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六十年代后妈文炮灰4 ...
-
下午五点半,苏禾把账册锁到档案柜里。
拎着帆布包往外走,想到空间里那几张快到期的票证,她拐了个弯,往副食柜台走去。
“孙姐,麻烦帮我称两斤桃酥,再拿两包钙奶饼干、一包大白兔。”
苏禾一边说着,一边借助衣兜从空间里取出相应的票证和钱。
孙梅香利索地包好点心,又弯腰从柜台底下取出一罐麦乳精:“上回你让给留的麦乳精到货了。”
苏禾把钱和票递过去,看到肉食柜台上的排骨不错,掏出肉票和钱:“今天排骨不错,给我来二斤排骨,再割半斤瘦肉。”
郭瑞华麻利地称重打包,从柜台下面拿出一条肥多瘦少的五花肉。
“今天预留下来的五花肉不错,比光是骨头的排骨强多了,小苏要来一条吗?”
苏禾喜欢吃的是那种肥少瘦多或者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这种看着几乎全是肥肉的五花肉,她一看就倒胃口。
但她也知道,这年头,大家都爱买肥肉。
郭嫂子这是照顾她,才问她买不买的,毕竟这种肥肉根本就不愁卖,每次一到货,就会被疯抢光。
提前预留出来一些品相好的肉,是老传统了,毕竟卖给谁不是卖,与其卖给别人,还不如给自家员工搞搞福利呢。
“那就再来一条五花肉吧,谢谢郭嫂子了,我是听说排骨炖汤喝还能补钙,对孩子长身体好,才想着买点儿试试。”
“还有这么一说?”
孙梅香惊讶道:“那我今天也买些排骨回去炖汤喝。”
苏禾把东西装进帆布包,走出供销社,把包挂在车把上。
轻便的车身让她骑起来省力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蹬着那辆二八大杠累得满头大汗。
苏禾骑着车拐进了托儿所,昭宁看到苏禾骑着新自行车来接她,高兴地抱住了她的腿:“妈妈,这个车车好看。”
苏禾停好自行车车,把女儿抱起来亲了一口:“是啊,以后妈妈就用这个车车接宁宁上学放学,好不好?”
“是啊,以后妈妈就用这个车车接宁宁上学放学,好不好?”
“好。”昭宁开心地爬上后座。
不管是原主还是苏禾,都不敢骑着原来那辆二八大杠接送昭宁上下学,宁愿把自行车骑回家,再跑着去托儿所。
一个人骑着摇摇晃晃摔了不要紧,把孩子给磕着碰着那真就是大事儿了。
母女俩骑着新车回到家,苏禾把买回来的东西归置好。
从空间仓库里翻出个软垫子,绑到自行车后座上。
然后系上围裙开始准备晚饭。
她把排骨洗净焯水,加上姜片和灵泉水放到砂锅里慢慢炖着。
趁着炖汤的功夫,把瘦肉切成丝,从空间里拿出青、红甜椒准备炒个青椒肉丝。
这是末世后变异的品种,虽然没有辣味,但口感清脆,带着淡淡的甜香,炒出来的青椒肉丝格外好吃。
苏禾上辈子用异能催生了很多囤在仓库里,这种不辣的青椒肉丝非常适合昭宁这样的小孩子。
昭宁自己在堂屋玩积木,时不时跑进厨房看看晚饭做好了没有。
“妈妈,肉肉好香啊。”小家伙趴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看着锅里。
“再等一会儿就能吃了。”苏禾笑着摸摸她的小脑袋:“去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排骨汤炖得奶白奶白的,香气扑鼻。
青椒肉丝颜色鲜亮,让人食欲大开,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菜的小昭宁今天一个劲儿的夹甜椒吃。
“妈妈,椒椒甜甜的,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儿,肉也要吃,这样宁宁才能长高高。”
昭宁乖乖把菜和肉都给吃了,小脚轻轻晃着:“妈妈,明天还吃甜甜的椒椒好不好?”
“好,宁宁喜欢,妈妈就给你炒。”
吃过饭,天还没黑,苏禾收拾完碗筷,准备带着昭宁出去走走。
昭宁一听要出去玩,立刻跑去拿自己的小皮球。
母女俩刚出门,就碰上了姚婶子。姚婶子本名姚招娣,丈夫是机械厂的车间副主任,最爱东家长西家短的背后蛐蛐人,尤其喜欢给人说媒。
看到苏禾,姚招娣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小苏,可算是见着你人了。
昨儿我敲了你家很长时间的门,都没人应声,可把我担心坏了。”
苏禾皱了皱眉:“什么时候?我昨天白天一天都在家,就晚饭去了唐玲家。婶子找我有事?”
