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夕阳的余晖透过宽大的窗子,在木质地板上投射出一片金黄色的光晕,仔细看时还能看到细小的粉尘在阳光中上下飞舞。
身材高大挺拔的青年登上台阶,穿过走廊,来到一扇造型古朴的雕花红木门前,缓缓叩响了房门。
“进来。”
温润的男声从闭合的房门内传来,青年推开房门,径直走到书桌前,将手中冒着热气的咖啡杯放在了书桌后的中年人手边。
“您该休息了。”
中年人点头应了声,却边头也不抬的继续写写画画。
“对了,给小念的东西寄出去了吗?”
“还没有,邮差这几日没有来。”
中年人停下手中的笔,皱眉沉吟片刻,抬头看着青年严肃地说:“不能等了,你找借口出去一趟,用最快的方式寄走。”
“好。”
青年转身出了房间,没过多久楼下传来大门关闭的声音。中年人起身来到窗边,看着青年的动力车一个转弯驶出视野,他抬起头看着天边夕阳落下后残留的艳丽晚霞,喃喃自语:“希望来得及。”
当最后一丝光亮在天边散尽,中年人收回视线,正要回到桌边,却隐约听到窗外传来动力车的轰鸣。他转身看去,隐隐绰绰的树影间,确实有车灯忽明忽灭着向自己的位置靠近。
中年人眼神一凛,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握紧,视线再次投向遥远的东方:“一定能来得及。”
说完这句话,仿佛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年人放松下来紧绷的躯体,坐回桌边,摘下眼镜一边慢慢的擦拭,一边等待着门铃声响起。
“叮咚——”
三月初春,若是放在过去,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即使是在常年气温较为平稳的R国首都,傍晚出门还是会感受到一丝凉意。
然而,这只是过去。
如今,季节已经成了一个空有其表的名字,在这个连阳光都是虚假的“水晶球”中,季节所残留的也只剩下风花雪月的景象,成为了像日月星辰一样被人类怀念的东西。那些冬天裹着被子发抖,夏天吃着冰淇淋出汗的日子,早就成了老电影中才会出现的画面,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空洞而遥远。
青年关上房门,站在屋外的台阶上,微微眯起眼睛抬头望向那遥远而澄澈的天空。
谁又能想到,在这片天幕的背后,是一个混沌的世界。
公元2355年,地球奄奄一息,人类苟延残喘。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科技开始飞速发展,对地球的消耗也与日俱增。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星球终于在人类无休止的索取之下无力负荷,发出了垂死的怒吼。
地震,海啸,飓风,沙暴,火山喷发,冰原化,臭氧空洞……当这些自然灾害开始全球范围的随机循环,人类终究是迎来了比预言迟到了一百年的末日。
就好像上帝降下洪水,惩罚身染罪孽的人类,地球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清理与恢复。直到世界上的人口在那些灾难中湮灭了十之八九,狂暴的地球终于平息了怒火,再次恢复了温顺和善的模样。幸存的人们走出地下避难所,却发现地球早已变成一副对人类很不友好的模样,百分之八十五的区域变成了不宜人类生存的“死区”,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
人终究不是穴居生物,对天空和阳光的向往与追求趋势着“新人类”走出地下,去探索已经变得危机四伏的旧日家园。终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新人类”在无边的“死区”中,发现了如沙漠绿洲般珍贵的一小块净土。他们在这里撑起了球形人造屏障,隔绝开周边“死区”的侵蚀。他们在屏障之下重建家园,模拟了旧世界的阳光,氧气,风霜雪雨,日升月落。他们努力恢复着记忆中地球的一切,期待着世界复苏的那一天。
这一等,又是百年。
然而,天灾尚未结束,人祸接踵而至。
灾变之后,残存的人类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自然生育能力大幅下降。百年来,全球十五个安全区新生儿数目总和仅仅不过千万,与此同时,对“死区”的探索不断地折损着优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在这样人口构成严重失调的危机之下,也许等不到地球复原,人类种群便自己走向了灭绝。
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四十多年前,代号为“黎博她”的安全区发起了名为“伊甸园计划”的项目,意图通过人工手段促进人类繁衍。
而这里正是“伊甸园计划”项目基地。
青年收回目光,走下台阶,钻进了房子前停着的一辆动力车里。
“伊甸园计划”基地位于“黎博她”区西北角,占地广阔,周边鲜有人烟。基地内部仿佛一个社区,除了拥有全球尖端的实验室之外,还为从各区募集而来的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建造有舒适的住所以及商场,餐馆,酒吧,健身房等休闲娱乐场所,而基地外围则是十五区联合部队负责守卫,一方面保证基地内部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确保实验信息保密。
