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来自包子铺的情报网 ...


  •   玄天历三千七百二十一年初夏初十,巳时末刻。
      天衍圣山南麓山脚下,因百宗论道而临时兴起的坊市,此刻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灵药、法器、小吃混杂的奇特气味,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修士间的交谈声不绝于耳。
      而在这嘈杂的声浪中,最常被提及的,无疑是两个名字——“明光宗”与“巫谐”。
      “哎,你听说了吗?昨天论道大会上,那个明光宗,简直是……简直是开了眼界了!”
      一个穿着青衫的散修,手里拿着一串烤灵兔,唾沫横飞地对同伴说道。
      “怎么没听说!搭棚子、认野草、撬石头,这叫哪门子的根基展示?
      我看他们宗主巫谐,就是个疯子!”同伴撇撇嘴,一脸不屑。
      “疯是疯了点,但不得不说,真是……太好笑了!
      你猜怎么着,我隔壁那家伙,看的时候笑得把刚买的凝神丹都给吞错了!”
      “哈哈哈!还有他们那个‘声光影秀’,什么‘周通掏粪’、‘风灵溪踹人’,亏他们想得出来!”
      “玄晶门的石惊羽脸都绿了,听说回去后气得三天没吃饭!”
      “啧啧,这下可有好戏看了,不知道接下来明光宗还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类似的议论,几乎在坊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
      明光宗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让“特色宗门”这个标签,深深地烙印在了所有参会者的脑海里,无论这印象是好是坏。
      就在这满城风雨的议论声中,明光宗负责后勤庶务的外门弟子王老实,正挎着一个半旧的藤编食盒,不紧不慢地穿梭在人群中。
      他身材微胖,面容和善,一双小眼睛总是笑眯眯的,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市井小商贩,丝毫不像个修仙者。
      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身材瘦小、眼神却异常灵动的青年,正是巫谐手下负责情报搜集的刘三手。
      “三手哥,宗主说了,今天得多买点,不光咱们后勤的弟兄们要吃,前面警戒的、还有在营地守着的,都得尝尝鲜。”
      王老实一边躲闪着迎面走来的几个兴奋的低阶修士,一边对刘三手说道,声音压得很低,“听说这家‘张记包子铺’的灵麦肉包,是这坊市里最好吃的,每天都得排队呢。”
      刘三手点点头,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周围,耳朵像雷达一样捕捉着各种有用的信息。
      他穿着一身灰扑扑的布衣,头发随意束在脑后,手里还提着一个空的酒葫芦,活脱脱一个落魄的散修。
      “嗯,王师兄,你去排队买包子,我去旁边那个茶摊歇歇脚,等你。”
      他低声回应道,这是他们之前就商量好的分工。
      王老实负责采购,他则负责利用这个机会,在人多眼杂的坊市中打探消息。
      王老实应了一声,便朝着不远处一个排着长队的铺子走去。
      那铺子门口挂着一面略显陈旧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张记包子铺”五个大字,字迹朴拙,却透着一股烟火气。
      铺子是临时搭建的,用的是结实的青竹竿和防水的油布,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一口巨大的铁锅支在铺子中央,锅底燃着旺旺的灵火,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白色的蒸汽裹挟着浓郁的肉香和面香,飘出老远,勾引着路人的馋虫。
      队伍移动得不算慢。王老实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终于轮到了他。
      “老板,来五十个灵麦肉包,要刚出锅的!”王老实笑眯眯地说道,将藤编食盒递了过去。
      “好嘞!五十个灵麦肉包,客官您稍等!”一个洪亮而热情的声音响起。
      说话的正是包子铺老板张五郎。此人年约四十,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脸上堆满了憨厚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里似乎都藏着和气。
      他穿着一件沾着些许面粉的白色短褂,头上包着一块同样沾着面粉的青色头巾,双手粗壮有力,动作却异常麻利。
      只见他左手飞快地从旁边的竹屉里抓起热气腾腾的包子,右手拿着油纸熟练地打包,一边包还一边和排队的客人们大声闲聊着,丝毫不见忙乱。
      “我说五郎哥,你这包子,真是越来越香了!
      每天不吃上两个,我这修炼都没精神!”排在王老实前面的一个络腮胡修士大声说道。
      张五郎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手上的动作不停:“哈哈,李老哥说笑了!
      我这就是个糊口的手艺,哪能跟您修炼的正经事比。
      不过您放心,用料绝对足,都是上好的三阶‘月痕狼’肉,配上咱们自家磨的灵麦粉,吃着舒坦!”
