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资本青睐,暗助之手 ...

  •   《星城》网剧如同林微光预判的那般,一经上线便爆了。

      精良的制作、反套路的剧情、精准的选角,在充斥着粗制滥造作品的市场上,犹如一股清流,迅速抓住了年轻观众的眼球。播放量指数级攀升,社交媒体上讨论度爆表,连带原著小说和主题曲《浮光》都再次冲上各大榜单。

      微光传媒,这个成立不到半年的新公司,一夜之间成为了业内瞩目的黑马。林微光这个名字,也从“那个在婚礼上闹事的女人”,变成了“眼光毒辣的新锐制片人”。

      赞誉和橄榄枝纷至沓来,但林微光异常清醒。她知道,一部剧的成功带有运气成分,微光传媒的根基还太浅。要想真正在行业内立足,将脑海中的那些“未来”一一实现,她需要更多的资本、更完善的团队和更稳固的渠道。

      公司扩张迫在眉睫,A轮融资被提上日程。

      然而,资本的嗅觉虽然灵敏,却也挑剔而现实。看好她前景的不少,但给出的条件却极为苛刻,试图在她羽翼未丰之时,就以最小的代价攫取最大的利益。

      「林总,星耀传媒那边又派人来接触了,还是那个条件,五千万,收购我们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新招聘的助理小陈汇报着,眉头紧锁。

      星耀传媒,行业内的老牌巨头之一。前世,他们就曾试图低价收购《星城》版权未果,后来更是多次在业务上对微光进行打压。如今,他们显然是看中了微光的发展潜力,想直接将其吞并。

      林微光想都没想:「回绝。微光不会接受任何丧失控制权的收购。」

      「可是林总,」小陈有些担忧,「星耀在渠道和资源上优势很大,如果我们拒绝,他们可能会……」

      「会打压?」林微光接过话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让他们来。如果我们连这一关都过不去,也就没有谈未来的资格。」

      她不怕竞争,甚至期待竞争。只有在压力下,她和她的团队才能更快地成长。

      除了星耀,还有其他几家投资机构表达了兴趣,但在谈判桌上,都或多或少带着居高临下的姿态,试图压低估值,附加各种限制条款。

      「林小姐,你的眼光我们很欣赏,但毕竟微光只有一部成功作品,风险还是太高了。这个估值,我们认为需要再打个八折。」一个穿着昂贵西装的投资人,用施舍般的语气说道。

      林微光坐在谈判桌对面,背脊挺直,眼神平静无波:「王总,估值是基于未来潜力的判断,而非过去单一作品的得失。微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内容的精准判断和高效的执行团队。如果我们无法在估值上达成共识,那很遗憾。」

      她宁愿融资失败,也绝不贱卖自己的心血和未来。

      转机出现在一场由知名投行举办的高级别初创企业路演会上。能拿到这场路演入场券的,都是近期风头最劲、最具潜力的新公司。

      林微光知道,这是她的机会,也是最大的挑战。

      路演当天,会场星光熠熠。台下坐着各大投资机构的合伙人、行业大佬,目光如炬,审视着每一个上台的创业者。

      林微光穿着一身简洁利落的黑色西装套裙,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冷静的双眸。她站在后台,能清晰地听到前面一位创业者因紧张而略显磕巴的陈述,以及台下偶尔传来的、毫不客气的质疑声。

      压力如山。

      她深吸一口气,脑海中闪过前世病榻上的冰冷,闪过婚礼上的决绝,闪过这半年来的殚精竭虑。没有什么,比那些更可怕。

      「下面,有请微光传媒创始人,林微光小姐。」

      她抬步,走上灯光汇聚的舞台。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无数道目光聚焦在她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不屑。

      她调整了一下话筒,没有急于开口,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场,让一些窃窃私语声悄然平息。

      「各位投资人,下午好。我是林微光。」她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出,清晰,稳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今天,我不想仅仅讲述一部《星城》的成功,我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微光传媒如何重新定义内容生产的‘效率’与‘精准’。」

      她没有堆砌枯燥的数据,而是以《星城》和《浮光》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她基于市场洞察和内容本质的独特投资逻辑,以及微光正在构建的从IP孵化、内容制作到多渠道分发的迷你生态闭环。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内容的敬畏和对市场的精准预判,仿佛她手中握着一张未来的藏宝图。

