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第五章:金鹏对敌
于是师兄弟四人,从西湖会带了十三太保和几百名武功好手,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前线,几日后,到达前线,进了城池,张仁凤问起战况,守将苦着脸道:“世子爷,朱元璋兵多将广,猛将如云,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折损了二十多名将军,尤其是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号称常胜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怀远(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汉族,常遇春早年跟随刘聚以抢劫偷盗为生,后通过自荐投靠朱元璋,因常遇春武艺超群勇冠三军,是朱元璋手下头号猛将,世人称其带兵十万并可横扫天下,而有“常十万”的美誉。张仁凤早已听闻常遇春大名,点点头道:“你们不必惊慌,明日我们出城与他交战。”第二天城中擂鼓,列队出城迎战,朱元璋此时已经接到陈友谅围困洪都城的消息,本来想和张士诚速战速决,打败张士诚之后,再回师救援洪都城,可是张士诚所部龟缩城池之中,不敢应战,着实让朱元璋心中焦急,忽听兵丁来报,说张士诚的部队出城挑战,朱元璋大喜,连忙带着结义兄弟徐达,常遇春等一众猛将,出了军营应战,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朱元璋的布衣之交,于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应召加入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朱元璋因濠州起义军内部矛盾,仅率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也就是后来的大名鼎鼎名扬天下“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南进定远,谋求发展。一直披肝沥胆忠心耿耿追随朱元璋,是朱元璋手下第一帅才,两军摆好阵型,张仁凤就要纵马向前,叶天羽:“三师兄,你是主帅,不宜轻举妄动,先让我去出阵对敌,探探他们虚实。”张仁凤心中有些担心顾虑,正在犹豫,大师兄王定国在一旁道:“三弟,四弟说的对,你是主帅,不能轻举妄动,你就让四弟出阵对敌。”张仁凤听见大师兄之言,也就点头答应,叶天羽使的是一柄一百零八斤的月牙伏魔杖,纵马出阵后,朱元璋的部队看着马上骑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朱元璋道:“这张士诚手中难道无将可用了,竟然派个小孩上来挑战?”常遇春在一旁道:“大帅,你看那小孩手上拿的兵器,十有八九都是个木头冒充的,他一个小屁孩怎么能拿得动那么重的兵器?”此言一出,身边十几个牙将参将都哈哈大笑,常遇春一挥手,对一个牙将道:“去,给我教训一下这小屁孩。”这个牙将一拍战马,来到阵前,对叶天羽道:“小娃娃,这不是你来的地方,赶快滚回家去,要不然大爷一枪下来,要了你的小命。”叶天羽冷冷道:“你别吹牛,尽管放马过来,谁输谁赢还没定呢。”那牙将驱马上前,一举手中长枪,对着叶天羽扎去,叶天羽不慌不忙,举起手中的月牙降魔杖上前一挡,那牙将只觉得一股大力传来,手中的钢枪再也握不住了,嗖的一声,飞出多远,那牙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叶天羽随手一杖击来,牙将躲闪不及,只感觉后背如被巨锤砸中,哎哟一声栽落马下,朱元璋和常遇春在后面看见,吃了一惊,道:“哎,这是咋回事?这小孩有点邪门啊。”常遇春把手一挥,对一个牙将道:“你过去,看看这小孩玩的什么把戏?”这牙将提着三尖两刃刀来到阵前,二话不说,对着叶天羽就扎了过来,叶天羽还是不慌不忙,还是举起伏魔杖迎击过去,那参将只觉得虎口巨震,嗖的一声三尖两刃刀飞出多远,叶天羽又是一杖打来,那参将吓得连忙躲闪,调转马头转身就跑,朱元璋等人在后面看了,面面相觑,都傻了眼,朱元璋道:“遇春啊,这小子怎么回事?是不是会什么法术?真是邪门。”常遇春一挥手,身后五六名参将一拥而上,对着叶天羽就展开围攻,只见叶天羽挥动月牙伏魔杖左抵右挡,上下翻飞,二十几个回合下来,那五六名参将,一个个丢盔弃甲,狼狈逃回,常遇春脸色凝重,对着身边两位副将吩咐道:“你们两个去,小心一点,这小子太邪门了。”这两个副将,一个外号千人斩,一个外号千人魔。”是常遇春手下最勇猛的副将,这两个副将过去与叶天羽交手,又是不到三十个回合,狼狈战败而回,常遇春再也按捺不住,驱马提刀冲上阵前,对叶天羽喊道:“小娃娃,你姓甚名谁?”叶天羽朗声道:“小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金翅大鹏叶天羽。”常遇春:“好!大爷名叫常遇春,手下不死无名之辈,快来受死吧。”说罢,挥起手中百战炎阳刀,对着叶天羽劈头盖脸就砍了过去,叶天羽不慌不忙,挥动月牙伏魔杖迎战。”兵器相交一刹那,常遇春只觉得虎口发麻,心里暗想:“这小子怎么这么大力气,真是邪门。”