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余波与新的序章 ...
-
演练结束的蜂鸣声仿佛还在耳中回荡,但“启明星”小队所在的模拟舱区域,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与观战厅那边的鼎沸人声相比,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几人略显粗重的呼吸和机器冷却的轻微嗡鸣。
林启扶着冰冷的舱壁,第一个走了出来。他的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太阳穴如同被钢针攒刺般剧痛,那是精神力严重透支的后遗症。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清明,甚至带着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沉静。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强韧,在他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紧接着,龙猫、“石头”、“眼镜”和李小雨也陆续走出。龙猫脸上混合着兴奋与疲惫,双手还因为之前的极限操作而微微颤抖;“石头”大口喘着气,仿佛刚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搏杀;“眼镜”则习惯性地推了推镜框,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似乎在分析数据;李小雨最为安静,只是默默走到林启身边,担忧地看着他苍白的侧脸。
尽管系统判定他们“被击毁”,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看轻他们。恰恰相反,当他们五人走出这片区域时,沿途遇到的所有学员,无论是同年级还是高年级,都下意识地让开道路,投来的目光复杂难言——有毫不掩饰的敬佩,有深深的好奇,有难以理解的困惑,当然,也少不了凯文那伙人几乎要喷出火来的嫉恨。
“哥,你没事吧?”龙猫压低声音,搀了林启一把。他能感觉到林启手臂传来的轻微颤抖。
“没事,消耗大了点。”林启摇摇头,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平稳,“回去休息一下就好。”
他目光平静地迎向那些注视,没有任何得意,也没有丝毫怯懦。这份远超年龄的沉稳,让一些暗中观察的教官也暗自点头。
正式的战后总结与分析会议在第二天举行。
巨大的环形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低年级的学员几乎全部到场,高年级也有不少人前来旁听,甚至连几位平时很少露面的学校高层也位列席间。气氛庄重而严肃。
主持会议的,是那位一直关注林启的战术教官,他肩上的校官肩章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没有急于总结,而是首先调出了演练最后阶段的全程回放,尤其是“启明星”小队潜入、被发现、发送广播直至被“摧毁”的片段,进行了慢放和多角度分析。
“……综上所述,”战术教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会议室,“林启小队在本次演练中,扮演了决定性的‘奇兵’角色。他们不仅展现了卓越的敌后渗透能力、极限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更关键的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堪称经典的战术欺骗与信息战示范。”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尤其在林启和卡尔·莫里斯脸上停留了片刻。
“卡尔·莫里斯学员的正面强攻,战术执行严谨,有效吸引了红军主力,是胜利的基础。但真正打破僵局的,是林启学员这步‘闲棋’。”他用了围棋术语,“他准确地判断出无法将信息有效传回主力的困境,转而利用最原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通讯手段,将信息‘广播’给最近的、也是最能引起混乱的目标——红军自身。”
“这一决策,大胆,冒险,甚至可以说疯狂。但它基于对战场心理、敌方指挥体系以及通讯规则的深刻理解。它牺牲了一支小队,却换来了整个战局的颠覆。”教官的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这不是教科书上的任何一条定理,这是真正的、属于战场指挥官的灵光一闪,是天赋的体现。”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这份评价是何等之高。这几乎是将林启拔高到了与四年级精英卡尔·莫里斯并列,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灵性的高度。
卡尔·莫里斯坐在前排,身姿笔挺,面无表情,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教官话锋一转:“当然,此次演练也暴露了许多问题。红军的指挥部选址过于依赖地形隐蔽,对内部通讯安全和小范围信息战的防范不足。蓝军主力初期战术过于僵化,未能及时捕捉战场出现的微妙变化,对边缘力量的运用也存在严重缺陷……”
总结是全面的,褒贬分明。但所有人都知道,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启明星”小队,尤其是林启。
会议结束后,真正的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首先到来的是实质性的奖励。“启明星”小队全体成员获得了高额的学分奖励和一笔不菲的“特殊贡献”奖学金。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更高级别的资源权限——包括使用更先进的模拟训练舱、借阅更高密级的战术资料库,以及……接触真正的、 albeit 是淘汰下来的军用装备部件的资格。
这对龙猫而言,无异于老鼠掉进了米缸。他几乎整天泡在了升级后的工坊里,对着那些虽然老旧却结构精良的军用级传动轴、能量导管和装甲碎片如痴如醉,开始尝试将这些“高级货”与他天马行空的想法结合。
李小雨、“石头”和“眼镜”也各自获得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机会。
而林启,则在一天课后,被那位战术教官单独留了下来。
教官的办公室很简洁,除了满墙的书籍和星图,最显眼的就是一个巨大的沙盘。
“坐,林启。”教官指了指椅子,自己则靠在办公桌边缘,审视着林启,“精神力透支的感觉不好受吧?”
