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就是!我北国子民丢了什么都不能丢了骨气,就算是死我也要站着死。”
……
越来越多人站出来,这座死寂的城似乎又活了过来。
有个老妇人慢慢从人群中走出佝偻着身子,她手里拿着件衣裳,步伐缓慢走到苏晏面前,她笑呵呵道:“老婆子我刚做好的,可能不太漂亮,但保暖。几天前就看见你坐这,怎么不去找个空屋子待着,最起码不用受冻。”
她把手里的衣裳给苏晏披上。
如今的连州城十室九空。
苏晏坐着没动,浑身僵硬,任由老妇人拉起她的手,穿过衣袖,她为她整理好衣襟,又仔细扣好盘扣。
那些不断往身体里钻的寒风,失去可以继续钻的洞口,悻悻离去。
消失已久的暖意渐渐从身体各个角落冒出。
苏晏不认识眼前的老妇人,可以说她不认识连州城里任何人。
她慈祥又怜爱地拨开苏晏眼前的碎发,“你一定受过很多苦吧,本来还想给你做双鞋,但是来不及了。”她耐心理好苏晏杂乱的头发,温柔的话语里满是心疼。
苏晏的心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了一下,她的呼吸停滞片刻。
她愣住,不知该做如何反应,这时一只手伸到她面前,女人略显豪迈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
“来,小丫头吃个包子,我把白面藏在灶底,他们没搜到,快拿着,还热乎。”
热乎乎的白面包子,那香味直往苏晏鼻子里钻,她伸手拿过,咬下一口,松软的面皮,里面包的虽然只是些野菜,但依然香气扑鼻,美味可口。
这是苏晏这辈子吃到过最好吃的包子。
“来来来,我蒸了好多,大家都来吃。”
给她包子那个人又从屋里端出屉包子。
“我来一个,王大娘早就让你开个铺子卖包子,你非不听,这么好的手艺都埋没了。”
“我要一个。”
“我也要,嗯,真香啊。”
大家聚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谈笑打趣。她们默契地把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抛之脑后,在这仅剩的时间里认真热烈地活着。
她们都是如此鲜活的生命,以星星之火点亮这座孤城。
看着这一幕,苏晏心中颇为触动。手里的包子一点点温暖她冻僵的手,她一口一口,慢慢吃完包子,现在这种时候食物弥足珍贵。
苏晏站起来,小小的她还没身旁男人的腰高,她看着那些妇人身后的孩子,有的跟她一样大,有的才学会走路,最大那几个看着也才八九岁。
这城里的青壮男子早被那无良将军抓去充军,送到前线当活靶子。剩下那些大多是因为身有残缺,无法上战场才得以留下。
他们没死在战场上,也没死在敌军手下,而是死在城门前,死在自己人手中。
那天冲突爆发,有人想强行出城,被城守当场斩杀。不知是因为报复,还是其他原因,在连州城驻军闯入百姓家中,抢夺粮食钱财时,只要那些百姓稍有反抗,他们都一一将其杀害。
如今这连州城里就只剩一群老弱病残和妇孺,还有一个没跑的兵。
她们在注定的结局里,认真享受最后的快乐时光。
庆祝生命的最后一晚。
“死有什么好怕的,下辈子我定要当个男子,看看这打仗到底有什么好怕的。”
有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姑娘,吃着吃着就哽咽起来,她抹着眼泪,使劲往嘴里塞,塞完一个又拿起一个,口齿不清道:“就算死,我也要做个饱死鬼。”
欢快的氛围渐渐冷淡下来。
“谁不是呢,只是可怜我的孩子刚过两岁生辰。”她垂头擦泪,牵着她手的孩子天真懵懂。
他不知娘亲为什么哭,只能把手里吃到一半的包子高高举起,“娘亲,别哭,吃包子。”
“娘亲不吃,乖宝吃。”她抹掉眼泪,蹲下身子为孩子擦掉嘴角的碎屑。
看到这些,大家再也忍不住积压已久的情绪。
悲伤在绝望中蔓延,这连州城就像个怎么也逃不出的囚笼,她们就是那笼中困兽。天亮后,迎接她们的只有死亡。
苏晏抿抿唇,她看着她们,一字一句说:“如果你们相信我,把你们的孩子交给我,或许他们能活下去。”
稚嫩的童声,坚定的目光,超脱常人的冷静沉着。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每个人都能听清。
所有人愣愣看向她,不怪她们不相信她,换做是谁,都不会相信一个五岁多的孩子,可以在敌军手中保下一群孩子。
那可是会屠城的楚陌大军,在他们眼中北国百姓皆是可以随意斩杀的蝼蚁。
男人起初也不相信,联想到之前种种,沉默半晌,他试探性问道:“你有把握吗?”
