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意外的门诊来客 ...
-
周二下午,肾内科病房,兰亦心正在指导实习生小周为一位动静脉瘘术后的患者换药。她一边仔细操作,一边耐心地向小周讲解后续的维护和检查要点:“换药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嘱咐患者避免按压到瘘口,之后每天都要检查瘘口处有没有震颤,就像能感觉到里面有蝴蝶在轻轻扇动翅膀一样……”
从病房出来,兰亦心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她划开手机屏幕,看到江沐阳发来的微信:亦心,明天是否有空,想跟你沟通几个模型的问题。
兰亦心略作思索,回复道:明天出门诊,结束后科室会议室见吧,大概5点半。
周三上午,门诊区里人来人往,喧嚣嘈杂。一阵敲门声响起,兰亦心抬起头,看到走进来一对母女。母亲身着一套中式套装裙,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但眉宇间却透出一丝焦虑。女儿一头柔顺黑亮的头发披散在肩头,皮肤白皙,眼角微微上翘,再配上精致的妆容,显得整个人明媚艳丽。
兰亦心示意她们坐下,例行询问:“请坐,叫什么名字?哪里不舒服?”
女儿率先开口:“兰医生,我妈妈叫王淑珍,前不久体检发现肌酐升高,还有尿蛋白。”
“检查报告带了吗?”兰亦心打开电脑上的病历,准备记录。
“带了。”女儿说着,将体检报告递给了兰亦心。
兰亦心接过报告,一边翻看一边问道:“高血压多少年了?”
“快10年了。”女儿抢先回答。
“平时血压控制得怎么样?”兰亦心继续追问。
女儿愣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显然回答不出来,只好看向母亲。母亲接过话:“好的时候高压150多,有时候控制得不好了有170多。”
女儿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兰亦心看了她一眼,然后拿起血压计,给母亲测量血压。
“收缩压156,舒张压78,血压控制得不算很好。”兰亦心放下血压计。
“以前体检有发现过肌酐和尿蛋白的异常吗?”兰亦心接着问道。
“没有,去年检查还是正常的。”母亲回答道。
“最近有连续吃过止痛药或者感冒药吗?”兰亦心又问道。
“没有。”母亲摇了摇头。
兰亦心又继续询问母亲是否有一些风湿免疫疾病的常见症状,比如关节疼痛、皮疹等。
询问完相关情况后,兰亦心开了几项风湿免疫的相关检查,把检查单递给女儿,解释道:“您母亲血压控制得不好,不过血糖还可以,先去门诊2楼去抽个血。虽然目前听起来没有风湿免疫的常见症状,但还是需要排除一下。下午拿着检查结果来找我看,确定诊断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这就结束了?”女儿有些不满地问道。
“这位女士,不是说这就结束了。”兰亦心依旧保持着平静,解释道,“我刚才已经详细说明了,您母亲需要先验血,下午还要找我看结果。在目前诊断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我没办法直接跟您说要怎么治疗。”
“好,那我们下午再来,不用再挂号了吧?”女儿挤出一个笑容,但这个笑容看起来有些虚假做作。
“不用,但需要去排号机上做复诊排号。”
说完,兰亦心按下叫号键,看着那对母女离开了诊室,她无奈地摇了摇头。
中午,兰亦心和叶晓霞在职工餐厅吃饭,餐厅里人声鼎沸,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今天门诊病人多吗?”叶晓霞一边吃着饭,一边问道。
“多啊,要不怎么这个点才下门诊,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下午还有二十多个号。”兰亦心一边快速地往嘴里送饭,一边说道。
“可怜的娃。”叶晓霞拍了拍兰亦心的发顶,满脸心疼。
“门诊真是啥人都有。今天有一对母女,女儿那妆化得一丝不苟,打扮得光鲜亮丽,却连自己亲妈的血压情况都不知道。还有一个狼疮性肾炎的女病人,她老公听到我说暂时不能要孩子后,脸色立马就阴沉下来了。”兰亦心一边吃着饭,一边和叶晓霞分享着上午门诊遇到的奇葩事。
“谁说不是呢,医院是最能看到真实人性的地方了。”叶晓霞附和道。
兰亦心快速吃完饭,站起身来:“晓霞,我先走了啊,下午还有好多病人,早点去。哦,对了,下午约的5点半和博锐科技见啊。”
叶晓霞摆摆手:“知道啦,快去吧。”
下午,兰亦心像往常一样忙碌地看诊。三点多的时候,上午那对母女拿着化验报告来复诊。
兰亦心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说道:“还好,从指标上看不考虑结缔组织疾病,血糖也不错,但高血压病史比较长,血压控制得也不太好,考虑是高血压性肾损害。”
“啊,那这严重吗?”母亲的脸上立刻浮现出焦虑的神情。
“您目前的情况还比较轻,肌酐只是轻度升高,尿蛋白也只有一个+。但后续还是得好好治疗,尽可能地延缓进展。”兰亦心安慰道。
闻言,母亲的脸上稍微放松了一些。
“您目前在吃什么降压药,多少剂量?”兰亦心详细问道。
“缬沙坦,每天一片。”
“那还得给您加点药。”
“除了缬沙坦,还在吃别的药吗?”兰亦心追问。
“没了,就吃点保健品。”
“成份不清楚的保健品尽量不吃,蛋白粉也别吃,实在要吃保健品的话,可以吃点复合维生素和补钙。我再给您开点保护肾脏的药物。用法用量处方上都会写清楚。注意避免劳累。”兰亦心仔细地叮嘱着。
“平时监测血压,如果收缩压控制在130以下,一个月后来找我复诊就行。如果还是控制得不好,或者有什么不舒服,随时来复诊。”兰亦心递出处方。
“好的,谢谢你兰医生。”母亲拿着处方,正准备起身,女儿突然开口道:“兰医生,能让我妈住院治疗吗?”
