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记载的景帝中二年诏令是:“诸侯王薨、列侯初封及之国,大鸿胪奏谥、诔、策。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谥、诔、策。王薨,遣光禄大夫吊襚、祠、赗,视丧事,因立嗣子。列侯薨,遣太中大夫吊祠,视丧事,因立嗣。其葬,国得发民挽丧、穿、复土,治坟无过三百人毕事。”
颜师古注说:“大鸿胪者,本名典客,后改曰大鸿胪,大行令者。本名行人,即典客之属官也,后改曰大行令……据此纪文,则景帝已改典客为大鸿胪,改行人为大行矣……当是表误。”
百官公卿表记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
武帝纪说元光二年以“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大约景帝中二年之前把典客改成大鸿胪,中六年又改成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又改成了大鸿胪。不过百官公卿表还说“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这和景帝纪里的光禄大夫又对不上了。
不管咋样,文里还是写大行令和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