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第二十七章云南平叛
      再说沈云唐晟张皓光张晓光,一行四人,乘坐巨鹰日夜兼程几日后,已经到达少林寺寺门前,张皓光和张晓光对沈云和唐晟道:“二叔,三弟,我们张家是明朝通缉的钦犯,不宜过多抛头露面,二叔和三弟你们前往少林寺拜见本空大师,我和二弟暂时回避,有什么事你们发出啸声,我们听到,立即会和你们汇合。”沈云唐晟和张氏兄弟告别后,来到少林寺门前,找知客僧通报,求见本空方丈,知客僧推辞道:“方丈正在坐关,不见香客,请两位施主请回。”沈云道:“请大师务必通报本空方丈,就说南海炎黄岛岛主南海神龙张志远命我们前来,送还贵寺易筋经。”知客僧一听,大吃一惊,心想:“本寺易筋经,自蒙古入侵中原,蒙古武士闯入少林夺走秘籍,落入蒙古人手中,少林寺虽多方打探寻求,也一无所获,后蒙元败走中原,只听闻将秘籍也一同带回蒙古草原,今日这两人竟然说受南海神龙张志远之命,特来归还秘籍。”不由得知客僧吃惊,但见这两人郑重其事,不像前来说笑之辈,知客僧考虑片刻,道:“请两位施主稍候,我让人通报方丈。”说完,就命一小沙弥进寺禀报,功夫不大,小沙弥急速跑回,对知客僧道:“师傅,方丈请两位施主会客禅院相见。”知客僧答声好,便带领沈云唐晟前往会客禅院,不消片刻,几人来到会客禅院,沈云和唐晟进院一看,只见一位七旬老僧正坐在木几前,沈云带领唐晟上前施礼道:“拜见方丈大师。”那老僧正是本空,对两人合掌回礼,开口道:“两位施主,是炎黄岛张志远张岛主派遣来的?”沈云道:“正是南海炎黄岛岛主南海神龙张志远命我们前来,送还贵寺易筋经。”然后从背负行囊中,取出一个包裹和一封信奉上,本空方丈接过包裹打开一看,包裹中有一个古色古香木匣,打开木匣一看,里面有一本古色古香书籍,正是被蒙古人抢走多年的少林至宝易筋经,饶是本空方丈已然心如止水,也不禁合什默念阿弥陀佛,又拿过书信,打开仔细看了一遍,道:“原来两位是圣火教的唐少教主沈天尊,幸会幸会,老僧接到丐帮飞鸽传信,几日前,有中原武林高手在蒙古首府和林,擂台比武获胜,听说已经夺回秘籍,今日方知是张岛主派两位公子和唐少教主沈天尊所为,少林寺幸得几位出手相助,夺回秘籍,实乃少林之福,张岛主派遣两位归还我少林至宝,老衲感激不尽,信中所提圆慧,是老衲的亲传弟子。”沈云道:“当年我恩师唐梦泽在华山绝顶与青龙会决斗,不幸亡故,圆慧大师伸出援手,加入我圣火教,被我师兄唐旭儿册封为赤金天尊,因十八年前,我教遭遇大难,几位天尊因为和凌风意见相左,所以离开总舵,这次少教主回归中原,自当请教中老人回教辅助,请本空大师成全。”本空方丈对徒儿圆慧的过往,自是一清二楚,本想他离开圣火教,回归少林,从此潜心佛学,不再过问江湖恩怨,没想到,唐旭儿竟有一个儿子,在南海让张志远夫妻抚养长大,现在唐晟要为父母报仇,重振圣火教,张志远身为他的姑父,这次派他送还易筋经秘籍,自是希望自己允准圆慧辅佐唐晟,本空大师想到此处,道:“请唐少教主和沈天尊稍候。”又对身旁小沙弥说:“你去把你圆慧师叔唤来。”小沙弥出门,过得片刻,只见一个高大和尚跟随小沙弥来到屋中,正是当年的圣火教赤金天尊圆慧,圆慧对本空方丈躬身行礼,道:“师父召见徒儿,有何吩咐?”本空方丈指着沈云和唐晟道:“你可知这两人是谁?”圆慧抬眼望去看到沈云,先是一惊,然后勃然大怒,口中怒喝:“叛贼,拿命来。”使出一招罗汉伏虎,直奔沈云而来,沈云急闪身形,躲过此招,口中道:“赤金天尊,你听我解释。”圆慧哪里听的进去,又是一招罗汉降妖攻向沈云,只听本空大师喝道:“圆慧,住手!”圆慧听得师父训斥,不敢违背,只好停下身形,不再动手,但是一双眼睛,饱含着怒火,怒视沈云,本空道:“圆慧,你可知那少年是谁?”