兰亦心看了看母亲脸上错愕的神情,回答道:“您母亲的情况目前比较轻,不需要住院治疗。”
母亲笑着刚想说什么,女儿却再次开口,脸上又带上了公式化的笑容:“我妈血压不稳定,平时也容易头晕,怕调整降压药后会在家出什么状况,而且这是第一次发现肾上的问题,我们家人都没有经验,也都比较紧张,总害怕出问题。”
“我刚才解释了,有不舒服可以随时来复诊。”兰亦心还是平静地回答。
“兰医生,难道你们就这么不尊重患者的诉求吗?如果因为你不肯让我们住院而出现什么状况,你担得起责任吗?”女儿突然提高了音量,情绪有些激动。
兰亦心往椅背上一靠,笑了:“这位女士,我的建议就是基于患者病情和感受给的合理建议。我们科室没有单人间,患者如果睡不好其实更影响病情。我看阿姨应该也不是很想住院。”她看了一眼母亲,母亲微微点了点头。“当然,你如果强烈要求住院也是可以的,但医疗资源有限,目前病床满了,我先给你开好住院证,有床位了会通知你。”
“好,那就劳烦您了,谢谢。”女儿眉眼弯弯地笑着说,如同变脸一般,仿佛刚才的那一幕没有发生过一样。
兰亦心把住院证递出,按下了叫号键。那对母女离开诊室前,女儿意味深长地回头看了一眼兰亦心。
门诊结束已经5点35。兰亦心匆匆赶回科室,叫上叶晓霞,走进会议室。江沐阳和庞文远已经等在那里。
“不好意思啊迟到了,今天门诊病人多。”兰亦心边说边摘下口罩,脸上露出一丝疲惫。
看着她匆匆的脚步,疲惫的神情,江沐阳心里升起一股歉疚:“是我该说抱歉,累了一天还让你们不得下班。”
“没事儿,习惯了。”兰亦心笑了笑,这笑容让江沐阳觉得好像初见时那样恬淡。
江沐阳失神了一瞬,很快回过神来,打开电脑,把屏幕调到数据界面。庞文远说道:“兰医生,我们调整了模型参数,用第一批数据测试后,风险预测准确率提高了8%,但还是想再看看有没有可能再优化一些。另外我们用您提供的一百多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据也跑了一下,偏差稍大,不知道是样本量的原因还是参数的原因。”
兰亦心思考了半晌,看向屏幕说道:“样本量肯定是不够的,后面还得增加。而且在一个中心的这类患者数量毕竟有限,你们还得再加入一些其他中心的。另外如果能在参数中加入蛋白摄入量,可能可以提高准确率,但不是所有患者都有连续的饮食日志,如果要加上这个参数,样本量就会变小。”她转向叶晓霞:“晓霞,我们之后找一下这部分数据,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嗯,我们现在也和其他几家大中心在接触,毕竟这种AI模型就是通过对大量数据分析学习后得出来的。蛋白摄入量的数据,如果可行性不大,也不用勉强。”江沐阳接话。
“嗯,我们看看情况吧。”兰亦心顿了顿,又面向屏幕说道:“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可能比较大,所以可以考虑把这个参数替换为糖化血红蛋白。另外,可以考虑把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加进来,这是糖尿病的眼部微血管病变,而糖尿病肾病也是肾脏的微血管病变。”
江沐阳和庞文远认真地做着记录。
会议室里的讨论逐渐热烈起来,兰亦心针对临床细节提着自己的建议。江沐阳偶尔会插入一两句,庞文远和叶晓霞记录之后在整理数据上需要调整的地方。
转眼已经六点半,“今天就到这里。”江沐阳合上笔记本电脑,“兰医生,你看下一批数据什么时候能来做确认,还是下周四可以吗?”
“下周四不行,一是这次的数据需要的处理时间会比较久,二是我最近比较忙,下周四得去卓远建筑公司做营养讲座。”兰亦心说道。
“卓远?”江沐阳惊讶了一瞬,随即恢复平静:“哦,对,是我考虑不周了。那你看大概什么时候合适?”
