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 33 章 ...
章台宫内。
嬴稷靠在榻上,气息微弱,昔日有力的眼眸,此刻也蒙上了一层灰翳。
嬴子楚与嬴政跪坐于榻前,吕不韦与几位重臣垂手肃立在后,气氛凝重。
“子楚……”嬴稷轻唤。
“子楚在。”嬴子楚连忙上前,握住大父枯槁的手。
“守成……不易。”嬴稷看向一旁的吕不韦,意有所指,“用好人……稳住……大局。”
嬴子楚重重点头:“子楚谨记。”
嬴稷的眼神,最终落在了嬴政身上,那眼神有复杂,有期许,有欣慰,更有托付。他用力回握住嬴政的手,浑浊的眼中迸发出最后的光彩:
“你……走的会比寡人……更远。”
“记住……大秦……要的不是一个……强大的秦国……”他喘息着,用尽最后的力气,一字一顿,“而是……一个一统的天下。”
话音落下,他紧握着嬴政的手缓缓松开,头颅微侧,平静地阖上了双眼。
宫钟长鸣,九响而止,宣告着一位时代的终结。
“大父。”
“曾大父。”
悲声响起,宫人内侍跪倒一片。
殿外,自发聚集的咸阳民众听闻钟声,纷纷落泪,面向章台宫方向,深深叩首。
无论嬴稷晚年如何,他带领秦国东征西讨,奠定今日强盛之基的功业,足以让老秦人铭记。
苏苏的光球在嬴政袖中微微闪烁,她监测到,一股庞大而凝实的国运,平稳而坚定地向着嬴子楚汇聚,而其中最具活力的一股,已悄然缠绕在嬴政周身。
数月后,国丧期满。
咸阳宫正殿,旌旗招展,甲士林立,百官着朝服,肃穆而立。
“吉时已到,新王登基——”
在司礼官的高唱中,嬴子楚头戴王冕,身着玄色十二章纹王袍,一步步踏上那至高无上的王座。
吕不韦、蒙骜等重臣手持玉笏,躬身相迎。
“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中,嬴子楚,正式成为秦国新的君主。
他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尊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以示孝道与安抚。
紧接着,嬴子楚看向台下:“太子嬴政,上前。”
翻过年,嬴政十一岁了,他稳步出列,玄衣纁裳,身姿挺拔,面对百官审视的目光,他神色平静,眼神深邃,竟无半分稚气。
“即日起,立嬴政为太子,入主太子府,以固国本。”
“臣等拜见太子。”百官再拜。看着这位早已声名在外的王孙,许多人心中明了,秦国的未来,或许比他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嬴政躬身领命,眼神与端坐于上的父亲微微一触,旋即分开。
随后,赵姬被正式册立为王后。她穿着繁复华丽的太后礼服,接受百官朝贺,仪态万方,只是那眼底深处,除了欣喜,更有对至高权位的茫然与隐藏极深的野望。
最后,是万众瞩目的封赏。
“吕不韦上前听封。”
吕不韦深吸一口气,出列跪倒。
“卿辅佐有功,于国有大功。即日起,拜为丞相,总领国政,封文信侯,食邑洛阳十万户。”
“臣,吕不韦,谢大王隆恩。必当竭尽全力,以报王恩。”吕不韦略带激动谢恩。
他起身,接过那代表最高文官权力的相印时,他的眼神不经意间扫过嬴政肩头那隐匿的光球,双方都在瞬间感知到对方的存在。
未来,既是不可或缺的同盟,亦可能是潜在的对手。
新朝甫立,暗流已至。
太子府。
苏苏投射出光幕,六国的动态清晰罗列。
“阿政,外部压力指数急剧升高。”
苏苏投射出光幕,六国的动态清晰罗列,其中以赵、楚两国反应最为激烈。
赵国欢腾,密使已携重金潜入咸阳,秘密联络渭阳君嬴傒等失意旧贵族。
楚国震怒,已启用新的秘密渠道,派遣精于伪装的楚巫细作,目标直指骊山学宫与嬴政本人。
与此同时,魏、韩惊惧,合纵之势复起。燕、齐亦悄然收紧边境贸易,伺机而动。
嬴政看着光幕,眼神冰冷:“他们将父亲的登基,视作了可乘之机。”
议政殿,第一次朝会。
嬴子楚展现了新王的魄力与怀柔,下令大赦天下,示恩于民,同时表彰先王旧臣,赏赐有功将士,有效稳定了朝局人心。
然而,分歧很快出现。
吕不韦出列,慷慨陈词:“大王,赵国趁我国丧,屡次挑衅,边境不宁,将士愤慨。臣非好战,然新朝初立,若示弱于人,则六国轻视之心必起,合纵之势恐更难遏制。臣以为,当立即发兵,予其迎头痛击,方能立威于外,安民于内,震慑山东宵小。”
他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刚刚到手的权力。
嬴子楚沉吟片刻,却道:“丞相所言有理。然先王新丧,国朝初定,当以稳为主。寡人之意,可遣使严词斥责,增兵边境以示威慑,暂不宜轻启大规模战端。”
他选择了更为稳妥的策略。
