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砥柱中流 ...

  •   南境深夜的突袭行动,虽成功拿下了关键人证与那本记录着军械交易黑幕的私账,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那军械库副使自知罪孽深重,竟在绝望中暴起反抗,点燃了藏匿账本的暗格,意图同归于尽。萧执为抢夺账本,手臂被灼伤,混战中后背亦被垂死挣扎的叛军刺中一剑,虽未伤及要害,但伤口颇深,血流如注。
      “王爷!”韩冲目眦欲裂,抢上前扶住身形微晃的萧执。
      “无妨,皮肉伤。”萧执脸色因失血而略显苍白,语气却依旧冷硬如铁,他将那本虽被火燎了边角、但核心内容尚存的私账紧紧攥在手中,如同握着决胜的筹码,“立刻清理现场,将所有涉案人员单独关押,严加看管!消息绝不能外泄!”
      他强撑着下达一系列指令,直至确认一切安排妥当,才在韩冲的搀扶下,回到下榻的官驿。随行军医立刻为他清洗、包扎伤口。看着那深可见骨的剑伤与大片灼伤,军医的手都有些发颤。
      “王爷,您这伤……需得静养些时日啊。”
      萧执闭目靠在椅背上,额角沁出细密的冷汗,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来不及静养。你只需确保本王不会因这伤误事即可。另外,本王受伤之事,严格保密,尤其不能传回京城。”
      他不能让微熹担心,更不能让京城的敌人嗅到任何可乘之机。
      几乎在萧执受伤的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靖王府,正沉浸在一片压抑的紧张氛围中。林微熹已有近十日未收到萧执的密信,这极不寻常。南境情势复杂,他绝不会无故中断联系。
      各种不好的预感如同阴云般笼罩在她心头,加之孕期反应,她这几日食欲不振,夜不能寐,人清减了不少。但她依旧每日强打精神,处理府务,接见管事,甚至还应皇后召见入宫了一次,举止从容,未见丝毫异样。
      “王妃,您多少再用些安胎药吧。”鲁娘子捧着药碗,忧心忡忡。
      林微熹摇了摇头,推开药碗,目光落在窗外阴沉的天色上:“不必了。石磊那边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南境路远,消息传递本就缓慢,许是路上耽搁了。”鲁娘子尽力宽慰。
      林微熹抿了抿唇,没有言语。她知道,绝非耽搁那么简单。她抚着微微隆起的小腹,感受着里面生命的悸动,心中默念:孩子,你定要坚强,等你父王平安归来。
      就在她心绪不宁之际,坏消息接踵而至。先是市井间关于萧执在南境“苛待边军”、“排除异己”的流言愈演愈烈,甚至开始有鼻子有眼地描绘他如何“滥用私刑,屈打成招”。紧接着,朝中几位素与东宫亲近的御史,竟联名上奏,弹劾靖王“巡查南境期间,行事酷烈,激起边军怨愤,恐生变故”,请求皇帝下旨召其回京,另派“持重老成”之臣前往安抚。
      这分明是恶人先告状,企图阻挠萧执继续查案,甚至将他调离南境!
      消息传到靖王府,上下皆惊。林微熹立于熙和殿窗前,听着鲁娘子愤懑的禀报,面色沉静如水,唯有袖中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对方来势汹汹,且时机抓得如此之准,仿佛笃定萧执在南境遇到了麻烦,或是……已然遇险?这个念头让她心口猛地一缩。
      “王妃,我们该如何应对?”鲁娘子急道。
      林微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危急时刻,越不能自乱阵脚。她转身,目光恢复清明:“不必惊慌。王爷行事,自有分寸。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跳梁小丑的伎俩。陛下圣明,岂会轻易听信?”