没错,“伊甸园计划”作为一项伟大而充满前瞻性的项目,却是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
人类漫长的历史当中不乏有这样的记载,每当有灾难的发生,都会引发一场宗教兴盛的热潮。人们往往会在面对深重的苦难和绝望时,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明身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丝活下去的勇气。
这一次也不例外。
灾变之后,各安全区内,宗教盛行。那些文化,历史,背景,信仰全然不同的教派,竟不约而同的开始宣扬神罚之说,推崇人类有罪论,称只有赎清自己的罪过,才能使地球重获新生。
也许是因为这一次的灾难结局太过惨烈,使得这些学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深入人心,各教派信徒在短时间内激增,宗教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宗教已隐隐成为能够与政府相抗衡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伊甸园计划”这种在教徒眼中近乎渎神的行径才无法公之于众。甚至可以预见到,一旦计划的消息走漏风声,将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对抗。
人类就是这样矛盾而可笑的生物,宁愿卑躬屈膝的去寻求一个不知是否存在的神不知何时才能降下的庇佑,也不愿凭借自己的努力挽救同类的命运。
青年驾车穿过街道,来到了基地东门。
岗亭处一身作战服的年轻士兵抬手示意青年停车。
“请出示一下您的证件。”
青年从车前的置物架上拿出通行证交给士兵。士兵将通行证插入手持信息采集器,“滴”的一声,采集器上方投影出现了青年的姓名照片等身份信息。士兵对着青年的脸辨认了几次,确认无误后将证件交还给青年,行了一礼后挥手放行。
等待闸门打开的十几秒,青年问士兵:“请问,罗衍舟少校今天当值吗?”
年轻士兵脸上有一丝茫然。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罗应该是晚上六到八点的在东区巡逻。”
岗亭里的另一个士兵回应了青年的提问。
闸门完全开启,青年向二人道了声谢,驶离了基地。
年轻士兵在逐渐闭合的闸门缝隙中瞟了一眼逐渐远去的车尾,疑惑道:“这也是科学家?这么年轻?”
“那是许教授的养子,”年长些的搭档咀嚼着一撮烟草,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听说是老头从拍卖场买回来的。”
看着年轻士兵震惊的张大嘴的傻样,搭档嗤笑一声:“教授也是人,别把他们想的太高尚太纯粹。”
说完,年长士兵转头眺望基地中心巨大高耸的白色建筑,喃喃自语:“也能理解,毕竟谁都希望这群掌握着人类未来的人,都能像耶稣一样无私伟大。”
车子穿过一条条人烟稀少的街道,逐渐接近了“黎博她”区的中心。
灾变之后,地表之上绝大多数人类文明的痕迹都在广袤的“死区”中,历经漫长的荒芜岁月变作废墟。而现在作为人类聚居地的这十五个安全区,几乎都是灾变前鲜有人类踏足的原始之地。这其中的隐喻让人不由得深思,也正因如此,神罚之说才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由于人口危机的爆发,即使是目前全球规模排名第三的“黎博她”安全区,除了区中心还算得上繁华,安全区周边还是不可避免的荒凉起来。到处可见无人居住的空宅,破落的商区,荒废的学校,仿佛一座鬼城。
车子行进了近一个小时,前方终于出现了林立的高楼,道路上穿梭的动力车和奔走的行人也多了起来。
中心与郊区是全然不同的两幅景象。这里到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精致豪华的购物中心门前,年轻漂亮的姑娘们提着大大小小的纸袋嘻嘻哈哈的打闹,尽情挥洒着青春的热情和美好,电影院前,男孩子手捧着爆米花焦急的等待着恋人的出现,餐厅里,头发花白的中年夫妇优雅的举起酒杯,街道边的美食车前,父亲接过老板刚刚做好的热乎乎的玉米卷交给身边留着口水期待的看着他的儿子。
每一个人都尽情享受着他们的生活,每一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所有一切都与灾变之前毫无二致,没有人在意头顶的天幕之外是怎样一片末日景象,也没有人知道不远的郊外,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人类的未来进行着怎样惊人的创造。
青年熟门熟路的穿梭在热闹的街巷,来到了一条僻静的小路,停下车,从车后座拿过一个一米见方的纸箱,走进了路边一间甚至没有挂招牌的小店。
“欢迎光临哪儿都通快递!”
青年刚进门,就听到一声朝气蓬勃的问候。
柜台后年轻的大男孩扬着灿烂的笑脸看着青年问:“哎呀,是你啊!又来寄快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