林启微微一怔,随即坦然点头:“是的,教官。需要一点时间恢复。”
“你的精神力,很特别。”教官开门见山,目光锐利,“F+的评级,绝对无法支撑你完成最后那种程度的计算和决策。那不是运气,是某种……特质。”
林启沉默着,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知道,在真正的高明者面前,过多的掩饰反而显得可笑。
教官也没有深究,只是意味深长地说:“帝国需要天才,但更需要能活下去、能成长起来的天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你应该懂。”
“学生明白。”林启恭敬地回答。他听出了教官话中的提醒和维护之意。
“这次演练,你入了很多人的眼。有的是欣赏,有的……未必。”教官缓缓道,“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机会,也会有更多的挑战。好自为之。”
“谢谢教官提醒。”
离开教官办公室,林启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回味着教官的话,心中了然。演练的胜利,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更高舞台的大门,也让他们彻底暴露在了更复杂的目光和潜在的威胁之下。
凯文和他背后势力的敌意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需要面对的,可能是来自更高层面的、基于派系、利益乃至理念的审视与博弈。
几天后,一份来自校方高层的正式通知,印证了教官的提醒,也开启了新的序章。
“星际‘深蓝雏鸟’联合军事竞赛?”龙猫看着光屏上的通知,念出了声,“这是什么东西?”
“眼镜”迅速调取了相关资料,解释道:“是由帝国军方牵头,联合几所顶尖军校和部分星域防卫军少年军校举办的综合性军事竞赛,每两年一届,旨在选拔和培养最具潜力的年轻军官苗子。参赛者年龄限制在十二至十六岁,以小队形式参加。竞赛内容涵盖体能、战术、指挥、专业技能、精神力应用等多个方面,难度极高,被誉为……‘天才的绞肉机’。”
“天才的绞肉机……”“石头”咂咂嘴,“听起来很带劲啊!”
通知上明确写着,第三军校预备役学校将选派两支队伍参加本届竞赛。一支由四年级最优秀的学员组成,另一支,则将从低年级中选拔产生。
几乎在通知下达的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启明星”小队。
他们,无疑是低年级中最炙手可热、也最具竞争力的队伍。
“哥,我们要参加吗?”龙猫跃跃欲试,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那些来自各个星域的天才,更广阔的舞台,无疑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林启看着通知上“深蓝雏鸟”那几个字,眼神深邃。
这不再是学校内部的演练,而是真正走向帝国舞台的第一步。那里有更强大的对手,更复杂的规则,以及……更不可测的风险。
但他同样知道,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启明星”真正闪耀于星空之下的机会,一个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广阔世界、更快积累资本和力量的机会。
逃避?从来不在他的选项之中。
“参加。”林启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当然要参加。”
他的目光扫过身边的伙伴:“这将是我们面临的全新挑战。我们要面对的,可能是来自各个星域的妖孽,是真正的精英。你们,准备好了吗?”
“早就等不及了!”“石头”低吼。
“数据和分析交给我。”“眼镜”镜片反着光。
李小雨用力点头。
龙猫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哥,我给你造更好的‘小玩意儿’!”
看着斗志昂扬的伙伴,林启心中那股因精神力透支而带来的疲惫仿佛也消散了不少。
演练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序章,已然奏响。
“深蓝雏鸟”……他倒要看看,这片更深更蓝的天空下,究竟能飞出怎样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