圆慧扭头一看,见是一年轻小伙,感觉似曾相识,又认不出来,摇头答道:“徒儿不曾相识。”本空道:“他是当年圣火教教主唐旭儿的儿子唐晟。”圆慧一听,顿时大吃一惊,仔细打量,倒也是有几分唐旭儿的影子,圆慧问道:“师父,你说他是唐教主的儿子,可有何凭证?”本空让小沙弥将张志远书信递给圆慧观看,圆慧看过书信,才知道唐晟的确是唐旭儿之子,圆慧拉着唐晟,放声痛哭,本空方丈和沈云,连声劝慰,等圆慧哭罢,沈云并将十八年前,如何遭遇突袭,如何托孤,唐晟如何在南海长大,一一告知圆慧,圆慧对沈云躬身行礼,道:“众兄弟当年在东海击杀倭寇,没想到圣火崖发生惨变,江湖传闻,是你背叛本教,勾结江洋大盗,抢夺教中财宝,我等寻你不得,再加上炎黄岛张志远夫妻重金悬赏捉拿于你,所以我们都误会传言是真,没想到沈天尊忍辱负重,背负如此重担,还要受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圆慧向您陪罪了。”沈云忙躬身还礼,道:“当年确有叛徒,通风报信,出卖本教,才使得偷袭之人趁虚而入,避过前寨机关,不但抢夺我教中历代收藏宝物,还害了教主夫妇和几百教众性命,我身负托孤重任,又不知谁是反贼,自然不敢联系任何人,所幸苍天有眼,少教主已经长大成人,武功也是不凡,所以我想把教中兄弟重新聚拢,共同辅佐少教主,报仇雪恨,重振我圣火教威名。”圆慧一听,对着本空方丈扑通跪倒,道:“师父,弟子总是放不下无辜受害的几百教中兄弟,尘缘未了,求师父成全。”本空大师心中知道:“自己这个徒儿性如烈火,嫉恶如仇,十几年间,虽身在佛堂,却时刻放不下毁教之仇,如今见得唐晟,更是无法潜修佛学了,再加上张志远派沈云唐晟和两个儿子以身涉险,勇闯蒙古首府,擂台比武,夺回少林至宝易筋经秘籍归还少林,已是天大的恩情,如今也只能让圆慧随唐少教主和沈云去了。”想到这,本空道:“徒儿,此去江湖,危机重重,你好自珍重。”圆慧道:“谢师父关心,徒儿自当小心。”几人拜别本空方丈,又回圆慧禅房,取了衣物兵器,三人同行,出了少林。
      三人出了少林,来到客栈,沈云问道:“赤金天尊,少教主和我久居南海,不知教中的兄弟现在何处,你看我们现在先去找谁?”圆慧想了一想,道:“少教主,沈天尊,我们先去云南找三弟紫木尊者沐平番,沐王府雄踞云南,乃大明朝廷屈指可数的封疆大吏王侯之家,若是能得他相助,必定可以事半功倍。”三人商量妥当,带上行李,又买了三匹骏马,三人直奔云南昆明而去。昆明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大将庄蹻率军进入滇池地区,与当地部落一同建立了“滇国”,他则成了第一代滇王,这就是很有历史意义的“庄开滇国”。因此滇池地区迎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并形成了独特的“滇文化”。公元前10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攻打西南夷地区,滇王被迫归降。西汉朝廷便以滇池为中心设立了益州郡。在唐朝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此为名。公元937年,段思平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到了宋朝的宝佑二年即1254年,元朝军队灭了大理国。元朝统治者在鄯阐城设置了昆明千户所,由此昆明作为昆明县”。