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暗护情长山河为证 ...
-
自那夜书房剖白心迹后,宁绪与许逸的相处便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默契。只是朝堂之上规矩森严,两人皆是身负重任的臣子,不敢轻易显露异样,只在私下里寻些独处的时光——或是宁绪借议事之名,到许逸的侯府小坐,听他讲漠北草原的风沙;或是许逸在练兵归来时,绕路去宁府,为他带一支刚折下的红梅。
这般隐秘的温情,终究还是被黎辞先察觉了。那日她奉黎渊之命,到兵部查看粮草调配的文书,恰好撞见宁绪正低头为许逸整理甲胄上歪斜的系带,指尖轻触间,眼神里的温柔藏都藏不住。黎辞脚步一顿,随即不动声色地转身,待两人分开后才再次走入厅堂。
“长公主殿下。”宁绪见了她,耳尖微不可察地泛红,连忙收敛神色,拱手行礼。许逸也站直身子,目光不自觉地避开黎辞的视线,倒显得有些局促。
黎辞却像什么都没看见一般,径直走到案前,拿起文书翻看,语气平淡:“许将军刚练兵回来?甲胄上的灰尘都还没擦,倒是有闲心来兵部串门。”
这话似调侃又似点破,宁绪与许逸对视一眼,都有些紧张。谁知黎辞话锋一转,指尖在文书上轻点:“这批粮草明日便要运往青州,你们二人今日务必核对清楚,莫要再出上次酒泉郡的岔子。”她抬眼看向两人,目光里带着几分了然的笑意,“忙完了,若有空闲,不妨去御花园的暖阁坐坐,那里新煮的梅花茶,味道不错。”
说完,她便转身离去,留下两人愣在原地。片刻后,许逸率先反应过来,低笑一声:“看来,长公主是知晓了。”
宁绪松了口气,嘴角也扬起笑意:“长公主心思玲珑,想瞒也瞒不住。不过……她既未点破,便是默许了。”
果然,几日后黎渊也察觉到了异样。那日朝会结束,他留许逸与宁绪商议青州战事,两人站在地图前,宁绪伸手点向青州港口的位置,许逸下意识地侧身靠近,两人的肩膀不经意间相触,却都没有立刻分开,反而相视一笑,眼神里的默契让黎渊心中一动。
待议事结束,黎渊叫住了许逸。御书房内,黎渊看着眼前这位曾为黎国浴血奋战的将领,语气平静:“许卿,你与宁绪,近日走得颇近。”
许逸心中一紧,正欲开口解释,却见黎渊摆了摆手,继续道:“朕还记得,当年你初入军营,便说此生只求守护黎国山河,护百姓安康。如今你与宁绪相知相守,只要不耽误国事,不辜负黎国,朕便不会反对。”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温和:“朕与墨儿的事,当年也引来不少非议。朕明白,真心相待不易。你们二人皆是忠臣良将,若能彼此扶持,便是黎国之幸。”
许逸闻言,心中满是感激,他单膝跪地:“陛下明鉴!臣与宁绪定不会因私废公,定当为黎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黎渊扶起他,笑着道:“起来吧。往后朝堂之上,若有人敢因这事刁难你们,朕为你们做主。”
得到帝王的默许与庇护,宁绪与许逸心中的顾虑彻底消散。只是他们依旧行事低调,只在无人之时,才敢流露几分亲昵。春日里,许逸练兵归来,会带着宁绪去城郊的马场,看他纵马奔驰,风吹起他的衣袍,像展翅的雄鹰;秋日里,宁绪处理完政务,会陪许逸去校场,看他指点士兵操练,夕阳落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光。
这日,青州传来捷报——江墨与秦峰联手,不仅击退了海外势力,还生擒了林深余党中的核心人物。黎渊大喜,召集群臣设宴庆祝。宴席上,黎渊举杯,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许逸与宁绪身上,笑着道:“今日黎国双喜临门,一喜青州大捷,二喜众卿同心。朕在此立誓,往后黎国的江山,不仅要靠众卿守护,更要让每一位真心相待之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安稳度日。”
许逸与宁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他们举起酒杯,与众人一同饮下。月光洒在大殿内,映着满殿的欢声笑语,也映着两人紧握的、藏在袖中的手。
他们知道,往后的路或许仍有挑战,但有彼此相伴,有帝王的信任,有黎国的安稳山河为证,这份感情便会如松柏般,历经风雨,依旧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