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长乐宫
陈千双看着手中兵书高兴非常,他身边的大宫男锦玉知晓他是极爱武学一道,如今得了那北戎蛮夷据说男子也可修炼的拳法自是爱不释手,还是劝到,“郎君歇歇眼睛,今日好好休息,明日的接风宴,郎君可是要惊艳四座的。”
“小蹄子都敢调笑本宫了。”虽然这样说,陈千双还是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挥退了下人,任由锦玉帮他按揉身体,渐渐放松了精神。“你看看今日那小贱人打扮得那样花枝招展,也不见陛下往他宫中半步,也就在我们这些人面前假发威罢了。那的眼神恨不得把殿下藏起来,好像我们都是些洪水猛兽,只有他最是真心一般。”
“那位也就是占了个凤君的名头罢了。殿下给您的礼物自是处处用心,不比那些寻常之物。殿下心中自是向着您的,”锦玉知道主子爱听什么。
陈千双想到这些也勾起嘴角,“阿昭可是我的孩子。”
按照手下医师推算的日期,侍寝的只有四人,昭元圣父凤君已逝,周青竹贬为庶人终生幽禁冷宫,熹君是陛下遵循皇子生父要一位凤君三位君级以上君郎硬凑上去的,江青皖更是个借着哥哥余茵虚张声势的叔父而已。
太子的生父只有可能是他和德君顾盼书。
想到太子和自己那如出一辙的花瓣唇,陈千双更是得意,顾盼书那般黑心肠的人哪比得上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他陈千双必定才是真正的太子生父。
“抬水,本宫今夜要泡茉莉花浴。”
“抬水。”
太子带着餍足的声音从内屋传出,性感低哑的嗓音让年轻的侍男悄悄红了脸颊,下人们头也不敢抬,躬身静默地收拾着屋内的凌乱。
下人伺候颜昭穿戴整齐,她看了眼屏风后,吩咐门口的下人,“让侧君不必等了,孤今夜有些公务处理。”
半晌后,收拾齐整的叶乘星带着湿漉漉的水汽,被贴身侍男小桑搀扶着走出,看着空荡的房间面上闪过失望,候在外间的侍男上前将话带到后躬身退出。
室内烛光熄灭大半,小桑边轻柔涂抹着保养皮肤的凝露边说,“殿下心中总是念着郎君的,自宫中回来就直奔主子这,今夜不留宿,怕是扰了您的休息呢。”
叶乘星看向梳妆镜中的自已。
唇瓣肿胀发烫,脖颈间的红痕被热气蒸腾后愈发显眼,一路蔓延至衣领深处,腰间更是酸胀难忍,眼角眉梢都是掩饰不住的春意。
这一副被过度使用的模样,让他心中的难受消散许多,“我和殿下自然是心意相通的。”
她们幼时自小在宫中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心中一直觉得,若不是太上凤君犯错惹怒了陛下,作为太后重孙他也是有资格争取太子正君的位置的。
若不是,若不是
他在心中叹息,斯人已逝,往事不可追。他因着姨姥姥的关系能自小养在深宫与阿昭一同长大,就该明白祸福相依的道理,总归现在自己才是太子侧君,是这东宫的男主子。
东宫书房,颜昭看着折子,“孤出征数月,诸多事务多亏颂瑾坐镇京城,统筹各方。”
“殿下神机妙算。”秦颂瑾躬身,知道这是自家主子看完奏报了,于是开始禀报:江南府尹楚思却有隐瞒灾祸,之所以未有祸乱,是因为一位白衣娘子牵头江南富商,在各处洛神庙中广开义举,以工代赈修筑堤坝,可用干活得到的“分数”抵米粮药品,种种新式举措简单有效。
“江南都传这位白衣娘子是洛神娘娘座下仙子。”虽然不信鬼神之说,秦颂瑾还是思索说道:“此人实乃大才,只是她人前都用白纱遮面,暗卫查探她的容貌并无损伤,只是身世全无线索,好似凭空出现一般,难道是山中隐士?”
“商人无利不起早,楚思也得了好处。”颜昭喃喃沉思,良久蓦然笑出声来。有这样的才华,有很多方法让自己隐藏在幕后,偏偏在立于风头又不扬名,看来她不只想做楚思府中小小的幕僚。
“白衣娘子想要明主,我就来做这个伯乐。”颜昭将一枚山水玉坠交给秦颂瑾,“赵鸣在江南的人手皆由你调用,孤再派一队夜行卫护送,要劳烦颂瑾尽快去一趟南方了。”能借助世家大族的手做造福民众的事,与那些只会满嘴仁义的酸儒倒是不同,对于招揽这样的人,作为清流的秦家去比王公贵族更加合适。
看着这位懒散的手下纠结的神色,颜昭温言补充,“竹霜居士致仕后隐居东篱山,你们姑侄久未相见,颂瑾持此物去拜访她就好。”秦颂瑾擅长把控大局,张珂齐盈带人还在北境善后,招揽英才这样的事情还是交给擅长的人去做。
秦颂瑾果然松了口气,虽然这位白衣娘子打乱了之前的计划,但是之后不仅能按计划拉下一批贪官污吏,还收获一位能干的同僚,她还是高兴不已。又想到明日的宴会,秦颂瑾说道,“北戎使臣明日进京,陛下那边必有动作,属下是否多留几日观察京中情况。”
颜昭想到今日乾清宫的交谈,眼中神色晦暗,“不必了。”
大宣北戎边境自高祖起便战乱不断,朝堂中主战派和主和派一直争论不休,不能统一。
颜家的天下是一代代帝王打出来的,母皇也是曾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执政三十载勤政爱民,母皇自是知道和北戎这一战不可避免,只是如今母皇舞不动长枪,也不能承受任何兵败毁了她在史书中的一世英名。
这次若不是借着和亲茹真部落的泽公子在阵前被凌辱致死,群情激奋之势,朝中风向也不会如此之快达成一致。
太子在朝中的势力太大,贤明仁德,拥趸众多。
太子年少轻狂,长岭关一战年轻气盛,孤军深入,损伤惨重,幸有镇北大将军季平搭救,最终季将军按圣旨接掌大军,血洗茹真部落,纳吉部落联合其余五个小部落俯首称臣,迁至乌弥河以北。
“孤骄傲自负延误战机,母皇任命的大将却屡战屡胜,还救了我这个文弱太子。对于现在幡然悔悟,全心全意听从陛下教诲的太子,她打完巴掌,现在要给些奖赏了。”
不能平庸,又不能过于优秀。
重视情感,又不能男人之仁。
当了二十多年太子,她自然知道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