至此昆明正式成为全省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之后,封沐英为西平侯,让他平定云南之后,坐镇云南,戍守边疆等。此后,朱元璋又迁徙一大批中原大姓移居云南,以充实云南人口,沐英在云南屯田耕种,教授文化,十年间屯田百万余亩,让云南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沐英被云南当地百姓尊为“沐王爷”。唐晟三人到了昆明后,打听到沐平番的住址后,三人前去拜访,守门的兵丁告诉三人,沐平番将军率领部队,在临沧平叛,临沧地处澜沧江和怒江两江之间,又和缅甸交界,山川众多,地势十分复杂险要,当地的苗寨土司心怀不轨,桀骜不驯,想自立为王,背叛大明,沐王爷命令沐平番率领三万军马前去攻打叛乱的苗寨土司,这苗寨土司仗着山高路险,城堡坚固,率领手下部众,固守城寨,拒不投降,沐平番亲自率领士兵攻打,一个月下来,士兵损伤几千,却无法攻破土司的城寨,沐平番心中着急,这天一大早,就召集段昌义高明亮等人商议,沐平番道:“这苗寨地势十分险峻,我们若是强攻,只怕士兵死伤太多,但是不将这苗寨土司剿灭,无法向朝廷交代,再说周边众多土司,都在伺机而动,若是不能将苗寨土司剿灭,其他部落的土司,恐怕也会蠢蠢欲动,跟随苗寨土司背叛大明。”段昌义高明亮等人自然知道这其中利害,沐平番和众人商议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心中十分郁闷,正在此时,有兵丁来报:“将军,军营外,来了三个人求见,其中一个和尚,自称圆慧,说是将军的结义兄弟。”沐平番听到圆慧前来,不禁喜出望外,连忙起身迎了出去,一眼看见圆慧,不由得眼圈发红,连忙快走几步,大声道:“二哥,我们兄弟终于又见面了,你一向可好?”圆慧眼含热泪道:“三弟,这么多年没见,想死哥哥了。”两人双手紧紧握住,只觉得恍如隔世,圆慧平静一下心神道:“三弟,你看这两人是谁?”沐平番这才注意到沈云和唐晟两人,沐平番看见沈云,不禁大吃一惊,正欲发问,圆慧道:“三弟,事关重大,我们进去再说。”进到营帐中,几人落座,圆慧将沈云这些年经历一说,并介绍唐晟和其相识,沐平番感慨万分,由衷敬佩沈云忍辱负重侠肝义胆,待到圆慧说要聚拢教中兄弟,邀他重入江湖,重振圣火教,为教主和教中死去的兄弟复仇时,沐平番道:“二哥,唐少教主,沈天尊,云南地处边陲,为朝廷南方屏障,我现在身为朝廷命官,协助父兄镇守云南,父王已经年迈,很多事务由我兄弟二人帮忙处置,为教中兄弟报仇,我自是赞同,也应该出力,等我剿灭苗寨土司叛乱后,再禀报父王,征得父王同意后,才能离职。”沈云等人一想,沐平番说的在理,也就道:“那我们等沐兄弟的好消息。”圆慧问起平叛情况如何?”沐平番长叹一声,将面前的困难一一告知圆慧等人,沈云思索良久,低声和唐晟商议了一会,唐晟道:“沐将军,我有一个办法,可破苗人城寨。”沐平番一听,欣喜道:“唐少教主有何良策?”我洗耳恭听。”唐晟道:“南海炎黄岛,有南海巨鹰,这南海巨鹰,可以载人承重飞行,待我召集几十头巨鹰前来,沐将军选几十个武艺高强之人,陪同我和沈二叔乘坐巨鹰,飞到苗人城寨上空,然后从巨鹰身上跃入城寨之中,杀死守门的苗人部众,打开城门,沐将军再指挥人马杀入城寨,如此一来,苗人城寨可破。”沐平番道:“唐少教主和炎黄岛张家是至亲,借巨鹰相助,自是不难,但云南离南海炎黄岛,有几千里路程,想去借巨鹰相助,只怕时间太久,耽误了战事。”唐晟道:“沐将军请放心,十日之内,南海巨鹰可来相助。”沐平番闻言,又惊又喜,道:“那就请唐少教主尽快安排。”唐晟道:“沐将军不要着急,我现在就办,请沐将军稍候片刻。”