      “那是!不像有些人,看着光鲜,背地里净搞些偷工减料的勾当。”
      另一个尖嘴猴腮的修士接口道,语气带着几分不忿,“就说昨天吧,烈阳谷的那帮弟子,一个个鼻孔朝天,结果呢?
      吃了天衍圣山提供的伙食,晚上就有人拉肚子,听说拉得腿都软了,今天早上的比试都没去成!”
      “哦?还有这事?”张五郎眼睛一亮,手上的包子包得更快了,“烈阳谷的弟子?
      他们不是以火属性功法著称吗?怎么还会吃坏肚子?”
      “谁知道呢!”尖嘴猴腮修士撇撇嘴,“估计是平日里山珍海味吃多了,肠胃娇嫩得很!
      哪像咱们,粗茶淡饭,身体倍儿棒!”
      周围排队的人也纷纷议论起来。
      “何止是烈阳谷,清风剑派的也不安生。”一个穿着灰袍的中年女修低声说道,“前天晚上,为了抢山腰那几间视野好的上房,他们的弟子还跟惊雷殿的人差点打起来呢!
      听说动静闹得不小,最后还是天衍圣山的执事出面才平息下去。”
      “清风剑派的叶孤影长老知道了,脸都气绿了!”
      “嘿嘿,这些名门正派,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为了这点小事也能争得面红耳赤。”
      张五郎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地点头附和,嘴里还啧啧称奇:“哎哟喂,这可真是……没想到啊。
      烈阳谷的弟子拉肚子,清风剑派和惊雷殿抢房子……这百宗论道,可真热闹!”
      他记性极好,这些七嘴八舌的信息,仿佛都被他记在了脑子里,等会儿就能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
      王老实站在队伍里,听着这些市井八卦,只是憨厚地笑了笑,并不插嘴。
      他的任务是买包子,这些宗门秘辛,与他无关。
      然而,此刻正坐在不远处一个露天茶摊角落里的刘三手,却竖起了耳朵,将这些对话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
      他看似在悠闲地喝着茶,眼神也随意地打量着四周,但右手的手指却在桌下悄悄活动着,用一种极其隐晦的手法,将听到的关键信息,比如“烈阳谷”、“拉肚子”、“清风剑派”、“惊雷殿”、“抢房间”等,快速地记录在一张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特制符纸上。
      刘三手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副落魄散修的慵懒模样,甚至还会在听到有趣处,跟着人群一起嘿嘿笑两声。
      但他的内心却十分警惕,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这些信息的价值。
      烈阳谷弟子拉肚子,这可能影响他们接下来的比试状态。
      清风剑派与惊雷殿因住房冲突,关系可能紧张,这或许可以利用。
      这些看似琐碎的市井闲谈,在别人听来或许只是茶余饭后的笑料,但在刘三手眼中,却可能是一块块拼凑出对手弱点的拼图。
      很快,王老实提着沉甸甸、热气腾腾的食盒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三手哥,包子买好了,五十个,一个不少。
      张老板的手艺真没说的,香得很!”
      刘三手放下茶杯,从怀里摸出几枚下品灵石付了茶钱,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对王老实点点头:“嗯,回去吧,大家还等着吃呢。”
      两人并肩挤出喧闹的坊市,朝着明光宗位于乙字区三十七号的营地走去。
      路上,王老实还在回味着包子的香味,以及刚才听到的八卦:“三手哥,你说那些大宗门的弟子,怎么还会为这点小事闹别扭呢?”
      刘三手看了他一眼,眼神深邃,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王师兄,记住了,有时候,最不起眼的地方,往往藏着最重要的消息。
      就像那个包子铺老板张五郎,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他嘴里说出来的那些‘闲话’,有多值钱。”
      王老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虽然不明白这些“闲话”具体值多少钱,但他知道,刘三手是宗主身边负责“特殊事务”的人,他说值钱,那肯定就值钱。
      刘三手则在心中盘算着,回到营地后,要立刻将今天收集到的这些信息整理出来,特别是关于烈阳谷和清风剑派、惊雷殿的情报,说不定很快就能派上用场。
      宗主巫谐常说:“最高级的策略,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比如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
      以前他还不太理解,现在看来,宗主的智慧,果然不是他们这些凡人能轻易揣测的。
      这个张五郎,以及他的包子铺,或许可以发展成明光宗在坊市的一个长期“情报点”。
      刘三手眯起眼睛,心中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