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星动 ...
-
春寒料峭的三月,晨光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斜斜洒进会议室,将 “年度战略研讨会” 的红底横幅染成暖金色。中央空调持续运作的嗡鸣声里,八十余把黑色皮质座椅早已被坐满,西装革履的员工们或翻阅文件,或低声交谈,每个人的神色都透着几分严肃。
新上任的一把手陆止庚端坐在前排正中,深灰色定制西装衬得他身姿挺拔,冷峻的面容不怒自威。这位空降而来的领导,甫一上任就引发了诸多猜测,此刻员工们的目光不时瞟向他,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观望与试探气息。
十点整,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任初月款步而入。她身着剪裁精良的深灰色套装,同色系丝巾在颈间优雅地打了个结,黑色细跟高跟鞋与地面碰撞出清脆声响。一头乌黑长发整齐盘起,露出光洁的额头与精致的五官,妆容淡雅却难掩她眼中的自信与锋芒。
任初月缓步走到演讲台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按在触控屏上,身后巨大的 LED 屏幕随即亮起。复杂的行业趋势图与数据模型次第呈现,柱状图与折线图交织纵横,将过去五年行业发展的轨迹清晰勾勒。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有力:“各位同仁,在过去十年里,我们行业一直遵循着传统增长模型,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产能来实现发展。但从最新的数据来看,这种模式的边际效益正在急剧衰减。” 她指尖轻点,屏幕上的数据开始实时跳动,“以去年为例,我们投入了比前年多 30% 的营销成本,可最终的营收增长却不足 10%。”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陆止庚双手交叠放在腿上,目光如扫描仪般审视着台上的任初月,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身旁的张主任见状,连忙压低声音介绍:“这是技术部的任初月,工作能力很强,很有想法的一位同志。”
任初月并未受台下动静影响,继续说道:“既然传统模式难以为继,那未来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 她切换 PPT,画面变成了密密麻麻的产业链图谱,“我认为,答案在于挖掘产业链底层被忽视的‘隐性节点’。这些节点看似微不足道,却如同精密机械里的小齿轮,一旦被激活,或许就能带动整个行业的革新。”
就在这时,屏幕突然切换,明代《匠作则例》的古籍文字出现在众人眼前。泛黄的书页、古朴的字体,与之前现代感十足的数据图表形成鲜明对比。任初月轻轻转动手中的翻页笔:“几百年前,古人就曾说过‘工巧之极,近乎道矣;然道之显,隐于微末之规’。在当今这个追求高效与规模化的时代,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些‘微末之规’。”
陆止庚原本轻敲扶手的指尖突然停顿,他微微坐直身体,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古籍文字,随即用指节轻轻 “叩” 了一声桌面。这个细微的动作被敏锐的任初月捕捉到,她下意识地抬头,两人视线在空中猝然相遇。
霎时间,周围的空调声、纸页翻动声仿佛都被按下了静音键,任初月甚至觉得自己能听到彼此同步放大的心跳声。她握翻页笔的指节微微发白,内心泛起一丝涟漪,但多年的职业素养让她迅速镇定下来,依旧保持着流畅的演讲节奏;而陆止庚则迅速垂下眼帘,浓密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可他紧绷的下颌线还是暴露了内心的不平静。
随着演讲进入尾声,任初月将翻页笔重重放在讲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所以,我提议成立专项小组,深入研究这些‘微末之规’,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寻找新的增长点。”
陆止庚拿起黑色钢笔,在笔记本上用凌厉的笔锋写下 “则例” 二字,稍作停顿后,又添上 “识于微末”。参会名录就摊开在笔记本旁,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任初月的名字,笔尖顿了顿,在名字旁轻轻画了个星号,动作极快,仿佛生怕被人发现。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场。张主任凑到陆止庚身边,好奇地问:“陆总,您好像对任初月的演讲格外关注?” 陆止庚合上笔记本,动作优雅而从容,语气却十分淡然:“观点有启发。” 可那笔记本上力透纸背的字迹,还有名字旁那个醒目的星号,早已暴露了他内心不为人知的波澜。任初月收拾好资料,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她回头看了眼空荡荡的会议室,目光落在陆止庚曾坐过的位置,脑海中又浮现出两人对视时的画面,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这场战略研讨会,看似只是工作汇报,却悄然在两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