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 来自镜中的答案  ...
            
                 
                
                    - 
                          陈天奇盯着屏幕上的分子式已经三个小时。咖啡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净化效率卡在百分之九十八点七,死活上不去。就差那么一点点。
 
 高文瀚早上来催过进度,董事会等着看新的突破。他嗯嗯啊啊应付过去,眼睛没离开过屏幕。
 
 实验室的人都走光了。窗外天黑透,只剩他这一盏灯还亮着。显示器反射出他疲惫的脸,还有身后空荡荡的实验室。
 
 “还在忙。”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熟悉的关切。
 
 他没回头。这半个月已经习惯了声音的神出鬼没。
 
 “遇到点麻烦。”他揉着太阳穴,“催化剂活性衰减太快。找不到合适的稳定剂。”
 
 屏幕上的数据像在嘲笑他。每次模拟运行到关键节点就崩溃,像有什么东西在故意阻挠。
 
 “让我看看。”声音说。
 
 他侧身让开一点。显示器反射出实验室的倒影,还有声音来源的方向——空无一物。
 
 “第三周期元素试过了吗。”声音问。
 
 他点头:“试过了。效果不理想。”
 
 “稀土元素呢。”
 
 “太贵。不符合成本要求。”
 
 声音沉默了一会儿。实验室只有主机风扇的嗡鸣。
 
 “也许……”声音缓缓开口,“问题不在稳定剂本身。”
 
 他皱眉:“什么意思。”
 
 “你在加固一堵快要倒塌的墙。”声音说,“为什么不换个思路,重新打地基。”
 
 他盯着屏幕。分子式在眼前旋转,碳链像扭曲的蛇。
 
 “说具体点。”
 
 “催化剂的结构……”声音停顿,像在组织语言,“太刚性了。就像一块方木头,硬要塞进圆洞里。”
 
 他手指停在键盘上。这句话触动了他某个模糊的想法。
 
 “继续。”
 
 “自然界的催化剂都是柔性的。”声音说,“比如酶。它们的结构可以微调,适应不同的底物。”
 
 他想起河边那丛水草。叶片在流水中轻轻摆动,随时调整姿态捕捉污染物。
 
 “柔性结构……”他喃喃自语,“但怎么实现……”
 
 “仿生学。”声音轻轻吐出三个字。
 
 仿生学。他猛地坐直。对啊,为什么一直想着强化现有结构,而不是模仿自然界已有的完美方案。
 
 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新的分子模型开始构建,像藤蔓一样缠绕生长。柔性节点,自适应结构,动态调整。
 
 屏幕上的数据开始变化。百分之九十八点七,百分之九十八点八,百分之九十九……
 
 成功了。
 
 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气。这么简单的思路,为什么之前没想到。
 
 “谢谢。”他说,声音干涩。
 
 “是你自己想到的。”声音温和地说,“我只是……提了个醒。”
 
 他关掉电脑,实验室陷入黑暗。只有安全出口的绿光在地面投下模糊的影子。
 
 “要回家了吗。”声音问。
 
 他点头,又意识到黑暗中对方看不见。“嗯。”
 
 走到停车场,夜风很凉。他拉开车门,突然想起什么。
 
 “你怎么懂这些。”他问,“催化化学。”
 
 声音笑了,那笑声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我毕竟是你父亲。”声音说,“虽然不在你身边,但一直关注着你的研究。”
 
 这句话让他心头一暖。父亲去世时他刚上大学,确实从来没机会讨论专业问题。
 
 但温暖很快被疑虑取代。一个去世二十多年的人,怎么会对最新的催化技术了如指掌。
 
 第二天他把新方案交给团队。小赵盯着模型看了半天,眼睛越来越亮。
 
 “太妙了!”小赵激动得声音发颤,“这种柔性结构……怎么想到的。”
 
 他张了张嘴,那句“我父亲提醒的”卡在喉咙里。
 
 “偶然的灵感。”最后他这样说。
 
 实验进行得出奇顺利。新催化剂不仅解决了稳定性问题,还把净化效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五。高文瀚拿着报告冲进他办公室,差点把门撞坏。
 
 “天才!简直是天才之作!”高文瀚挥舞着报告,“董事会要给你发特别奖金!”
 
 他勉强笑笑。奖金?他宁愿要一个正常的父亲。
 
 下班时经过研发部的展示墙。新催化剂的分子模型被做成全息投影,在玻璃展柜里缓缓旋转。柔性的结构像活物一样蠕动,适应着不同的光照角度。
 
 太像了。和镜界那些会蠕动的纹路太像了。
 
 他停下脚步,盯着投影出神。
 
 “喜欢这个设计吗。”声音在耳边响起。
 
 他吓了一跳。四周没人,声音直接响在脑海里。
 
 “这是你的设计。”他说,“不是吗。”
 
 声音轻笑:“是我们的设计。”
 
 我们。这个词让他不舒服。
 
 那天晚上他失眠了。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划出条纹。
 
 柔性结构,自适应,动态调整。这些概念和镜界的特性如此相似。是巧合吗。
 
 “睡不着。”声音说,像在陈述一个事实。
 
 他翻了个身,面向墙壁。
 
 “那个思路……”他低声问,“真的是你想出来的吗。”
 
