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第 70 章 ...

  •   雨停后的山林格外清朗,晨雾如轻纱般缠绕在苍松翠柏间,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清香。宁绪将许逸的墓碑最后擦拭一遍,墓碑上“少年将军许逸之墓”七个字在晨光中愈发清晰,笔锋里藏着未说尽的思念与遗憾。他脱下早已洗得发白的铠甲,换上一身粗布衣衫,将铠甲与佩剑一同埋在墓旁的土中,只留下一把常用的短刀防身。

      “许逸,此后我便留在此地,陪你看遍这山林春秋。”宁绪轻声说着,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平静。这些年征战沙场,刀光剑影早已刻进骨髓,许逸倒下的那一刻,他心中的热血仿佛也随之冷却。如今家国太平,他唯一的心愿,便是守着这片许逸生前最向往的土地,了此残生。

      他在墓旁搭建了一间简陋的木屋,屋顶覆上茅草,墙壁用泥土夯实,虽朴素却安稳。每日天未亮,宁绪便起身劈柴、挑水、开荒种地,学着辨认山中的野菜野果,日子过得简单而规律。起初很是艰难,他常年握剑的手拿起锄头格外笨拙,手心磨出了层层血泡,肩膀也酸得抬不起来;夜里听着山中的狼嚎,也曾辗转难眠,想起昔日军营的热闹与许逸的笑语,心中难免泛起酸楚。

      一日,他去山中打水,偶遇一位采药的老者。老者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看到宁绪身上的旧伤,主动上前搭话:“年轻人,看你这伤,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吧?”宁绪愣了一下,点头默认,却不愿多提过往。老者也不追问,只是从药篓里拿出一瓶药膏递给她:“这是我自制的草药膏,治外伤很有效,你拿去用吧。”

      一来二去,宁绪与老者渐渐熟悉起来。老者姓陈,是附近村落的郎中,世代居住在山中。得知宁绪独居在此,陈老时常会来送些粮食和草药,还教他认识山中的草药,传授一些养生之道。宁绪也会帮陈老挑水、劈柴,偶尔还会跟着他一起采药,听他讲山中的故事。

      有一次,村落里突发瘟疫,陈老一人忙不过来,焦急万分。宁绪得知后,主动前去帮忙。他虽不懂医术,却有力气,帮着煎药、送药,照顾生病的村民。白天忙碌奔波,夜里便在村民家中打地铺休息,累得倒头就睡。村民们起初对这个沉默寡言的外乡人有些戒备,可看到他尽心尽力地帮忙,渐渐放下了防备,对他充满感激。

      瘟疫过后,村民们纷纷来向宁绪道谢,还送来了粮食和布匹。宁绪婉拒了村民们的好意,只是笑着说:“举手之劳而已,不必放在心上。”陈老看着他,眼中满是赞许:“你虽是隐于山林,却未曾失了侠义之心。”宁绪望着远处许逸的墓碑,心中默念:许逸,我守住了家国,也守住了本心,往后余生,我会在这里好好生活,替你看看这世间太平。

      日子一天天过去,宁绪渐渐融入了山林的生活。他种的庄稼长势喜人,院子里种满了陈老送的草药,屋前的空地上还开辟了一小块菜园,种着各种蔬菜。每日清晨,他会沿着山间小路散步,看朝阳从东方升起,洒在山林间,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傍晚,便坐在许逸的墓旁,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诉说着一天的见闻。

      他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宁将军,只是一个隐于山林的普通百姓,无名无姓,却活得安稳而踏实。山林的清风洗去了他一身的戾气,也抚平了心中的伤痛。他知道,许逸一定希望他能好好活下去,带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林深不知处,归处是心安。宁绪在这片山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他会一直守在这里,守着许逸的墓,守着这份跨越生死的情谊,也守着那份未曾改变的初心,直到岁月尽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