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工作日记4 ...

  •   五月九日天气:晴,阳光像被洗过一样干净

      书店开门了。

      清晨,当我看到陈默取下“CLOSED”牌子,推开那扇玻璃门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感涌上心头。他看起来比昨天精神了一些,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鼻音依旧浓重,但眼神里那层厚重的阴霾似乎淡去了不少。他仔细地擦拭着柜台,给窗台的几盆绿萝浇了水,阳光透过玻璃,在水珠和叶片上跳跃,映得满室生机。

      电脑安静地待在老位置上,屏幕亮着,像一颗重新起搏的心脏。它正常运转着,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鼓舞。

      我盘旋在书店上空,感受着空气中流动的平和气息。危机暂时解除,但我知道,根本的问题——客源稀少、经营困难——依然像潜藏的暗礁,等待着下一次涨潮时的碰撞。昨天的成功给了我信心,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我的工作方向:我不能创造需求,但我可以连接需求;我不能改变大势,但我可以点亮微光。

      上午的时光依旧在宁静中流逝。只有零星几位客人进来,大多是熟面孔的老先生老太太,来翻阅报纸或期刊,偶尔买上一两本。陈默耐心地和他们打招呼,闲聊几句天气或身体,气氛温馨,却不足以支撑一家书店的生存。

      转折发生在下午三点左右。

      一位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女生在店门外驻足,她背着画板,穿着宽松的麻料衣服,眼神带着艺术生特有的敏感和探寻。她似乎被书店橱窗里某本关于浮世绘的画册吸引了,犹豫了片刻,推门走了进来。

      风铃叮咚作响。

      女生在艺术类书架前流连了很久,手指轻轻拂过书脊,最终取下了那本浮世绘画册,又挑了一本关于版画技法的书。她走向柜台结账时,目光被旁边展示的一些小众文学和诗集吸引了。

      就是现在!

      我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这个女生显然是相关领域的爱好者或学生,她对“拾光”的这种调性应该是认可的。如果她能成为常客,甚至带来她的朋友圈子……

      我凝聚精神,将一丝极其微弱的“引导运气”施加在陈默和这个即将完成的交易上。我祈祷的不是她多买几本书,而是希望这次交易能留下一点“回响”。

      陈默熟练地扫码,包装,他的态度依旧温和,但因为病未痊愈,话不多。就在他将书袋递给女生,准备说“谢谢光临”的时候,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或者说,是某种“灵感”触动了他。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从柜台下拿出了一个小巧的、牛皮纸封面的本子。

      “这是我们书店自己做的读者笔记,记录一些书评和随笔,不算精致,但……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看看,或者……以后有空也可以写点东西放进去。”他的声音因为鼻音显得有些低沉,但语气很真诚,甚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腼腆。

      这个举动显然出乎女生的意料。她接过那个朴素的本子,好奇地翻开。里面是各种不同的笔迹,有潦草的,有工整的,记录着短短长长的读书感悟,偶尔还配着简单的插画。这像是一个微型的、共享的阅读秘密花园。

      女生的眼睛亮了一下,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这个想法真好!”她翻看了几页,然后抬头对陈默说,“老板,你们书店很有味道。我以后可以常来吗?嗯……我就在隔壁美院上学。”

      “当然可以,欢迎。”陈默笑了笑,这次的笑容自然了许多。

      女生提着书袋,心情愉悦地离开了。风铃再次响起,留下一室淡淡的欣喜。

      我注意到,在女生翻看读者笔记的时候,陈默的眼神也一直落在上面,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珍视,有回忆,或许还有一丝重新被点燃的热情。这个本子,似乎承载着“拾光”过去的一些故事。

      这次交易金额不大,但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买卖,更像是一次认同的传递,一次微小却有效的连接。我感觉到,一丝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好运”能量,像投入静水的小石子,荡开了一圈涟漪。这能量并非来自我单方面的赐予,而是源于陈默那个主动的、带着善意的举动,以及对方积极的回应。我只是在那个恰好的时机,轻轻地、轻轻地推了一把。

      这难道就是“好运”产生的真正原理?是善意与行动碰撞出的火花?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书店似乎依旧平静。但变化在悄然发生。

      傍晚时分,那位女生去而复返,还带来了她的两个同学。她们兴奋地在书店里探索,在文学、艺术、哲学书架前低声讨论,最后每人都买了几本书。其中一个女生还对陈默之前做过笔记推荐的一本冷门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

      “老板,你的推荐很准哎!”她拿着那本书,由衷地说。

      陈默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当这几位女生离开后,书店里似乎还残留着她们带来的青春活气和讨论的热度。陈默站在柜台后,看着她们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动。然后,他低下头,重新拿起那个牛皮纸封面的读者笔记,拿起笔,认真地写下了几行字。

      我看不到他写了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正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如同春日的藤蔓,悄然滋生、蔓延。

      今天,书店的营业额或许依然不算高,但一种积极的趋势似乎在形成。没有天降横财,没有顾客蜂拥,只有一点点被连接起来的缘分,一点点被激发的主动性,以及一点点因为被认可而重新燃起的坚持。

      阳光渐渐西斜,将书店染成温暖的橘黄色。陈默开始做打烊前的整理,他的动作不再像前几天那样沉重迟缓,而是带着一种轻快的节奏。

      我悬浮在暮色初降的空气中,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与满足。

      微光虽小,却能照亮一角黑暗;回响虽弱,却能激起层层涟漪。

      今天,我好像更懂了一点,如何做一名称职的锦鲤。

      —— 见证微光与回响,心中充满暖意的小七,记于华灯初上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