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归路 ...

  •   早上风南。
      窗台下的葡萄叶把光切成一格一格,像在桌上摆路标。抽屉里,蓝色日晒纸已干,白叶安静,叠在回执旁。潮表只剩最后一格:归路。

      我想把“路”从耳朵里挪到纸上,再落到脚下。
      不是风路,是屋里的归路;不是去海,是回到灯旁。

      上午,我量了屋内的步幅。
      从门口到灯旁,十六步;灯旁到桌沿,三步;桌沿到抽屉,半步与一只手。这些数字像从很久以前走回来——“门口·十六步”第一次在我耳边响起,是在馆里那条风潮线上;今天我把它放回屋里。

      我在纸上画了一张极简的图:
      门口一点,灯旁一点,桌沿一点,抽屉一点;四点连成一条细线,旁边写着:十六、三、半。图下方只写一句:七分钟到就收。

      罗莎把手掌按在图上,像在把纸压平:“很好。现在让脚知道它。”

      午后,三把椅子照常摆在窗前。白噪音开到最浅一格,计时器拨到七。摆针在手心轻轻摆,四拍吸,二拍停,六拍呼。

      第一分钟,我站在门口,把脚跟贴齐门槛内侧。
      第二分钟,按十六步走到灯旁,脚掌落地不快不慢;叶影在墙上挪半格,白噪音像一张薄毯铺在话底。
      第三分钟,向前三步到桌沿,手指在木边停一下,指腹摸到那一圈日久的温。
      第四分钟,半步与一只手到抽屉,把卡角摸到;卡上写着:你若忘,就把手放在胸口;你若怕,就关七分钟;我在这里。
      第五分钟,原路退回灯旁,原速,原节律;胸腔与摆针仍然对齐。
      第六分钟,回到门口,把手心按在胸口,轻轻说:归来就好。
      第七分钟,计时器叮的一声,白噪音收回,屋里回到日常。

      “这就是你的路。”顾节说,“写下来,别人也能照做。”

      我把刚才的顺序誊在归潮记录单里,标题只写四个字:十六步归路。流程极短:门口→灯旁→桌沿→抽屉→原路返回;时长七分钟;屋内潮;三人法在场;若有越界征兆,当日不二次。

      罗莎在“见证人”一栏写下名字,字很稳。她说:“以后只要站在门口害怕,就按这条走一遍,不必去风里找方向。”

      我们又做了第二轮“归路验证”。这一次,我把四个点各放了一颗白石:门槛、灯旁、桌沿、抽屉前。白石小小的,像从河里捞起来晒干的指节。七分钟内,脚跟从白石到白石,像走一条被安在屋里的潮线。计时器响时,我正好退回门口那颗白石旁;胸腔仍旧在四二六里,心率没有上拱。

      傍晚,把“十六步归路”复印件送去合规窗口。柜员看了一眼,只说了一句“收”,在单上盖了葡萄叶章。我把复印件一折三叠,夹在回执后面,又在潮表最后一格打了一个钩。

      回屋时,窗下叶影已经移到墙面中段。蓝色日晒纸在抽屉里安静,白叶像一张不动的浪。灯旁那张卡仍露出一毫米的角。屋里不开白噪也有一层很浅的潮在走。

      夜里,楼体远处传来两声很轻的“嗒嗒”,像有人在把新的风路接好。我没有去听细节,只把手心按在胸口,沿着“十六步归路”在屋里走了一遍,慢,准,七分钟到即收。停在门口那颗白石旁时,我在黑里说了一句:

      我在这里。

      屋子像应了一声。
      潮表满格,但门与路都在屋里,且都不催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