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茶烟悟道 ...
-
晨光熨帖着澜渊城,也将小院外的狼藉悄然抚平。焦土被清理,破损的阵旗被更换,翻涌的河水重归宁静,仿佛昨夜那场惊雷般的袭击只是一场幻梦。
凌无尘带着砺剑峰弟子处理完手尾,将那三名俘虏押走。他步入院内,见谢杭正蹲在院角一丛新移栽的月光苔旁,指尖凝聚着氤氲水汽,细心滋养着那些在微光下泛着银蓝光泽的绒绒苔藓。她的动作舒缓而专注,与昨夜那个硬撼爆破、冷静制敌的身影判若两人。
“阵法已初步修复,外围也加派了人手。”凌无尘开口道,语气不无感慨,“经此一事,赤霞宗短期内应当不敢再如此明目张胆了。只是想不到,谢道友还有这般侍弄花草的雅兴。”
谢杭并未抬头,指尖水汽未停,声音平淡:“它们安静。”
(不吵,不闹,比人省心。)
她只是觉得,这片被战斗余波摧残过的土地,需要一些安静的生命来填补生机,这让她感到舒适。
凌无尘微微一怔,随即失笑,倒是他着相了。他想起一事,自储物袋中取出一只小巧的玉盒。“此物名‘幽泉云雾’,是剑阁后山一株老茶树所产,生于寒泉之侧,自带一股清冽宁静之意。我看道友此处水汽充沛,正合冲泡,或可静心。”
谢杭这才停下动作,看向那玉盒。她对于人族修士的饮品并无概念,化形前河底的滋味无非清冽或浑浊。但凌无尘的善意,她感受得到。她接过玉盒,打开,里面是些许蜷曲如螺、色泽墨绿隐带白毫的茶叶,一股清寒幽远的香气悄然弥散。
(味道,有点特别。像雨后石头的气息。)
她依着凌无尘简单的指点,取来清水,以自身精纯水灵之力稍稍加温——并非用火,而是操控水分子摩擦生热,这对她而言如同本能。水温恰到好处,注入放了茶叶的白瓷杯中。
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如同沉睡的精灵苏醒,汤色渐次化为清浅的碧色,那缕幽香愈发明显,带着一丝微凉的甜意。她学着凌无尘的样子,捧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然后小心地啜饮一口。
一股清冽柔和、略带甘甜的茶汤滑入喉中,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感,仿佛置身于空山新雨之后,连体内因昨夜战斗而略显躁动的灵力,都似乎被这股清流抚平,运转得更加圆融自如。
(好喝。) 她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和满足。这是与吞噬灵物、增长修为截然不同的感受,是一种纯粹作用于心神层面的熨帖。
凌无尘见她神色,知她是喜欢的,便也自斟一杯,陪她在这晨光微熹的院中,静静对饮。两人都非多话之人,一时院内唯有微风拂过新栽苔藓的细微声响,以及清浅的茶香缭绕。
“修行之道,一张一弛。”凌无尘放下茶杯,望着袅袅茶烟,忽然开口,“有时过于紧绷,反而不美。便如我这手中之剑,若只知刚猛疾刺,不懂回旋蓄势,终非上乘。”
谢杭默默听着,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感受着体内因茶意而愈发沉凝的瀚海真意。她想起昨夜疏导爆炸力量时,那并非硬抗,而是引导与流转。(硬的壳,也需要懂得何时‘柔’,何时‘转’?) 这品茶的片刻安宁,竟让她对自身之道有了另一重模糊的感悟。
茶毕,凌无尘告辞离去,处理后续事宜。
谢杭并未立刻投入修炼或加固防御。她再次来到居所旁的支流,潜入水中。并非为了探查或寻找什么,仅仅是让身体浸没在熟悉的水流里,感受那份天然的包容与宁静。她像未化形时那样,随波轻轻漂荡,偶尔摆动一下“手脚”(虽然已是人形),观察着色彩斑斓的鱼群从身边游过,看着水草柔曼地摇曳。
她游向那片星光草丛,几乎是习惯性地瞥向那处小小的坟冢。
那株奇异的植物又有了变化。三寸高的玉白色茎秆似乎更加挺立,顶端那枚金色的花苞依旧紧闭,但色泽愈发深邃内敛,表面流淌的微光也仿佛带着某种呼吸的韵律。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与周围的水灵和谐共舞,散发着安宁而充满希望的气息。
(它在长大,很慢,但很稳。) 这一次,她心中没有疑惑或警惕,只有一种纯粹的观察,如同观察河底一块随着岁月缓慢变化的漂亮石头。她甚至伸出手指,隔着一段距离,轻轻引动一缕极其温和的水灵之气,如同微风般拂过那枚花苞。
花苞似乎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仿佛在回应。
回到水面,谢杭感觉心神前所未有的清明与放松。连续战斗带来的无形紧绷感,在茶香与水流中悄然消融。她意识到,打磨“硬壳”固然重要,但让心神保持如同流水般的清澈与灵动,或许同样关键。
(第二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