说罢,拱手施礼,向营帐外走去,沈云也起身相随,沐平番心中迷惑不解,也和圆慧起身出了营帐,段昌义高明亮等人,也纷纷走出营帐,想看个究竟,唐晟出了营帐,凝神聚气,气沉丹田,发出两声长啸,沐平番圆慧等人虽然不明白唐晟发出两声长啸是何意,但心中都暗暗赞许,唐晟年纪轻轻,内力竟然如此深厚,功夫不大,只见天空之中,有一只巨鹰如同箭矢一般飞来,片刻功夫,已经到了众人面前,张晓光从巨鹰背上一跃而下,笑嘻嘻对沈云和唐晟道:“二叔,三弟,一向可好?”唐晟一指沐平番和圆慧道:“二哥,这位是云南沐王府二公子沐平番沐将军,也是当年我们圣火教的紫木天尊,这位圆慧大师,是少林本空方丈的亲传弟子,也是当年我们圣火教的赤金天尊。”张晓光上前施礼道:“在下张晓光,见过沐将军,圆慧大师。”沐平番虽然长期驻守云南,但对武林江湖中人,也对有些了解,加上原来在圣火教,也知道张晓光是教主唐旭儿的亲外甥,这张晓光是南海炎黄岛的二公子,一身武艺出神入化,尤其是轻功,更是武林一绝,在南海和中原武林中,被称为南海蝠王,声名显赫。沐平番连忙拱手回礼,道:“久闻南海蝠王大名,今日相见,果然是英雄豪杰。”圆慧也道:“南海蝠王客气了,您曾祖父张仁凤,是当年灵隐寺无尘大师的亲传弟子,辈分之高,天下人无人能及,若要从无尘大师处论起辈分,我还要喊你一声师叔。”张晓光连忙道:“圆慧大师过于自谦,在下岂敢。”圆慧对众人道:“一百多年前,无尘大师为保护杭州军民,不惜以身涉险,在二十万蒙古军营中,擒获忽必烈,迫使忽必烈发布诏书,公告天下,不伤杭州城军民一人性命,不夺杭州城军民一文财物,并将灵隐寺周边十万亩良田,供城中军民耕种,永不纳税,此等英雄壮举,在武林中,已经传颂百年,无尘大师座下四名亲传弟子,老大青面狮王定国,老二金毛犼李安邦,老三就是南海蝠王的曾祖父张仁凤,人称江南第一仁义公子,可惜英年早逝,老四是当今武林公认的武功天下第一的金翅大鹏叶天羽。”说到这,圆慧扭头对张晓光道:“请问张蝠王,不知你那几位太祖师,是否健在?”张晓光道:“大祖师爷和二祖师爷已经仙去,四祖师爷在炎黄岛上静养。”圆慧道:“叶老前辈武功内力天下第一,必定可以长命百岁有余,想当年,叶老前辈勇闯三怪岛,师兄弟联手消灭南海海盗中最凶悍的章鱼帮,又去棉兰国打退几万精兵强将,逼得棉兰国国王发誓,终生不得进犯炎黄岛,又勒令南海剩下的七股海盗,不得打劫汉人的渔船商船,在南海一带,被百姓视为活菩萨,这样的大英雄,大豪杰,大侠士,可惜我却无缘拜见,实乃人生一大憾事。”张晓光道:“四祖师爷身体尚好,圆慧大师以后有机会,欢迎到炎黄岛做客。”圆慧欣然道:“多谢张蝠王,日后定要去炎黄岛拜访叶老前辈。”众人又客气一番,到营帐中落座,唐晟将沐平番现在的困境,和自己的计划向张晓光一一道来,张晓光心中暗想,:“三弟这次回中原,要为父母报仇雪恨,必定要和那些偷袭圣火崖的贼人,青龙会,甚至要和青龙会幕后指使公孙世家,进行殊死较量,这沐王府在大明朝堂中,权高位重,身世显赫,又是镇守云南的封疆大吏,三弟日后行事,必定有求于沐王府,这次若是帮助沐平番平息叛乱,日后有事,也好向沐平番求助。”想到这,张晓光道:“沐将军本是我舅舅册封的圣火教紫木天尊,都是自家人,如今平叛遇到困境,既然三弟开口,我自当效力。”众人见张晓光答应,都齐声道谢,张晓光知道军情紧急,所以立刻动身,骑上巨鹰,返回炎黄岛,沐平番命令段昌义高明亮等人做好战前准备,自己则设宴款待唐晟沈云圆慧等人,转眼间,已经过了七八天,正当众人在营帐中焦急的等待时,忽听远方天空中,传来阵阵鹰鸣,唐晟冲出去一看,喜笑颜开,正是张皓光张晓光兄弟二人领着三十多头巨鹰前来,此时,沈云圆慧沐平番等人也出了营帐,众人一起准备迎接张氏兄弟,张皓光发出指令,众巨鹰降落在军营门前,兄弟二人一跃而下,双手抱拳,和众人打起招呼,众人连道辛苦,并引荐众人相识,休息两日后,第三天一早,唐晟,张氏兄弟,沈云,圆慧,带领沐平番军营中,朱雀门的二十多名高手,骑上巨鹰,向苗人城寨飞去,本来沐平番也要亲自和唐晟等人一起去,唐晟道:“沐将军是军中主帅,不可亲身涉险,需要留在后方协调将士统一作战。”