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池畔风波起 巧舌定乾坤 ...

  •   前情回顾:林琉璃初入武昭仪宫中,遭宫女红绡嫉妒陷害。她凭借细致观察和冷静应对,先是化解了笔洗栽赃,又在臂钏事件中将计就计,反令红绡被贬去杂役。其不仅凭借服装巧思助武昭仪在昆明池之行大放异彩,更展现了沉稳机变的心性,初步在甘露殿站稳脚跟。深夜,她瞥见青黛引一神秘宦官入殿,心知武昭仪亦在暗中布局。

      手肘的淤青在御赐药膏的调理下渐渐散去,但林琉璃心中的警惕却日益加深。甘露殿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红绡的下场警示着所有人,却也激化了潜在的矛盾。那些原本就对林琉璃“空降”心存芥蒂的宫人,如今更是将那份忌惮埋在了心底,言行间愈发客气疏离。

      林琉璃乐得如此。她深知,在这后宫职场,与其费心经营虚浮的人际,不如夯实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她将更多精力投入本职工作,将分管的器物、书籍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在不越界的前提下,对某些物品的摆放、取用流程提出了细微的优化建议,让青黛处理起来更觉顺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增值服务”,正是现代职场中建立可靠口碑的不二法门。

      武昭仪将她这份沉静与高效看在眼里,虽未明言,但偶尔交代差事时,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下的认可。

      这日,春光明媚,高宗于宫中太液池畔设小宴,邀几位亲近妃嫔及宗室子弟游园赏花。武昭仪自然在列。

      “琉璃,今日你随侍。”临行前,青黛点名。

      林琉璃心中微凛,这是她第一次随武昭仪出席这等带有半公开性质的场合。既是机遇,更是考验。她沉稳应下,仔细检查了武昭仪今日要佩戴的几样首饰,确认无误,尤其是那对赤金臂钏,她反复检查了卡扣,确保万无一失。

      太液池畔,碧波粼粼,垂柳依依,繁花似锦。帝后居中而坐,王皇后今日身着正红色宫装,仪态端方,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沉郁。萧淑妃依偎在高宗另一侧,穿着艳丽,言笑晏晏,眼波流转间,不时扫过安静坐在下首的武昭仪,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

      林琉璃垂首恭立在武昭仪身后,眼观鼻,鼻观心,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无形中交织的刀光剑影。

      宴至半酣,气氛看似融洽。宗室子弟们吟诗作对,妃嫔们轻声笑语。突然,萧淑妃放下酒盏,用手帕轻轻拭了拭嘴角,目光似笑非笑地投向武昭仪:

      “武妹妹今日这身打扮,真是清雅脱俗,难怪陛下总夸你品味独到。”她声音娇媚,话锋却是一转,“不过……姐姐我瞧着,妹妹身边伺候的这几位宫人,似乎眼生得很?尤其是后面那个低着头的,看着年纪小小,手脚可还利索?莫要像在姐姐宫里时那般,毛手毛脚,连个茶盏都端不稳,平白惹人笑话。”

      刹那间,周遭的谈笑声音低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到了林琉璃身上。

      王皇后端起茶杯,眼帘低垂,仿佛事不关己,唇角却有一丝极淡的冷意。

      高宗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看向武昭仪。

      武昭仪神色不变,放下手中的银箸,温声道:“淑妃姐姐说笑了。琉璃年纪虽小,性子却沉稳,手脚也勤快,妹妹用着甚是顺手。许是先前在姐姐宫中时,年纪小不懂事,如今长大了,自然就稳妥了。”她四两拨千斤,既维护了自己的人,又暗指萧淑妃宫中规矩严苛,不容人成长。

      萧淑妃碰了个软钉子,面色一沉,却不甘心就此作罢。她冷哼一声:“是吗?但愿如此。只是这宫里的规矩,可不是光靠‘沉稳’就够的。有些人生来卑贱,不懂规矩,就算侥幸到了主子身边,也难免露出马脚,带累主子声名。”