苏晏点点头,“六成,在城南林园后面有一个废弃的瓷窑,窑室空间很大,能让孩子爬进去。”
“那个逃跑的将军,带走了城里一切有用的东西。除了我们,这就是一座空城。楚陌大军搜不到有用的东西,为了填补亏空,大军不会驻留多久,只会留一部分人驻守。”
“只要躲过搜城,除非他们气急败坏毁城,不然我就有六成把握,带他们出城。”
苏晏条理清晰地说出她的计划,那本是她为自己想的后路。
没人说话,大家陷入沉默,在她们看来逃出去活下来是何等的艰难,可苏晏的话也让部分人心中升起一丝希望。
良久。
“真……真的吗?”有人小声问。
“不过……”苏晏垂下眼皮,突然没声了。
“不过什么?”有人焦急问,哪怕希望渺茫有人也想试试。
苏晏深吸一口气,继续说:
“不过我不能带走所有孩子,如果他们搜城时看不到一个孩子,必定会起疑心,可能会把连州城掘地三尺翻个遍。”
城里没有青年,可以说国难当头都去参军了,可是一城皆是老者,妇人,却没有孩子,太可疑了。
他们八成会一把火烧光连州城再踏平,直到没有可以藏人的地方。
这话太过残忍,哪个做母亲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又有谁愿意牺牲自己的孩子。
雪花落在所有人身上,没人说话,只有风声喋喋不休,仿佛在嘲笑她们。
嘲笑她们的无能为力,嘲笑她们解不开这个死局。
“让我的孩子留下吧。”女人身着素衣,头上戴着朵小小的白色绢花,清秀的面庞苍白消瘦,双眼蓄满眼泪,嘴唇不受控地抽搐着,那些字艰难的从她嘴里钻出。
她的怀中抱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他还没……断奶,时常哭闹,跟着……你们会……拖累你们……”
女人的眼泪如断线的珠子,怎么也止不住,不敢想她是下了多大决心才做出这个决定。
那个刚满月的孩子,安静睡在襁褓中,他不知道他这一睡就再也醒不来。
女人满眼不舍,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她哽咽道:“孩子对不起,下辈子再来找娘亲,真的对不起。”
所有人的心都被揪着,那种痛仿佛渗入骨髓。
命运的残酷在此时展现的淋漓尽致。
有人不忍心再看,偏过头擦泪。
男人站在苏晏身旁,低着头泣不成声。
他认识那个瘦弱的妇人,城西王家的媳妇。她丈夫两个月前死在玉林关,公婆年岁已高受不了打击,相继离世,只剩她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相依为命。
“我也留下来,请你带我妹妹活下去。”蓝色衣服的小男孩把身后的小女孩牵到苏晏面前,“我相信你,谢谢你。”
他的眼眶红红的,一直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他目光坚定,眼中仍有对死亡的恐惧,但他还是把唯一的活路让给了妹妹。
这是一场极为漫长的心理斗争。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尽管知道这种选择残酷又无情,但苏晏还是不得不开口提醒:“快没时间了。”
那是苏晏第二次感受到如此浓烈悲伤,那种无助感再次填满她的心房,压抑,沉重,让人窒息。
最后在敌军来临前,苏晏带着十九个孩子往城南狂奔。
而剩下的人,有的因恐惧,不敢面对敌军而在家中自缢,有的带着一腔热血,拿上可以用的东西,跟着留下来的那个士兵,守在城门前,等待敌军。
他们各自迎着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奔向两个方向,两个结局。
那个男人说,她带走的这群孩子就是北国的希望,他们是种子,只要北国还在,他们终会长成参天大树再次撑起北国的天。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下这些种子,保护下北国的希望。
这个傻子,倒死都还在讲这些大道理。
分开前苏晏问了他的名字。
他站在阳光下,笑容很灿烂,很温暖,丝毫看不出他即将奔向自己那悲壮又惨烈的结局。
“我叫牟存希,希望的希,今年二十五岁,苏晏,忘记这里,活下去!”
“活下去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