沈云圆慧也出言劝阻,沐平番无奈,只好留在军营,安排将士们准备杀敌,此时唐晟等人,已经飞到苗人城寨上空,那些苗寨守卫,看见突然飞来这么多大鹰,正在好奇,忽然巨鹰降落,从巨鹰背上,跳下来三十多人,不由得大骇,一边大声惊叫示警,一边拿起兵器,和唐晟等人厮杀,沐平番听到城寨中,传来厮杀声音,立刻命令将士们拿起刀枪,向苗人城寨发起攻势,苗人部众虽然凶悍,但是挡不住唐晟沈云等一众武林高手的冲击,唐晟沈云等人个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很快就冲到城门处,唐晟命令一半人和守门部众厮杀,另一半人则奋力打开城寨大门,城门之外,是一条深不见底的山涧,原来用于通行的铁索桥,早已经被苗人土司派人砍断,此时沐平番已经率领将士冲到城门对面的山路上,唐晟也已经冲到城门外,和沐平番隔着山涧相望,沐平番大喊一声:“唐少教主,小心接着,说罢,拾起地上已经固定一头的铁索,双臂用力,将铁索的另一头甩向唐晟,唐晟眼疾手快,伸手接住,将铁索的这一头也固定好,沐平番和唐晟又如法炮制,很快在山涧上,架起了几道铁索,沐平番一挥手,身后的士兵很快在铁索桥上捆上木板做桥面,沐平番一声令下,率领将士们冲过铁索桥,杀入苗人城寨中,城寨中虽然有几千苗人士卒,但是看见大明将士源源不断蜂拥而入,也只能放下兵器举手投降,苗人土司见大势已去,已经回天无术,也只好将自己捆绑起来,向沐平番投降。
      张氏兄弟见事情已经办妥,也不作停留,告别众人,带领巨鹰离去,沐平番处理好苗人城寨的事宜后,带着唐晟沈云圆慧等人回到昆明,沐平番安排家宴招待三人,畅谈往事,痛饮美酒,第二天一早,沐平番起床,洗漱完毕,骑马直奔沐王府而去,到了王府,让随从牵了马匹,让人通报沐王爷,片刻功夫,王府侍卫宣他进见,沐平番来到府中,拜见父亲,王爷赐座后,沐平番就将沈云圆慧等人前来邀请自己会圣火教重振雄风,又帮助自己平叛之事一一禀告,请求父亲恩准离任,沐王爷手捻胡须,沉思良久,道:“平番,你为人侠义,重朋友重感情,这是好事,但你现在已经脱离江湖十几年,已在朝廷任职,况且为父年纪已大,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云南地处边陲,情况复杂,关系国家和黎民百姓的安危,我沐家几代深受皇恩,奉旨镇守云南,你作为沐家子孙,应该以国事为重,以云南的百姓为重,辅佐你哥哥,做好国家屏障,护云南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侠之大义,至于江湖中的恩恩怨怨,帮派寻仇,比起国家平定和黎民百姓的安危,自然要以国家和百姓为重。”沐平番让父亲这么一说,也是无言以对,只能返回将军府,见到唐晟沈云圆慧三人,把父亲的话一说,唐晟几人,也是无话可讲,只能表示理解,沐平番心中不免有些抱愧,将珍藏多年的圣火教紫木天尊令还给唐晟,道:“少教主,这紫木天尊令是当年令尊所赐,今日原璧归赵,沈天尊,圆慧二哥,我虽不能陪你们行走江湖,但我也会找机会为本教重振尽一份绵薄之力,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我义不容辞,定当千里驰援,为少教主效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