动。他抬头看向许驰,刚好对上对方鼓励的目光,心里突然对上了些——就像每次排练遇到卡壳时,只要看到许驰的眼神,他就知道该怎么继续。

      “下一组选手,许驰、暮云冬,他们将为我们带来原创作品《频谱共振》,掌声有请!”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耳麦传来,后台的工作人员推开侧幕门,示意他们上场。许驰牵住暮云冬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彼此都更有底气,两人并肩走上舞台,聚光灯瞬间打在身上,让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钢琴、吉他,和远处模糊的观众席。

      许驰先走到电子琴前坐下,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深吸一口气;暮云冬则站在舞台中央,调整好吉他的背带,连接好延迟效果器。当舞台背景的幕布亮起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那是暮云冬画的《频谱共振》,蓝紫色的静态频谱图在灯光下泛着微光,随着许驰按下第一个琴键,画面慢慢变成了暖黄色的动态波形,像有生命一样跟着旋律跳动。

      钢琴的分解和弦缓缓流淌出来,C大调的旋律温柔又坚定,像冬日里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暮云冬的吉他声紧随其后,Clean音色的旋律线缠绕着钢琴,没有复杂的技巧,却带着细腻的情感,让台下的观众都忍不住屏住呼吸,静静聆听。

      主歌部分结束,进入副歌时,暮云冬切换到失真音色,指尖在琴弦上快速移动,击勾弦和滑音的技巧运用得熟练又自然。许驰的钢琴伴奏适时加强,用厚重的和弦支撑着吉他的张力,两人的声音完美融合,像两股水流汇聚在一起,形成更有力量的浪潮。舞台背景的动态波形也变得更加激烈,暖黄色的线条在蓝紫色的底色上跳跃,像在演绎一场无声的共振。

      “他们的配合好默契啊!”台下有人小声感叹,“吉他和钢琴居然能这么搭,还有背景的画,太有创意了!”

      暮云冬听到了这句赞叹,心里的紧张慢慢消散。他抬头看向许驰,对方刚好也朝他看过来,两人相视一笑,眼神里的默契无需言说。许驰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得更流畅,甚至在间奏时加入了一段小小的即兴音阶,暮云冬立刻反应过来,用吉他的泛音呼应,这段突如其来的互动让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间奏的吉他Solo是整首歌的高潮。暮云冬打开延迟效果器,清亮的音符带着短促的回声在剧场里散开,像在空旷的山谷里唱歌,悠远又动人。他的身体随着节奏轻轻晃动,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在聚光灯下泛着金光,整个人都变得格外耀眼。许驰的钢琴伴奏则减弱成简单的和弦,像在为他铺垫舞台,让他的吉他声成为绝对的主角。

      当最后一个泛音落下时,暮云冬的手指在琴弦上停留了几秒,然后缓缓抬起。许驰的钢琴旋律慢慢减弱,最后落在一个干净的C和弦上,舞台背景的动态波形也慢慢平息,重新变成完整的《频谱共振》画作。

      剧场里安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组选手的掌声都要响亮。有观众站起来鼓掌,有人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轻轻跟着哼唱刚才的旋律。许驰和暮云冬并肩站在舞台中央,深深鞠躬,聚光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重叠在一起,像再也分不开的样子。

      走下舞台时,陈姐和林浩已经在后台等他们了。林浩举着相机,激动地说:“太厉害了!刚才那段即兴太绝了,我都录下来了,绝对能拿第一!”陈姐递过两杯热可可:“我就知道你们可以,比在琴行彩排时还要好,尤其是背景的画和音乐的呼应,评委肯定喜欢。”

      暮云冬接过热可可,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让他紧绷的身体慢慢放松。他摸了摸无名指上的戒指,心里满是感激——如果不是许驰一直陪着他排练,帮他调整音色,他可能永远都不敢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如果不是陈姐和林浩的支持,他们也不会有这么完美的舞台效果。

      “谢谢你们,”暮云冬的声音有点哑,却很真诚,“没有你们,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演出。”

      “跟我们客气什么!”林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接下来就等颁奖了,我敢打赌,你们肯定能拿金奖!”