      「……所以,我们寻求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微光传媒的A轮融资,估值五千万,出让百分之十的股份。我们相信,这笔投资,将助力微光撬动一个价值十倍、百倍未来的内容市场。」

      她的陈述结束,台下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不少投资人眼中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质疑也随之而来。

      首先发难的,正是星耀传媒的代表,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

      「故事讲得不错。」星耀代表皮笑肉不笑,「但林总,投资不是写小说,光靠‘眼光’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很难让人信服啊。你能保证你的下一个项目还能复制《星城》的成功吗?据我所知,贵公司目前除了《星城》,并没有其他成熟项目储备。将公司的未来押注在虚无缥缈的‘眼光’上,是否对投资人太不负责了?」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直接质疑微光模式的可持续性。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

      林微光面色不变,迎上对方的目光:「这位先生,星耀传媒每年立项数十个项目,成功者几何?传统的‘广撒网’模式,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而微光的模式,正是在提升这至关重要的‘成功率’。我们不做广撒网,我们只做精准捕捞。至于项目储备……」她顿了顿,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抱歉,涉及商业机密,但我可以透露的是,微光的下一个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孵化,其潜力,绝不逊于《星城》。」

      她不能透露太多,但必须展现底气和储备。

      「空口无凭!」星耀的代表不依不饶,「如果下一个项目失败,投资人的钱岂不是打了水漂?我认为,估值三千万,出让百分之二十股份,是更合理的方案。并且,星耀需要派驻董事,参与日常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这几乎是赤裸裸的掠夺和控制了。台下一些与星耀交好的投资人也纷纷附和,试图集体压价。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林微光能感觉到,一些原本感兴趣的投资人开始犹豫。

      就在她准备再次强硬反驳时,一个一直坐在角落阴影里,未曾开口的男人忽然举起了手。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个方向。

      那是一个穿着深蓝色定制西装的男人,气质冷峻,姿态从容,他面前的名牌上,写着「辰星资本」。

      「我很欣赏林小姐对内容的独特理解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男人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资本追逐的,不正是能够突破传统、创造新增长极的团队吗?辰星资本认为,微光传媒的价值,恰恰在于其无法被简单复制的核心判断力。」

      他目光转向星耀的代表,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至于派驻董事参与管理……优秀的创业者需要的是信任和空间,而不是掣肘。辰星资本愿意以林小姐提出的估值,领投此轮五千万,占股百分之十。并且,我们不寻求董事会席位,只做财务投资和战略资源支持。」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辰星资本!业内最神秘、也最具实力的风投之一,以其毒辣的眼光和“只投行业第一”的原则著称。他们竟然如此看好微光传媒?而且条件优厚得令人难以置信!

      星耀代表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林微光也怔住了。她看向那个男人,对方也正好看向她,目光交汇的瞬间,她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快的、难以言喻的意味。

      辰星资本……她从未接触过。为什么?

      台上的主持人已经反应过来,激动地宣布:「恭喜微光传媒!获得辰星资本五千万A轮领投!」

      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充满了羡慕和祝贺。

      路演结束,林微光被众多投资人围住。她好不容易脱身,想去找那位辰星资本的代表道谢并详谈,却发现对方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

      她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惊喜和一丝挥之不去的疑虑。

      这时,手机震动,收到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林小姐,我是辰星资本项目经理。合作协议已发至您邮箱,请查收。期待合作。」

      这一切,顺利得超乎想象。

      回到冰冷的公寓,陆寒州破天荒地坐在客厅沙发上,似乎在看一份文件。

      听到她回来,他头也没抬,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听说,今天路演很成功?」

      林微光心中一动,一个荒谬的念头闪过脑海。

      她看着陆寒州冷峻的侧影,试探性地开口:「是啊,还要多谢……辰星资本。」

      陆寒州翻动文件的手指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他抬眸,看向她,眼神深邃如古井:

      「哦?那是他们眼光好。」

      他的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但林微光心中的那个猜测,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了层层涟漪。

      辰星资本……陆寒州……

      真的,只是巧合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