      这话已是极其刻薄,指桑骂槐,连武昭仪都一并扫了进去。

      林琉璃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如同针扎般落在自己背上,屈辱感再次涌上心头。但她知道,此刻绝不能慌,更不能辩驳。主子们说话,没有奴婢插嘴的份。

      她将头垂得更低,身体微微颤抖,仿佛不堪受辱,实则大脑在飞速运转。萧淑妃此举,绝不仅仅是羞辱她一个小宫女那么简单,这是在打武昭仪的脸,是在质疑武昭仪的用人眼光和管教能力。王皇后默许甚至乐见其成,这是在试探武昭仪的底线和应对能力。

      就在气氛僵持之际,一阵春风拂过,卷落岸边垂柳的几许飞絮,恰巧有一片沾在了王皇后衣袖精致的蹙金绣凤纹上。

      王皇后下意识地轻轻拂了拂,那飞絮却因静电般沾得颇牢。

      林琉璃心念一动。机会!

      她趁着众人注意力还在萧淑妃与武昭仪之间,以极低的声音,又快又清晰地对身旁侍立的青黛说了一句:“姑姑,皇后娘娘衣袖沾了柳絮,鲛绡纱最易去絮,且不伤绣线。”

      青黛是何等机敏之人,立刻领会。她上前一步,对着王皇后躬身一礼,声音温和恭敬:“皇后娘娘,春风拂柳,飞絮扰人。奴婢见娘娘衣袖沾了絮,可否容奴婢用特制的鲛绡纱为您拂去?此纱细腻,不会挂伤娘娘华服上的金线。”

      王皇后一愣,低头看了看衣袖,又看向青黛,再瞥了一眼依旧垂首恭立的林琉璃,眼神复杂。她自然知道鲛绡纱是之前武昭仪在昆明池引得陛下称赞的物件,此刻青黛提出用此物为她服务,姿态放得极低,给足了她面子。若拒绝,反倒显得自己小气。

      “准。”王皇后淡淡吐出一字。

      青黛立刻取出一方素净的鲛绡纱,动作轻柔而专业地为王皇后拂去飞絮,姿态恭敬无比。

      这一下,焦点瞬间被转移。萧淑妃蓄力打出的一拳,仿佛砸在了棉花上,还被对手借力展示了一把“贴心”与“尊崇”。

      武昭仪适时开口,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今日这身礼服华美庄重,与这满园春色相得益彰。些许飞絮,倒是春日的顽皮了。”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赞美皇后和欣赏春色,彻底化解了之前的紧张气氛。

      高宗见状,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是啊,春日正好,爱妃们当尽兴才是。”他显然不愿见后妃在宴席上争执。

      萧淑妃一口气堵在胸口,脸色难看至极,却再也找不到发作的由头。

      宴席继续,丝竹声再起。然而,王皇后与萧淑妃似乎并未放弃。

      不多时,一名小宫女端着新呈上的点心,脚步匆匆,在经过武昭仪席位时,脚下似乎被什么绊了一下,整个人向前扑倒!

      “小心!”林琉璃一直保持着高度警觉,眼见那宫女手中托盘倾斜,几块精致的糯米甜糕眼看就要砸在武昭仪淡雅的裙裾上!

      电光火石之间,林琉璃来不及多想,她一个侧步上前,不是用手去挡(那可能连人带点心一起撞上),而是迅速扯下自己腰间系着的一块素色汗巾,手腕一抖,汗巾展开如一片薄云,精准地在那宫女摔倒前垫在了她与武昭仪座位之间的空当!

      “噗通!”宫女摔倒在地,点心滚落,大部分被汗巾接住,只有少许碎屑溅出,武昭仪的裙裾仅沾了微末。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那宫女吓得面无人色,连连磕头。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

      萧淑妃眼中闪过一丝得色,王皇后也抬眸看来。

      林琉璃却已迅速收起沾了点心的汗巾,团在手中,仿佛那只是不值一提的污秽。她扶起那惊魂未定的小宫女,声音清晰却不高不低,足以让近处的人听清:“姐姐想是走得太急,被这池畔石缝间的**缠枝莲纹**(她刻意稍微加重了这四个字)绊了一下吧?春日地滑,下次当心些。”

      “缠枝莲纹”!