      等待颁奖的时间过得格外慢。许驰和暮云冬坐在观众席的后排,看着其他选手的表演,偶尔小声讨论着他们的编曲和舞台设计。暮云冬的手指一直握着许驰的手,指尖的温度让彼此都更安心。

      终于,到了颁奖环节。主持人拿着获奖名单,先宣布了铜奖和银奖,都没有他们的名字。暮云冬的心跳开始加速,手心微微出汗,许驰轻轻捏了捏他的手,小声说:“别着急,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的演出已经很成功了。”

      “获得本次青少年音乐比赛金奖的是——许驰、暮云冬,他们的原创作品《频谱共振》!”

      主持人的声音落下,聚光灯瞬间打在他们身上。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浩和陈姐激动地站起来,朝他们挥手。暮云冬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跟着许驰一起走上舞台。

      颁奖嘉宾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制作人,他笑着把金奖证书和奖杯递给他们:“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音乐和美术的结合很巧妙,尤其是里面的情感,很真挚,这是现在很多年轻创作者缺少的东西。希望你们能继续坚持自己的风格,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许驰接过证书和奖杯,然后把奖杯递给暮云冬:“这个奖杯,应该属于你。”

      暮云冬愣住了,抬头看向许驰:“为什么?我们一起创作的,应该属于我们两个人。”

      “因为是你的吉他声和画作,给了我创作的灵感,”许驰笑着说,“没有你,就没有《频谱共振》,也没有今天的我。”

      暮云冬的眼睛慢慢湿润了,他握紧奖杯,又把奖杯递到许驰面前:“不,是你让我变得更自信,让我敢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这个奖杯,属于我们两个人,属于所有支持我们的人。”

      台下的掌声更热烈了,有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许驰和暮云冬并肩站在舞台中央,手里共同握着奖杯,聚光灯落在他们身上,背景的幕布上再次亮起《频谱共振》的画作,整个剧场都充满了温暖的氛围。

      比赛结束后,他们在剧场门口合影留念。林浩举着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陈姐站在他们身边,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暮色渐渐降临,街上的路灯亮了起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重叠在一起。

      “我们去庆祝一下吧!”林浩提议,“我知道一家很好吃的火锅,我们去吃火锅,庆祝你们拿金奖!”

      “好啊!”许驰和暮云冬异口同声地回答,然后相视一笑,默契十足。

      坐在火锅店的包厢里,看着锅里翻滚的红油,听着林浩和陈姐兴奋地讨论着比赛的细节,暮云冬突然觉得,自己曾经的孤独和冷漠,都在遇到许驰之后慢慢消散了。他不再是那个躲在天台弹吉他的“怪胎”,不再是那个只敢在画室里用色彩表达情绪的美术生,他有了在乎的人,有了支持他的朋友,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光芒。

      “对了,”许驰突然开口,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礼盒,递给暮云冬,“这是给你的金奖礼物。”

      暮云冬接过礼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小小的水晶摆件,雕刻的是吉他和钢琴的形状,中间用激光刻着《频谱共振》的旋律简谱。水晶在灯光下泛着光,像把舞台的光芒都浓缩在了里面。

      “我很喜欢,”暮云冬的声音有点哑,抬头看向许驰,“谢谢你,许驰。”

      “不用谢,”许驰笑着说,“这是你应得的,也是我们一起努力的勋章。”

      林浩和陈姐看着他们的互动,笑着说:“你们俩啊,真是越来越甜了,以后肯定能成为最厉害的创作搭档!”

      暮云冬的脸颊微微泛红,低头继续吃火锅,心里却满是甜蜜。他知道,这个金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他们——有更多的舞台,更多的创作,更多和许驰一起度过的时光。

      走出火锅店时,已经是深夜。街上的积雪还没化,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许驰牵住暮云冬的手,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的光线落在他们身上,把彼此的影子融在一起,像一幅永远不会结束的画。

      “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写更多的歌,画更多的画,去更多的舞台演出。”暮云冬突然开口,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好,”许驰用力点头,握紧他的手,“我们一起,把我们的故事,写得更长、更动人。”

      寒风轻轻吹过,却吹不散他们心里的温暖。暮云冬看着身边的许驰,想起第一次在天台相遇的场景,想起一起排练的日子,想起舞台上的光芒,突然觉得,青春里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许驰,遇到了那个能和自己共振的人。

      他们的故事,像一首未完待续的歌,在冬日的夜里,温柔地流淌着,等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