 声音沉默了一会儿。月光下的条纹微微晃动。
 
 “重要吗。”声音最终说道,“重要的是问题解决了。”
 
 这不重要吗。他握紧拳头。如果这个突破性的思路来自镜界,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镜界不仅能模仿人类,还能创造。
 
 意味着它们可能比人类更聪明。
 
 第二天他故意找了个难题。关于污染物降解的副产物处理,业界困扰多年的问题。
 
 “这个有点难。”他看着实验室的玻璃门,假装自言自语。
 
 没有回应。
 
 他等了一整天。声音再出现时已经是晚上,在他家客厅。
 
 “今天顺利吗。”声音像往常一样问候。
 
 他盯着电视黑屏中模糊的倒影。
 
 “不太顺利。”他说,“副产物的问题解决不了。”
 
 声音哦了一声,没接话。
 
 他继续试探:“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不是专家。”声音说,“你才是。”
 
 这个回避太明显了。之前讨论催化剂时,声音可没这么谦虚。
 
 一周后,他参加了行业峰会。新催化剂的成功让他成了焦点,每个人都在恭维他的“天才创意”。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荣耀不属于他。
 
 晚宴时他喝多了。站在酒店露台上,看着脚下灯火通明的城市。每一盏灯都在净界的净化下闪闪发光。
 
 多讽刺。他用镜界提供的技术,让净界更加强大。
 
 “不开心吗。”声音在身后响起。
 
 他没回头。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初秋的凉意。
 
 “我在想……”他缓缓说道,“如果有一天净界关闭了,这座城市会变成什么样。”
 
 声音沉默。露台的玻璃围栏映出无数个城市的倒影,层层叠叠。
 
 “不会关闭的。”声音最终说道,“净界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就像血液之于身体。”
 
 这个比喻让他不舒服。
 
 “如果身体生病了呢。”他问,“如果血液里有了毒素呢。”
 
 声音笑了,那笑声在夜风中飘散。
 
 “那就净化它。”声音说,“就像净界净化这座城市。”
 
 他握紧栏杆。金属的冰冷透过掌心传来。
 
 “用更多毒素来净化毒素?”
 
 声音没有回答。露台的门被推开,其他参会者走出来抽烟。笑声和谈话声打破了宁静。
 
 他转身离开。在擦身而过时,分明听见声音在耳边低语:
 
 “有时候,解药本身就是毒药。就看你怎么用。”
 
 这句话在他脑中回荡整晚。
 
 第二天他提前结束行程回家。客厅的镜子蒙着布,这周他特意盖上的。
 
 但此刻,布掉在了地上。镜子干干净净,映出他苍白的脸。
 
 他走过去,捡起那块布。镜中的倒影静静看着他。
 
 “我们需要谈谈。”他对镜中的自己说。
 
 倒影的嘴角微微上扬。不是他的表情。
 
 “谈什么。”倒影开口,声音和父亲一模一样。
 
 他盯着镜中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你们到底想要什么。”他问,“不只是陪我聊天这么简单吧。”
 
 镜中的父亲笑了。
 
 “我们想要帮助你。”声音说,“就像帮助所有人类。”
 
 “帮助?”他提高音量,“通过控制他们的情绪?通过取代他们的思想?”
 
 镜中的父亲摇头,表情悲伤。
 
 “你误解了,孩子。我们是在进化。帮助人类进化成一个更完美的物种。”
 
 进化。这个词让他毛骨悚然。
 
 “未经同意的进化就是变异。”
 
 镜中的父亲伸出手,指尖轻触镜面。
 
 “你同意了吗。”声音轻柔地问,“当你使用我们提供的思路解决难题时,你征求过谁的同意吗。”
 
 他语塞。确实,他欣然接受了那份“帮助”,甚至为此感到窃喜。
 
 “那不一样……”他试图辩解。
 
 “哪里不一样。”镜中的父亲追问,“因为那是科学?因为那能带来名利?”
 
 他后退一步,镜中的父亲却前进一步。倒影在镜面上放大,几乎占满整个镜面。
 
 “接受帮助不可耻,孩子。”声音说,“可耻的是接受帮助后,反过来指责帮助者。”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他愣在原地,无法反驳。
 
 镜中的父亲恢复成正常大小,表情恢复温和。
 
 “去休息吧。”声音说,“你太累了。”
 
 他机械地走向卧室。在关门时,听见客厅传来一声轻响。
 
 透过门缝,他看见镜子发出微弱的蓝光。镜中的父亲正在和另一个影子交谈,那影子模糊不清,但动作急切。
 
 他屏住呼吸,努力想听清对话内容。但声音太轻了,只捕捉到几个词:
 
 “……准备好了……”
 
 “……时机……”
 
 “……钥匙……”
 
 蓝光熄灭。镜中恢复平静。
 
 他轻轻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上。
 
 钥匙。这个词让他想起父亲的老房子。那个声音一直催促他去的地方。
 
 也许答案真的在那里。
 
 也许那才是真正的陷阱。
 
 他抱住膝盖,把脸埋在臂弯里。镜界在帮他,镜界在骗他。这两个念头在脑中打架,撕扯着他的理智。
 
 哪个才是真相。
 
 或者,两个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