      这四个字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知情者耳边!武昭仪昆明池那件出尽风头的披风,上面绣的正是银线缠枝莲纹!而这太液池畔的石缝间,哪里会有什么“缠枝莲纹”?这分明是意有所指!

      王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萧淑妃的笑容僵在脸上。

      武昭仪目光骤然锐利,瞬间扫过那摔倒的宫女,又看向王皇后和萧淑妃,最后落在林琉璃沉静的脸上。她明白了。这不是意外,是有人指使这宫女,故意制造事端,想弄脏她的衣服让她失仪,甚至可能借此发挥,污蔑她“招摇”、“连宫人都效仿其纹饰失了规矩”!而林琉璃,不仅化解了危机,更用“缠枝莲纹”一词,巧妙地暗示了幕后指使者与之前昆明池之事脱不了干系,将嫌疑的钉子,直接钉了回去!

      高宗虽未必完全明了后宫这些弯弯绕绕,但气氛的诡异和妃嫔们脸色的变化,他却能感受到。他眉头皱起,看向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目光带上了几分不悦:“御前失仪,成何体统!拉下去,按宫规处置!”他指的是那摔倒的宫女,但敲打之意,已不言而喻。

      “陛下息怒。”王皇后连忙起身。
      萧淑妃也悻悻地低下头。

      经此太液池风波,林琉璃在武昭仪心中的分量,已非寻常宫女可比。她不仅机敏,更难得的是忠诚与胆识,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并且懂得如何有力地反击。

      回到甘露殿,武昭仪单独留下了林琉璃。
      “今日,你做得很好。”武昭仪看着她,目光深邃,“临危不乱,且……心思缜密。”
      “奴婢分内之事,不敢当娘娘夸赞。”林琉璃恭谨回答。
      “那‘缠枝莲纹’,点得恰到好处。”武昭仪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冷意,“她们的手,伸得是越来越长了。”

      林琉璃心知,武昭仪口中的“她们”,自然是指王皇后与萧淑妃。经过今日之事,这对联盟的敌意已从暗处浮到了明面,手段也愈发狠辣直接。

      武昭仪沉吟片刻,忽然问道:“琉璃,你可知,在宫中,如何才能活得长久,走得更高?”

      林琉璃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考校,也是点拨。她谨慎答道:“奴婢愚见,一靠忠心,二靠能力,三靠……看清风向。”

      武昭仪微微颔首:“看得清,还要站得稳。风大风疾时,尤需如此。”她顿了顿,似是无意般提起,“陛下近来为关陇旧族与山东寒门之事,颇为烦心。前朝不安,后宫也难以真正宁静。”

      林琉璃屏住呼吸,知道这是极其重要的信息。关陇旧族是王皇后、萧淑妃的背景,而山东寒门……正是武昭仪潜在的支持力量,也是陛下试图扶持用以平衡旧族势力的新兴力量。前朝与后宫,从来都是一体。

      “奴婢明白了。”林琉璃深深一拜。

      就在她退出殿门时,隐约听到内间传来武昭仪对青黛的低语:“……去查查,今日那宫女,与立政殿(王皇后寝宫)还是淑景殿(萧淑妃寝宫)有牵扯……还有,告诉咱们的人,留心近来出入两宫的那些……‘关陇口音’的命妇……”

      林琉璃脚步微顿,心中凛然。武昭仪的反击,已经开始了。而她,似乎正被一步步拉近这权力博弈的核心。

      夜色中,她抬头望向立政殿和淑景殿的方向。那两座宫殿如同蛰伏的巨兽,散发着森然寒意。

      王皇后与萧淑妃接连受挫,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她们又会使出怎样的手段?

      而自己,在这愈演愈烈的风暴中,该如何借助武昭仪这股“风”,真正实现“站得稳”,乃至“走得高”?

      她握了握袖中的手,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以及一丝在危机中破土而出的、名为野心的东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池畔风波起 巧舌定乾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