想到这,常遇春心中暗暗警醒,于是刀走偏锋,尽量不和叶天羽伏魔杖硬碰,可叶天羽不管这个,手中的伏魔杖如风卷残云一般,狂风暴雨般砸向常遇春,常遇春躲闪不及,也只好举刀硬抗,你来我回,五十个回合左右,叶天羽一招金刚击石砸向常遇春,常遇春举刀使出一招霸王举鼎奋力抵挡,只觉得手臂如同被雷击一般,没等常遇春回过劲来,叶天羽又施了个罗汉伏魔,手中伏魔杖迅疾如风横扫过来,常遇春连忙使出一招猿猴挂树抵挡,叶天羽不等招式用老,倏然抽回伏魔杖,一招玉龙盘柱,直奔常遇春袭来,常遇春躲闪不及,被伏魔杖打中腰背,只觉得一阵剧痛,喉咙发痒,一大口鲜血喷出,连忙一拍战马,回头便逃,叶天羽勒住马缰,并不追赶,大声道:“常遇春,小爷看你也是一条好汉,今天小爷饶你不死,以后不得再滥杀无辜。”身后的张仁凤一见,小师弟大获全胜,立马举起手中兵刃,大声喊道:“儿郎们,给我杀!”身后的军兵这半个多月让朱元璋这边打的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心中都憋着火,眼见自己大将获胜,都心血振奋,齐声呐喊,冲上阵前,开始厮杀,朱元璋率领众将虽然强力压住阵脚,但奈何灵隐四杰和西湖会十三太保及几百名西湖会会众实在太猛,所到之处,势不可挡,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所向披靡。朱元璋无奈,只好边战边退,败退三十里后,张仁凤眼见朱元璋手下士兵死伤太多,不忍再杀,于是下令鸣金收兵,朱元璋好不容易稳住阵脚之后,一清点士兵,足足死伤上万人,不由得垂头丧气沮丧万分。第二天一早,朱元璋召集手下文武众将商量如何应对,众人七嘴八舌讨论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这时军师刘基站出身形,刘基,字伯温,世称刘伯温、刘青田、刘文成、刘诚意,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刘基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刘基考中进士,授江西高安县丞。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他应朱元璋之聘,前往应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刘伯温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以其高超卓越的军事谋略,被世人誉为“谋仙”,
刘伯温对朱元璋道:“大帅,据我所知,今日张仁凤所带的几名主将,都是他的师兄弟,出自杭州灵隐寺无尘禅师门下,老大王定国,绰号青面狮,老二李安邦,绰号金毛犼,老三,就是张士诚的世子张仁凤,绰号灵牙白象,老四就是今天出阵的叶天羽,绰号金翅大鹏,武林江湖中人,将他们四人称作灵隐四杰,尤其是那最小的十二三岁叶天羽,天赋异禀,勇猛过人,恨天无环,恨地无把,有万夫不当之勇,据武林江湖传言,前些时候无尘禅师圆寂时,把苦练数十年的天罡纯阳神功输送给了四弟子叶天羽,所以叶天羽虽然年纪不过十三岁左右,但是武功内力,已经是天下第一高手,大帅万万不可与其硬拼,只可智取为上。”朱元璋闻言,眉头深锁,道:“不知军师可有什么良策?”刘伯温道:“大帅,如今陈友谅趁我们和张士诚两军交战,趁机发兵围困洪都城,依我之见,不如先和张士诚修好,暂避灵隐四杰锋芒,待我们打败陈友谅后,再做打算。”朱元璋也知洪都城被困一个多月,形势危急,有心回去支援,但是又怕张士诚所部乘胜追击,考虑片刻,道:“如今张士诚新胜,此时去找他修好求和,只怕张士诚不会愿意。”刘伯温道:“大帅,陈友谅是想趁我们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趁机想来夺取我们的地盘,我们此刻去和张士诚修好,张士诚定然会想,让我们回师去和陈友谅死磕,等我们和陈友谅鹬蚌相争两败俱伤之时,张士诚再坐收渔翁之利,张士诚的两个弟弟,张士德,张士信贪财好色,张士诚起兵之时,两个弟弟出了大力,所以对两个弟弟非常信任和纵容,只要我们多备些金银财宝,说动张士德张士信,那么张士诚定然会同意和我们和好,互不侵犯,让我们回师去和陈友谅决战。”朱元璋沉思良久道:“军师所言极是,即刻安排去办。”第三天,朱元璋安排使者,带上大量金银财宝,去和张士诚讲和。再说应天府这边,唐思源唐正阳父子俩,商议了半宿,思前想后,虽然唐思源内心实在不愿意卷入中原战场,但是架不住儿子唐正阳苦苦相求,又考虑到妻子临终所托,让自己照顾好这个世上唯一至亲的妹妹,又感念马秀英对自己一家人的浓情厚义,现在马秀英夫妻遇到危机,父子二人总不能无动于衷不管不问,于是唐思源只好下定决心,同意从教中调取护教五行卫,去救援洪都城。第二天一早,父子二人找到马秀英,把调圣火教五行卫救援洪都城的想法一说,马秀英虽然心中犹豫,担心把姐夫和姨侄卷入战场,但是洪都城实在是迫在眉睫岌岌可危,再不派人救援,只怕危在旦夕,所以马秀英也只好千恩万谢,请唐思源派人去调圣火教五行卫,唐思源即刻写好书信,安排徒儿侯成庆带两名得力随从携带自己亲笔书信,日夜兼程返回圣火教总部圣火崖,传教主命令调取两千护教五行卫,然后唐思源父子俩又带着几名随从,星夜兼程,支援洪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