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江沐阳的意外来访 ...
-
又是一个周三门诊日,兰亦心刚送走一位复诊的老病人,按下叫号铃,就听见诊室门被轻轻推开。
“兰医生,你好。”一个低沉而熟悉的男声传来。
她抬起头,只见江沐阳站在门口,身姿挺拔,穿着一身灰色毛衣开衫和浅蓝色牛仔裤,眉眼温润,带着浅浅的笑意。然而,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的妇人,看起来六十来岁。
兰亦心微微一怔,随即站起身:“江……江总监?你怎么来了?”
江沐阳微微一笑,侧身让开,示意身后的人走进来:“兰医生,这是我母亲,杨慧春。”
“阿姨好。”兰亦心礼貌地点头。
杨慧春微笑着回应,声音柔和:“兰医生,您好,听沐阳说您是这方面特别好的专家,所以今天特意带我过来看看。”
兰亦心让两人坐下,一边翻开病历本,一边问道:“江总监,你怎么不提前和我联系呢?你可以直接带阿姨到住院部找我,不用在门诊这么排队等。”
江沐阳微笑:“不想给你添麻烦,门诊候诊也挺好的。”
兰亦心怔了怔,她心里明白,江沐阳这么做是在为她考虑。
她摇摇头,不再多言,但想起刚才在病历本上看到的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目光忍不住在江沐阳脸上停留了一瞬,心中忽然明了,难怪他对肾病领域如此了解,难怪他会做那个肾脏病预测模型的项目,这里面应该有他母亲的原因吧。
兰亦心地开始为杨慧春问诊。
“阿姨,最近感觉哪里不舒服?”
杨慧春面带些许焦虑:“就是腿有点肿,早上起床后不太明显,到了下午就肿得厉害。另外,最近总觉得容易累,小便好像也没以前多了。”
兰亦心点点头,看完他们带来的检查报告,又仔细地为她查体,测量血压、检查下肢水肿情况。
“阿姨,您之前是在京大医院治疗的,是吗?”
“是的,一直在那边看,主要是控制血糖和肾病。但最近腿肿得比以前明显,我就跟沐阳说了。他说您在这方面特别专业,我们就过来了。”
“之前京大医院给您的治疗方案总体来说是没问题的。阿姨,您吃早饭了吗?”
“没吃呢,就是想着可能要抽血,所以没吃。”
“好的,那我先给您开一些化验单,等检查结果回来,我们再看一下怎么调整治疗方案。江总监,抽完血你先带阿姨去吃早餐,吃完再回来就行。”
两人道谢后离开诊室。
大约一小时后,检查结果陆续返回,兰亦心仔细查看。
“阿姨,您最近的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另外,尿蛋白比之前有所增加,计算出来的肾小球滤过率也有轻度下降。我们需要调整一下治疗方案。”
杨慧春听得认真,微微点头:“兰医生,那我接下来要怎么治疗?”
兰亦心看向江沐阳说道:“我建议住院调整一段时间,这样我们可以更系统地监测您的血糖、肾功能和尿蛋白情况,及时调整药物。”
杨慧春有些犹豫:“住院啊,会不会太麻烦了?”
“不麻烦的,阿姨。”兰亦心温和地笑了笑,“您的情况需要密切观察,住院的话我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也能让您更安心。”
江沐阳这时也开口:“妈,兰医生的建议是对的,您就听她的,住院几天,调整好了再回去。”
杨慧春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兰亦心,最终点了点头:“好,那我听你们的。”
“我今天早上正好有一个病人出院了,你们可以直接去办手续了。不过我得下了门诊才能回病房看您。”兰亦心又看向江沐阳,“你们办好手续后可以先在病房待一会儿,或者去楼下走走,中午可以带阿姨去我们医院的食堂吃饭,伙食还不错。我大概一点左右能去病房。”
看着兰亦心温柔说话的样子,江沐阳弯起了嘴角。
中午吃完饭后,兰亦心带着新来的实习生来到病房,亲自为杨慧春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
“阿姨,我先给您加一种新型的SGLT2抑制剂,这种药物不仅可以有效降糖,还能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特别适合糖尿病肾病。”兰亦心耐心解释,“吃上药后我们需要每天测血糖,看血糖控制得怎么样,如果还是不达标,那后续还得调整胰岛素的量。”
她顿了顿,又道:“另外,从明天早上开始,还得收集一下24小时的尿量,做个尿蛋白的定量,过几天再做一次,这样我们可以观察尿蛋白的变化。”
“好的,兰医生。那我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吗?”杨慧春问道。
“限制蛋白摄入量,低盐,低糖,避免吃高钾和高磷的食物。”兰亦心答道,“这些以前的医生应该都跟您说过。但我也知道,实际执行起来可能没那么简单。”
“是啊,你说得太对了。”杨慧春苦笑,“糖尿病饮食方面我还多懂一些,其他的真的是有点稀里糊涂。”
“没关系,我稍后会帮您制定一个食谱,您可以照着上面的来。”兰亦心微笑,“不过住院期间可能比较难执行。如果在食堂吃,就尽量吃些清淡的,主食里加一些紫薯或者玉米。”
“太好了,那就麻烦你了,兰医生。”杨慧春感激地说。
“不麻烦,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兰亦心回应,“您先休息,我去开医嘱,一会儿把食谱送过来。”
江沐阳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兰亦心和他母亲对话,只感到安心又温暖。
过了大概十五分钟,兰亦心带来了食谱,递给江沐阳:“食谱你们先留着,可以出院后有条件了再照着上面的来。我下午还有门诊,一会儿就得过去。你们下午如果有问题可以找值班医生,我已经交代好了。”
“好的,你先去忙吧。”江沐阳微笑点头。
兰亦心离开病房后,杨慧春低声对江沐阳道:“兰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啊,认真负责,还耐心。以前就没遇见过像她这么细致耐心的。哎,是因为你跟她认识,所以才对我这么细心吗?”
