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生死边缘 ...
-
黎辞领命后,即刻调遣暗卫营与大理寺的精干力量,将参与制定漠北行军路线的官员名单铺展在案前。烛火跳动间,名单上的名字被逐一圈画、排查,她指尖划过“户部尚书柳承”时,微微停顿——此人三个月前刚因女儿嫁入西域部族而晋升,偏偏在路线敲定前,以“核查军饷”为由,三番五次出入兵部密档室。
“去查柳承近半年的书信往来与行踪,重点盯西域方向的驿使。”黎辞声音冷冽,眼底无半分波澜,“另外,将他府中仆役、亲眷分开审讯,不许走漏半点风声。”
暗卫领命退去,黎辞独自坐在案前,指尖摩挲着密档室的出入记录。柳承的每次到访都合规报备,看似天衣无缝,可他第三次离开时,恰逢西域部族使者秘密入京,两者时间竟精准重合。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偏殿方向的灯火,心中暗忖:若柳承真是内鬼,他背后必然还有更大的势力,否则怎敢勾结外敌,谋害朝廷重臣?
与此同时,偏殿内的温馨正悄然蔓延。江墨刚能勉强进食,黎渊便亲手端来温热的燕窝粥,一勺一勺吹凉了喂到他唇边。江墨小口吞咽着,目光落在黎渊布满红血丝的眼底,轻声道:“陛下不必如此操劳,朝中事务繁多,你该回去处理。”
“朝政哪有你重要。”黎渊放下玉勺,用湿巾轻轻擦拭他的唇角,“再说,奏折都已搬到殿外,朕守着你,也能办公。”他说着,指了指门口的石桌,上面仍堆着几本未批阅的奏折,“你只需安心休养,剩下的事,有朕在。”
江墨望着他固执的模样,心中一暖,伸手轻轻触碰他眼角的细纹:“陛下这般,倒让我想起初见时,你在御花园罚我抄书,也是这般寸步不离地盯着。”
黎渊失笑,握住他的手贴在脸颊:“那时是觉得你顽劣,如今才知,你是朕的命。”他俯身,额头抵着江墨的额头,声音低沉而郑重,“墨儿,等你康复,朕便昭告天下,立你为后,与你共享这万里江山。”
江墨的脸颊瞬间染上薄红,睫毛轻轻颤动,低声应了一声:“好。”
另一间殿内,宁绪正拿着漠北地形图,一点点讲给许逸听。许逸靠在软枕上,脸色虽依旧苍白,眼神却亮了许多。“这里是漠北的黑风口,风大沙多,行军时需绕道而行。”宁绪指着图上的一处标记,“还有这里,有一眼清泉,上次我随队勘察时发现的,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那里驻扎,看看日出。”
许逸轻轻点头,伸手抚上地形图上的线条,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好,到时候……我带你去猎黄羊,漠北的黄羊,肉质最鲜嫩。”
宁绪眼眶一热,连忙别过脸,用袖口擦了擦眼角:“说什么呢,你现在得好好养伤,不许想这些有的没的。”他转过身,握住许逸的手,“等你痊愈,我们想做什么都好。”
两日后,暗卫传来消息——柳承与西域部族的书信被截获,信中不仅详细提及了许逸的行军路线,还约定了伏击的时间与地点,甚至隐晦提到“废帝遗党”四字。黎辞拿着书信,即刻赶往偏殿禀报。
黎渊正在为江墨整理被褥,闻言脸色骤沉,接过书信快速浏览一遍,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废帝遗党?”他冷哼一声,眼中杀意凛然,“当年朕登基时,废帝一脉已被肃清,没想到还有余孽潜藏在朝中,勾结外敌,残害忠良!”
江墨靠在榻上,虽身体虚弱,却依旧冷静:“陛下,柳承只是棋子,背后的主谋才是关键。废帝遗党蛰伏多年,此次突然发难,恐怕不止是为了报复,更是想趁机搅乱黎国局势。”
“朕明白。”黎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黎辞,继续追查,顺着废帝遗党这条线查下去,务必将所有同党一网打尽,绝不姑息!”
“臣妹遵旨。”黎辞躬身领命,转身离去时,脚步愈发坚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墨与许逸的身体日渐康复。江墨能下床走动后,便时常与黎渊一同在御花园散步,黎渊会陪着他看园中的兰草,耐心听他讲解种植的技巧;许逸则在宁绪的陪伴下,开始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两人时常在演武场并肩而立,望着远方的天际,畅想着平定外患、肃清内鬼后的太平日子。
而黎辞的追查也有了新的进展——暗卫在柳承的书房密室中,找到了一枚刻有“废”字的玉佩,以及一份名单,名单上的名字,竟涵盖了朝中多位重臣,甚至包括几位手握兵权的将领。
夜色再次降临,皇宫内的灯火依旧明亮。黎渊召集黎辞、江墨、许逸与宁绪,在御书房议事。案上摆着那枚玉佩与名单,气氛凝重。
“看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阴谋集团。”黎渊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柳承已被控制,接下来,我们需按名单行事,秘密抓捕同党,以免打草惊蛇。”
江墨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这些人潜伏多年,根基深厚,不可贸然行事。许将军手握兵权,可暗中调动兵力,监视名单上的将领;黎辞妹妹继续追查主谋下落;宁绪兄心思缜密,可负责核查官员的动向,收集证据。”
许逸与宁绪齐声应道:“遵令。”
黎渊看着眼前的几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危难之际,他们并肩作战,彼此信任,这便是他守护黎国的最大底气。“今夜过后,便是雷霆行动。”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内鬼必除,外患必平,黎国的山河,朕与你们一同守护!”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御书房内,照亮了几人坚毅的脸庞。一场肃清内奸的风暴,即将席卷黎国朝堂,而他们,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