吕不韦眼中闪过不满,但并未再争辩。
嬴政立于太子位,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自始至终,未发一言。
夜,太子府。
新的书房比以往更加隐秘,墙壁内嵌着隔音与防护材料。
“父亲求稳,无错。吕不韦求战立威,亦可理解。”嬴政对苏苏道,手指尖划过光幕上的六国地图,“但他们,都太慢了。六国不会给我们太多安稳发展的时间。”
嬴政道:“明面上,我们遵从父王,稳定为先。但暗地里,我们的步伐,必须加快。”
一项项指令,悄无声息地从太子府发出:
致王翦、蒙恬:“新军演练,转向多兵种协同秘密教程。攻城器械研究所,资源供给优先等级提升至最高。”
致姚贾:“启动金刀计划,目标魏、韩经济命脉。同时,全力渗透赵国旧贵族联络网。”
致程邈、内史腾:“标准化体系,向‘战时工业生产’标准过渡预研启动。”
苏苏的庞大的运算力开始倾注,更高阶的标准化流水线设计、基础工业体系优化方案被逐一解锁,准备在合适的时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力。
站在太子府最高的亭台上,夜风吹动嬴政的衣袍。他俯瞰着脚下这座即将因他而改变的城市,更望向远方那片广袤而分裂的江山。
“父亲的時代开始了。”
他缓缓开口:“但我的时代,不能等待。”
苏苏的光球在他身侧稳定地亮起,“嗯。”
夜色深沉,少年的目光,已穿透黑暗,落在了那片必将被他统一的天下之上。
。。。。。
太子东宫。
苏苏的光球悬浮在半空,投映出复杂的图表与数据流。
“阿政,”苏苏严肃道,“我们解决了吃得饱,但大战将至,还有两个致命短板。”
嬴政眼神一凝:“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远征,道路为基。士卒效命,温饱为本。”
苏苏列出核心三要素,“红薯土豆保证了粮草,标准化理念可用于修路,但这温饱的暖字,我们还没解决。”
苏苏光幕切换,显示出一种植物,开着白色、黄色的花朵,果实如同桃絮。
“此物名为棉花。”苏苏开始详细解释,“其果实中的纤维,轻柔保暖,数倍于麻絮。可纺线织布,制成棉布,轻柔透气。可填充衣被,制成棉衣、棉被,御寒能力极强。甚至可制作棉甲,对普通箭矢有一定防御力,且比皮甲轻便。”
她调出对比数据:“一亩棉田的产出,若织成布,远超同等面积的麻田。若能推广,我军将士冬日再不必受冻减员,远征极北之地亦无惧严寒。此物,不亚于十万雄兵。”
嬴政一惊,猛地站起身:“此言当真?此物可能在我大秦种植?”
“根据气候土壤数据分析,关中、河西等地,皆可种植。只需改良耕作之法。”
“好,好一个棉花。”嬴政抚掌大笑,“天佑大秦,赐我苏苏。此物必须立刻推广。”
他当即下令:“传许行、内史腾。”
片刻后,两人匆匆而至。
许行一身短打,还带着泥土气息。内史腾则官袍整齐,面露疑惑。
嬴政看着二人,沉声道:“今日召二位前来,是为我大秦,再添一国之重器。”
他侧身,对着空处微微颔首:“苏苏,有劳了。”
在许行和内史腾震惊的眼神中,那颗他们早有耳闻,却从未亲眼所见的祥瑞光球,缓缓在空气中浮现,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苏苏开口:“许行先生,内史腾大人。”
许行和内史腾屏住了呼吸,纵然他们身居高位,见识不凡,面对这传说中的天降祥瑞,心中依旧充满了敬畏。
“接下来三日,”苏苏在空中投映出清晰的棉花图像与结构图,“请许行先生学习棉花的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请内史腾大人学习高效纺纱机、织布机的原理与标准化制造。”
苏苏补充道:“此物高产,但育种、推广需按农时节气,大规模织造亦需建立工坊、培训工匠,欲装备全军,非一蹴而就,需有长远规划。”
“所有资料与图谱,我会直接展示。若有不明,随时可问。”
许行看着那清晰的植物图谱和详尽的种植要点,激动得当即深深一拜:“许行,谨遵祥瑞教诲。必让此神物,遍植我大秦沃土。”
内史腾则被那结构精妙织机图纸吸引,眼中闪烁着狂热,躬身道:“腾,定竭尽所能,造出此利国利民之神器。”
一场关于衣被天下的技术革命,在这东宫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新人初入晋江,可能文笔不好,写的有点严肃,不幽默,但是会每日坚持更新,完结此文。希望读者大大喜欢的能够支持一下小作者哦。谢谢。这文,是我对秦始皇的一个意难平的想法,想要好好给祖龙一个好的开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