“妈,不是的,她对每个病人都这样,她就是这样的人。”江沐阳嘴角轻扬,神情有些自豪,“他们医生办公室里病人送的锦旗,数她的最多。”
准备去门诊前,兰亦心想了想,还是敲响了主任办公室的门。
“请进。”
兰亦心推门进去,看见主任坐在电脑前。
“主任,有个事想跟您汇报一下。”她开口道,“江总监的妈妈今天来门诊看病,是糖尿病肾病,需要住院,我把她收在我床上了。一来毕竟是我首诊的,二是如果收到别人床上,看起来反而像是要掩饰什么一样。”
“嗯,没问题。”主任转过头来,温和道,“我知道你向来有分寸。她已经住进来了吗?”
“嗯,已经住进来了。”兰亦心点头,“最近血糖控制得不太好,尿蛋白也比以前增加了。我先给她加上了SGLT2抑制剂,后面再根据情况调整。”
“好。我下午也过去看看。”
“那麻烦主任了,我一会儿去门诊了。”
周四上午大查房。主任带领着一众年轻医生和实习医生挨个病床巡视。
众人来到一个年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男生病床前。
“15床,二十一岁,紫癜性肾炎,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了3天,现在皮疹已经明显好转,尿蛋白也明显下降。明天开始改为口服激素治疗。”张扬熟练地汇报到。
主任看了病历和检查单,又检查了患者的腿部皮疹,亲切地问患者:“小伙子,今天感觉怎么样?”
“感觉好多了,但是晚上有点睡不着。”男生有些虚弱地回答。
“大剂量激素会对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失眠。这几天晚上睡前可以让医生开点安眠药。身体适应一段时间会有好转。另外,接下来的口服药物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严格按医嘱的时间和剂量来服用,千万不能自己随便减量和停药。”
“好的,谢谢主任。”男孩听话地点点头。
主任又转头对张扬嘱咐道:“在较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对胃的保护,预防骨质疏松,还有要预防口腔的真菌感染,这是容易被忽略的。”
“好的主任。”张扬和其他医生都在边听边做笔记。
又继续巡视几个病房后,众人来到杨慧春所在的病房,但江沐阳并不在。
“患者杨慧春,59岁,糖尿病史8年,糖尿病肾病3年,下肢水肿3天。入院检查显示血糖控制不佳,尿蛋白两个+,之前用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控制血糖。昨天我加上了SGLT2抑制剂,今早开始留尿测24小时尿蛋白。之后根据血糖和尿蛋白的情况再调整治疗方案。”
主任照例接过病历和检查结果进行查看,然后点点头:“现在的处理很好,接下来就观察病情的变化。”
又转头问杨慧春:“昨天睡得怎么样?就你一个人在这吗?”
“睡得还可以,我儿子工作忙,他下午再过来,我一个人没问题。劳你们费心了。”杨慧春面带笑容回答。
“那就好,你好好休息,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兰医生或者值班医生。”
“好的,谢谢您和兰医生,兰医生很认真负责。”闻言兰亦心笑着朝杨慧春点点头,而蒋晓琴则在后面撇了撇嘴。
查房结束后,众人说笑着回到医生办公室,主任则回了自己的办公室。蒋晓琴把病历本往桌上重重一放,对兰亦心说:“兰医生,你床上今早上新住进来的那个参加临床研究的患者,麻烦你尽快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别超过了时限。”
“我稍后就会填写,谢谢提醒。不过我从来都没有过超时的记录。”兰亦心收敛了脸上的表情。
快到中午,张扬在走廊上遇见兰亦心,他压低声音说:“亦心,你别管蒋晓琴,我看她就是嫉妒你最近太出风头了。我们之前在杭州的时候,她就在背后说过你。”
兰亦心想起了之前看见蒋晓琴和护士在一起讨论她的情景,淡淡说道:“她负责临床研究应该也挺忙的吧,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精力放在我身上。”她无奈地摇了摇头。
从杨慧春住院以来,江沐阳每天傍晚都会来医院,除了和兰亦心沟通他母亲的病情之外,没有去打扰她的工作。他总是安静地站在病房的角落,看着兰亦心为他母亲讲解病情、调整用药,轻声细语地安抚她的情绪;或是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边参加公司的电话会,边远远地看着她忙碌于各个病房之间,只要看着她,他便会感到安宁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