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暗潮预涌 ...
-
院中,谢杭指尖的青金色气旋刚刚散去,一次【瀚海螺旋】的演练完毕。她微微蹙眉,并非对威力不满,而是对这种攻击方式巨大的灵力消耗与尚嫌冗长的准备时间感到不耐。(此法虽利,却如沉重巨钳,一击若空,则自身危矣。需得更灵巧些……) 她习惯于从生存效率的角度审视自身所有能力。
就在这时,心神相连的三重防护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扰动——并非攻击,更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外围警戒线上轻轻“蹭”过。
她气息瞬间敛至虚无,身形已如流水般滑至院墙阴影下,透过禁制向外感知。
一个身着赤霞宗低阶弟子服饰的少年,正手忙脚乱地试图控制一张失控的、闪烁着不稳定红光的“火鸦符”。少年脸色惨白,眼中满是惊恐,不仅怕符箓反噬,更怕惊动院中那位据说连火云长老都奈何不得的“煞星”。
谢杭的目光掠过少年炼气中期的微末修为,以及那符箓孱弱却紊乱的波动。(非是爪牙,倒像是不慎被潮水推到礁石边的浮游。)
她甚至能感觉到少年因恐惧而加速的心跳,以及他试图掐断灵力连接却徒劳无功的笨拙。
杀意?没有。麻烦?有一点。
她心念微动,并未启动剑煞阵,也未现身。只是悄然引动一缕水灵之力,如同河中暗流,无声无息地拂过。那失控的符箓红光瞬间湮灭,化作一张废纸飘落。少年也被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得向后坐倒,呆愣地看着院落方向,劫后余生的茫然远大于思考发生了什么。
谢杭已收回目光,回到静室。她不会在这种无意义的插曲上耗费心神。然而,这件事本身,却像一个清晰的信号。赤霞宗的人,活动范围已经触及到她“螺壳”的边缘。是意外,还是投石问路?
她盘膝坐下,取出一颗剑心丹服下。药力化开,清凉之意流转,让她的感知愈发敏锐。她开始以更高的频率和更苛刻的标准,反复检查院落内外三重防护的每一个细节。
水灵屏障的流转是否圆融无碍?庚金剑煞阵的阵旗灵力是否充盈锐利?基础禁制的节点有无灵力迟滞?她甚至开始在脑海中推演各种可能的袭击方式:绝非简单的蛮力硬攻,而是更具针对性的手段——比如,以点破面的高强度爆破,或者腐蚀灵力的阴损手段,再或者……同时从多个方位发动的协调攻击。
当她检查到临水方向的院墙时,指尖传来的反馈让她微微停顿。此处的防御,更多依托天然水势与她自身水灵屏障的流动性,物理结构的致密程度,确实略逊于其他方向。若对手拥有强大的爆破法器,这里无疑是相对理想的突破口。
(此处,需得更致密,更坚韧。) 她没有选择普通的土石加固,那会破坏与周遭水灵的亲和。她将双手按在墙壁上,瀚海真意缓缓透出,混合着精纯的水灵之力,如同亿万年水流渗透、滋养河床下的坚岩,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方式,从最细微的结构层面,重新排列、压缩、强化着墙体的本质。这过程耗时良久,效果却远比外在的堆砌更为持久稳固。
就在她全神贯注于此之时,识海深处,那枚定海珠,再次传来了清晰的异动!
这一次,并非具体的功法图纹,而是一幅更加急促、带着强烈警示意味的意念湍流!
意念中混杂着几个关键碎片:“炽热”、“爆裂”、“三位一体”、“水脉枢机”、“流转疏导”!
这意念如同冰锥,瞬间刺入谢杭的心神!她豁然抬头,目光如电,精准地扫过院落外围的三个方位——正门(象征性最强)、侧翼(易于隐蔽接近)、以及她正在加固的临水院墙(防御相对薄弱点)!
(三位一体……是指这三处可能同时遭遇以火系爆破为主的猛攻!水脉枢机,流转疏导……是让我利用并引导此地充沛的水灵之力进行防御和化解!)
定海珠的预警从未如此清晰!她不再有丝毫怀疑。
行动快于思考。她的身影在小院内几个闪烁,【旁行无忌】的身法运用到极致。原本均匀覆盖的水灵屏障被她迅速调整,大量灵力如同受到征召的士兵,暗中向那三个关键点位汇聚、沉淀,构筑起更加厚实的缓冲层。同时,她以自身瀚海真意为引,更深层次地沟通脚下大地与身旁河流,将更庞大的水灵之力缓缓牵引、编织,在院落下方及周围,构筑起一个隐形的、流动不息的水灵循环网络。
这个网络并非为了硬碰硬,而是为了“疏导”与“分流”。当爆炸发生时,部分冲击力会被这流动的水灵网络引导、分散,如同巨石投入奔流,虽激起巨浪,却难伤河床根本。
完成这一切,她额角已见细汗,体内灵力消耗巨大。但站在院中,她能清晰地“感知”到脚下那与河流同呼吸、共脉动的庞大水灵循环,以及三重防护调整后,如同张开的、针对特定方向的三面坚盾。
一种奇异的冷静笼罩着她。威胁不再模糊,而是被具象化。对策已然布下。
(壳已反复检查,薄弱处正在加固。攻击的落点已预判。应对的网已撒下。)
她望向赤霞宗的方向,眼神平静无波,唯有周身那与整个水脉隐隐共鸣的沉凝气息,在寂静中积蓄着力量。
(第二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