      她略一沉吟,吩咐道:“鲁姑姑,你立刻去备车,我要去一趟昭华长公主府。”
      “现在?”鲁娘子一愣,“王妃,您如今身子重,外面又……”
      “正是因为我身子重,此刻才更要去。”林微熹语气坚定,“长公主殿下是明白人,亦是王爷在宗室中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此刻我需要借殿下之力,稳住宗室内部的舆论。另外,替我递牌子进宫,求见皇后娘娘。”
      她必须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既要借助长辈的力量安抚内部,也要在帝后面前,展现出靖王府的镇定与对萧执毫无保留的信任。
      昭华长公主府内,气氛同样凝重。长公主听完林微熹的来意,看着她明显清减却依旧挺直的脊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与怜惜。
      “好孩子,难为你在这个时候还能如此沉着。”长公主拍了拍她的手,“老九的性子本宫清楚,绝非那等鲁莽酷烈之人。南境之事,必有隐情。朝中那些弹劾,不过是某些人的攻讦之词罢了。你放心,宗室这边,本宫会替你稳住,断不会让那些闲言碎语扰了父皇的清静。”
      “多谢姑母!”林微熹起身,敛衽一礼,心中稍安。有长公主这句话,宗室内部便乱不起来。
      从长公主府出来,林微熹又即刻入宫求见皇后。坤宁宫内,皇后见她面色不佳,忙赐座,温言道:“你身子重,不在府中好生将养,何事如此着急?”
      林微熹依礼坐下,垂眸恭声道:“回母后,儿臣今日前来,并非为自身,实是因听闻朝中有人弹劾王爷在南境行事不当,心中忧虑,特来向母后请罪。”
      皇后闻言,眉头微蹙:“哦?此事本宫亦有耳闻。不过是些风闻奏事,你何必放在心上?陛下自有圣断。”
      “母后明鉴。”林微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诚,“王爷性情,母后深知。他或许刚直,却绝非暴戾之人。此番南下,乃为整饬军务,肃清积弊,所为者,皆是朝廷纲纪,边关安宁。儿臣深信王爷行事必有章法,绝不会做出有负圣恩、有损国体之事。然流言可畏,儿臣恐因此等无稽之谈,扰了父皇母后圣心,亦寒了前线将士之心,故特来请罪,是儿臣未能襄助王爷周全,致生谤议。”
      她这番话,既表达了对萧执的绝对信任,又将姿态放得极低,以“请罪”之名,行为夫辩白之实,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皇后看着她微微泛红的眼圈,又想起她如今还怀着身孕,心中不由一软,叹道:“你这孩子……真是委屈你了。放心,陛下与本宫都信得过老九。你如今最要紧的是顾好自己的身子,为皇家平安诞下麟儿。外面那些是非,自有陛下与本宫为你做主。”
      得到了帝后的隐性支持,林微熹心中大石才算落下一半。
      就在林微熹在京城周旋稳固后方之时,南境的萧执,正经历着伤后最艰难的时期。伤口在湿热天气下极易红肿发炎,引发高热,他时昏时醒,却始终紧紧抓着那本私账。军医用了最好的金疮药,也只能勉强控制伤势。
      “王爷,京城急报!”韩冲拿着一封密信,快步走入临时充作养伤之所的室内,脸色凝重,“京中流言四起,更有御史联名弹劾您行事酷烈,请求陛下召您回京!”
      萧执靠坐在榻上,闻言,因发热而泛红的脸上掠过一丝冰冷的嘲讽:“他们倒是迫不及待。”他挣扎着坐直身体,“证据……必须尽快送回京城!”
      “可您的伤……”
      “死不了!”萧执打断他,目光锐利如刀,“立刻挑选绝对可靠之人,分三路,将冯指挥使、那名副使,以及这本私账,秘密押解回京!路线要绝对保密,沿途安排我们的人接应。记住,人证物证,必须安全抵达京城,面呈父皇!”
      “是!”韩冲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再劝。
      “另外,”萧执顿了顿,声音因虚弱而略显沙哑,“给王妃……报个平安。只说……一切顺利,不日将归。伤情……不必提及。”
      他不能让远在京城、身怀六甲的她,再为自己担惊受怕。
      数日后,当萧执的亲笔平安信以及南境大捷、关键人证物证均已秘密押解回京的密报,几乎同时送达林微熹手中时,她悬了多日的心,终于缓缓落下。尽管那平安信字迹略显虚浮,与他往日刚劲的笔锋不同,但她选择相信他的报喜不报忧。
      她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通过隐秘渠道,将南境确已获得铁证的消息,巧妙地传递给了一些立场中立的朝臣,引导舆论转向;另一方面,她亲自坐镇王府,协调石磊等人,准备接应即将抵京的人证物证,确保万无一失。
      风雨欲来,黑云压城。但林微熹知道,她与萧执,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稳住后方,一个破敌前线,他们如同这狂澜中的中流砥柱,彼此支撑,必能渡过此次艰危。而腹中的孩子,便是他们共同的希望与力量源泉,让她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愈发坚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