“这样吧,我和晓霞还有庞经理看一下情况,过几天再跟你确认时间吧。”兰亦心回答道。
“好的,那就辛苦你们了。”江沐阳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已暗,发出邀约:“最近都辛苦了,我请大家吃饭吧。”
“谢谢老大!”庞文远第一个响应,他早就知道今天江沐阳计划请吃饭。
“谢谢江总监的好意,今天就不去了,上了一天门诊累了,回去还有些别的工作。”兰亦心微笑拒绝。
“好吧,下次再约。那我送你吧。”江沐阳只得点头。
“不用了,这个点堵车,我坐地铁,正好走走。”兰亦心说道。
“好吧。”江沐阳转头看向庞文远:“那这顿饭就先欠上,我也先回公司了。你送送叶护士。”
“好的老大。”庞文远推了推眼镜,笑着露出一口白牙。
看着二人离开,庞文远对叶晓霞说:“叶护士,你要是没事儿的话我请你吃饭吧,感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忙。”
“咕噜”,叶晓霞的肚子很适时地响了起来,俩人都笑了。“好啊。另外你叫我名字就行,总叶护士叶护士地这么叫,听着别扭。”叶晓霞笑道。
“好啊。”庞文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二人走进了一家温馨的小餐厅。庞文远先点了两杯热饮,随后试探性地问道:“叶…哎呀,连名带姓叫你听着好像也怪别扭的,不介意的话我就叫你晓霞了。”
叶晓霞轻笑起来:“好啊,文远。”二人相视一笑,一瞬间,觉得互相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一些。
“你平时时喜欢喝咖啡还是茶?”
“都可以,不过更偏爱茶一些,尤其是花茶。”
庞文远眼睛一亮,“巧了,我也是。下次有机会带你去尝尝我家附近的茶馆,老板手艺特别棒。”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可以把你男朋友一起叫上。”
“那可不行。”庞文远心里咯噔了一下。“我上哪找个男朋友去。”叶晓霞调皮地笑着,庞文远心里掠过一丝窃喜。
“哈哈哈,那就不带。”
叶晓霞悄悄瞥了一眼对面的男人,忽然觉得这个看上去有些憨直的技术宅其实也挺有趣。
两人一边等待着上菜一边闲聊起来。
“晓霞,你们平时工作特别忙吧。那空闲的时候都喜欢做些什么?”
“补觉,运动。”
“巧了,我平时也喜欢运动。你打羽毛球吗?下次一起啊。”
“可以是可以,就是我打得不好。”
“没事儿,我也就随便打着玩玩。”
“好啊。”叶晓霞笑着应道,心里闪过一丝异样的感觉。
“对了,晓霞,你是哪里人?”
“我就是京市人。”
“那兰医生呢,她也是京市人吗?”
“她老家是云市的。”
“呀,那跑得可真够远的。怎么想到来这儿呢?”庞文远问道。
叶晓霞默了片刻,开口道:“我和她都是江市医科大学的,我们在一次活动上认识,后来慢慢成了好朋友。毕业的时候她本来是可以留附属医院的,但她并不想留在那儿。老家呢,又比较落后,限制职业发展,她想靠自己的努力拼出一条路来。我比她早毕业,那会儿已经在这儿工作了,正好在肾内科,所以我跟她提议要不来京市,没想到她真来了。”叶晓霞回忆着,神色中不自觉地染上了一抹柔和。
庞文远感叹道:“怪不得看你们关系那么好,原来是大学就认识了。不过说实在的,兰医生还挺有魄力的。”
“是啊。当初来京市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困难,好在最后安定下来了,我们俩居然能在一个科室工作。”叶晓霞眉眼弯弯,那抹柔和转换成了幸福。
二人说话间,菜陆陆续续地上桌,俩人边吃边聊。
“晓霞,问你个事儿,兰医生是单身吗?”庞文远忽然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问道。
叶晓霞警惕地直起身:“你问这个干嘛,我跟你说,你别打兰医生主意啊。”
“哎呀,你想啥呢。”庞文远抓狂,然后又神秘兮兮地说:“我总感觉老大对兰医生不太一样。”
叶晓霞眼睛亮了:“哪里不一样?”
“虽然老大对工作向来都认真负责,但他对肾脏病预测模型好像特别上心。以前像数据对接这些事情他几乎不会亲自来,都是我们跟他汇报就行。还有啊,开会的时候握发现他总看兰医生。”庞文远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哎,对了,他俩以前就认识吧。我们第一次来跟兰医生沟通项目的时候,听他们的语气像是很早以前就认识了。”
“是啊,他们刚上大学不久应该就认识了。”叶晓霞想起兰亦心说的他是张一鸣的高中同学。
“那真是认识很多年了。要是他们俩能成,”庞文远一抚掌,“那就好了。”
“唉?想不到你一个大男生,平时看着像技术宅的样子,还挺八卦。”叶晓霞打趣道。
“嘿嘿,对老板还是要关心的嘛。说实话,我觉得他俩真挺配的。”庞文远笑着说道。
“得看他俩怎么想了。不管怎么样,真心希望亦心能找到一个真心对她好的人。这些年她过得实在是不容易。”叶晓霞在心里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