姚招娣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我前几天跟你说的相看的事,考虑得怎么样?
要不婶子先安排你跟小张先见见?我跟你说,婶子看人可准了,那个张胜利一看就是个踏实能干的。
在厂里都已经评上五级工了,每个月工资60块,你要是嫁过去,就擎等着享福吧。”
苏禾抱着昭宁往后退了一步:“不好意思啊,招娣婶儿,我没有要改嫁的想法,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姚招娣一听就急了,张胜利可是答应她,要是这门亲事说成了,给她包十块钱的大红包外加一条五花肉。
这要是苏禾不肯嫁,到嘴的鸭子岂不是要飞了。
“小苏啊,你别嫌婶子说话直。”
姚招娣劝道:“你还年轻,不知道这世道艰难。
你一个人带着孩子,孤儿寡母的,没个男人撑腰,容易受欺负。”
苏禾笑了笑,指指身后院门上的烈属光荣牌子。
那牌子擦得很干净,在夕阳下反着光。
“招娣婶儿,哪个不要命的敢欺负烈属?真要是把我逼急了,我抱着宁宁往公安局门口一跪,谁也别想好过。”
姚招娣被这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苏禾带着孩子往巷口那边走去。
“这死丫头,真是不识好歹,往后有她好受的。”她嘟囔着,转身往机械厂方向去了。
张胜利家住在机械厂家属院筒子楼的四楼,姚招娣爬上楼时已经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敲开门,张胜利正在吃饭,桌上摆着一碟咸菜,两个窝头,稀饭能照见人影。
张胜利正在吃饭,桌上摆着咸菜、窝头和稀饭。
“胜利啊,吃饭呢?”
姚招娣自己找地方坐下,叹了口气:“你相中的那个在供销社当会计的苏禾,人没考虑过要改嫁。
要不,婶子再给你相看个更合适的?”
张胜利放下手里的窝头:“婶子,你要不再帮我去劝劝,我觉得她挺合适。
你看,她在供销社工作,又是会计,以后买点什么也方便。
她是不是担心嫁过来后,孩子会受委屈?我可以保证,只要她愿意嫁过来,她闺女往后就是我张胜利亲闺女。”
姚招娣在心里呸了一声,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疯了。
那苏禾是供销社的会计,工资高,福利好,住的是独门独户的小院。
张胜利这个机械厂的五级钳工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其实就是个干苦力的。
一个月六十块钱的工资听起来很多,但张胜利上有年迈的父母,在农村地里刨食的两个弟弟还需要他的帮扶。
他的工资每个月发下来,要给老家的父母寄回去十块钱。
两个大闺女已经上小学,可以吃食堂,小儿子得有人照顾。托付给岳母,隔三差五要买东西,还要每个月给十块钱的看孩子钱。
这样算下来,张胜利的工资哪怕每个月都得紧紧巴巴,精打细算着花。
苏会计要是嫁给他,那就是从福窝掉进了火坑里,难怪人不乐意改嫁呢。
“胜利啊,不是婶子不帮你,人家态度坚决得很。”
姚招娣站起身:“这样,婶子再帮你留意着,有合适的第一个告诉你。”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姚招娣实在是舍不得那十块钱和一条五花肉。
她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苏禾脸皮薄,虽然嫌弃张胜利带着仨孩子不愿意改嫁。
但若是让张胜利本人多去表现表现,人言可畏,说不定这事儿就成了。
隔天,姚招娣又溜达去了张胜利家。
正就着咸菜啃窝头的张胜利,见姚招娣进来,眼里闪过一丝期待。
“婶子,有信儿了?”
姚招娣自己拽了个小板凳坐下,压低声音:“胜利啊,我琢磨着,那小苏可能是抹不开面子。
你这人实在,不会说那些花里胡哨的,但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啊。
你得空了多在她跟前晃晃,帮她干点活儿,送点小东西,让她看看你的诚意和本事。”
张胜利一听,觉得有理。他一个五级工,长得也算周正,只要苏禾肯多了解他,肯定会动心。
接连几天,苏禾每天下午推着自行车从供销社出来,总能看到张胜利站在马路对面那棵老槐树下。
看到她出来,张胜利就搓着手凑过来,咧着嘴打招呼:“苏会计,下班了?”
接连几天都碰到他,苏禾知道,准是姚招娣给他支得烂招,制造偶遇,好让周围同事、邻居都觉得他们俩有点什么。
上辈子就是这样,接着,张胜利还会故意跟人说一些事实而非的话,让人以为他们两个在谈对象,原主为了名声最后不得不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