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第十四章东南亚版图再扩张,文化交流谱新篇

      新加坡首店稳定运营三个月后,苏清欢将分店交给经验丰富的店长管理,带着林晓雅和陈默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这是“家常菜文化出海”计划的第二站。相比新加坡的国际化,吉隆坡的饮食市场更具本土烟火气,唐人街的大排档、茨厂街的小吃摊,处处洋溢着多元文化碰撞的味道。

      刚到吉隆坡,苏清欢就感受到了与新加坡截然不同的市场氛围。在茨厂街调研时,她看到一家卖“福建面”的小摊前挤满了人,摊主用大火快速翻炒面条,浓郁的酱油香和虾油香飘出老远。“吉隆坡人爱吃重口味、有锅气的食物,”陈默指着摊位,“但他们也注重食材的新鲜,比如海鲜必须当天采购,蔬菜要保持脆嫩。”

      这次选址,苏清欢没有选择高端商场,而是定在了茨厂街附近的“康乐花园”——这里是吉隆坡有名的美食区,既有本地居民常去的老字号,也有年轻人喜欢的网红店,租金比商场低40%,还能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确定选址后,菜品改良再次提上日程,苏清欢结合吉隆坡的饮食特点,推出了多款融合菜品:

      - 香辣番茄牛肉面:在番茄鸡蛋面的基础上,加入本地特有的“ sambal 辣酱”,搭配切片的牛腩肉,用大火翻炒出锅气,辣中带酸,符合吉隆坡人重口味的偏好。
      - 沙爹风味红烧肉:将沙爹酱与生抽、老抽按1:2:1的比例调制酱汁,代替传统的红烧汁,炖煮时加入椰糖增加甜度,肉质软烂,带着浓郁的花生香和香料味。
      - 娘惹椰香鸡:借鉴娘惹菜的烹饪手法,用椰浆、香兰叶、南姜熬制汤底,将鸡肉块放入慢炖30分钟,鸡肉鲜嫩,椰香浓郁,还配有本地蔬菜“羊角豆”,解腻又爽口。

      菜品研发期间,苏清欢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导师”——住在康乐花园的娘惹阿婆李雪兰。阿婆听说苏清欢要开中国家常菜馆,主动上门分享娘惹菜的烹饪技巧:“做椰浆菜时,一定要用新鲜椰肉榨汁,不能用罐装椰浆,不然香味不够;南姜要切得碎一点,才能融入汤里。”在阿婆的指导下,苏清欢改良的娘惹椰香鸡味道更地道,试吃时连本地的娘惹食客都赞不绝口。

      吉隆坡分店的装修风格也融入了本地元素:墙面用娘惹花砖装饰,色彩鲜艳又充满文化气息;用餐区的桌子上铺着手工编织的藤席,搭配木质椅子,营造出温馨的东南亚家庭氛围;甚至连餐具都选用了本地陶瓷厂制作的青花瓷,上面绘有吉隆坡的地标建筑双子塔。这种“中国家常菜+娘惹文化”的装修风格,还没开业就吸引了不少路人拍照打卡。

      开业当天,茨厂街的舞狮队特意来助兴,锣鼓声吸引了大批食客。苏清欢穿着传统的中式旗袍,亲自为第一位客人端上香辣番茄牛肉面。客人是位本地大学生,尝了一口后兴奋地说:“这个味道太绝了!又辣又香,比我吃过的其他中餐都好吃!”开业首天,吉隆坡分店的营业额就突破了5万令吉,其中娘惹椰香鸡和沙爹风味红烧肉几乎售罄。

      就在吉隆坡分店步入正轨时,泰国曼谷的合作邀约也来了。泰国旅游局通过盛景集团联系到苏清欢,希望她能在曼谷开设分店,作为“中泰美食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还承诺提供租金补贴和旅游宣传资源。苏清欢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曼谷是东南亚的旅游重镇,每年有大量中国游客,既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又能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家常菜。

      曼谷分店的选址定在了暹罗广场附近的旅游商圈,这里靠近多个景点,游客流量大。菜品改良时,苏清欢充分考虑了泰国人的口味:

      - 泰式青柠蒸鱼:在清蒸鲈鱼的基础上,用青柠汁、鱼露、小米辣调制酱汁,代替传统的生抽料酒,酸中带辣,清新解腻,符合泰国人爱吃酸的习惯。
      - 芒果糯米饭红烧肉:将泰国特产的芒果切成块,与红烧肉一起炖煮,芒果的甜味中和了肉的油腻,还加入了糯米,增加饱腹感,深受游客和本地人的喜爱。
      - 冬阴功翡翠虾仁:用冬阴功汤料代替部分水,煮制芦笋和虾仁,加入椰浆增加浓郁度,既有中国家常菜的清爽,又有冬阴功的独特风味。

      曼谷分店的开业还吸引了泰国知名美食节目《泰好吃》的关注,节目组特意前来拍摄专题片。苏清欢在节目中演示了番茄鸡蛋面的制作过程,还分享了中国家常菜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常菜,它代表着家人的关爱和记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菜,让泰国朋友感受到中国家庭的温暖。”节目播出后,曼谷分店的客流量激增,甚至有游客专门从清迈、普吉岛赶来打卡。

      随着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三家海外分店的成功运营,“清欢的美食屋”在东南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苏清欢还应马来西亚旅游局的邀请,参加了“东南亚美食节”,在活动中开设“中国家常菜工作坊”,教东南亚厨师做番茄鸡蛋面、红烧肉等经典菜品。工作坊里,马来西亚厨师阿明兴奋地说:“以前我觉得中国菜很难做,现在才知道,家常菜其实很简单,关键是用心。以后我要在我的餐厅里也推出这些菜,让更多马来西亚人爱上中国味道。”

      这天,苏清欢在曼谷分店收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宿主成功在东南亚开设3家海外分店,推动中泰、中马美食文化交流,“家常菜文化出海”任务进度提升至60%!获得“东南亚美食文化传播大使”称号,解锁“国际餐饮展会”参展权限!积分+3000!】

      苏清欢站在曼谷分店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游客,心中满是感慨。从国内的三家连锁分店,到东南亚的三家海外分店;从最初的“网红厨师”,到如今的“美食文化传播大使”,她的美食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

      陆时衍特意从国内飞来曼谷,为她庆祝。两人坐在分店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湄南河夜景,陆时衍轻声说:“下一步,我们可以考虑开拓欧洲市场了。盛景集团在伦敦、巴黎都有资源,我已经让团队开始调研当地的饮食市场。”

      苏清欢笑着点头:“好啊。不过在去欧洲之前,我想先把东南亚的市场做稳。我们可以在新加坡成立‘东南亚运营中心’,统一管理三家分店的食材供应和人员培训;还可以和当地的学校合作,开设家常菜课程,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就在两人规划未来时,林晓雅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份邀请函:“清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你参加下个月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世界美食文化论坛’,让你分享中国家常菜的文化传承和海外传播经验!”

      苏清欢接过邀请函,激动得手都在抖。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做的家常菜,能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她看着邀请函上的“世界美食文化论坛”字样,突然想起穿越前的自己——那时的她,还在为生计奔波,从未敢奢望有一天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分享中国的美食文化。

      “我一定会去的。”苏清欢握紧邀请函,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家常菜不仅好吃,还承载着中国的家庭文化和生活智慧。我要让番茄炒蛋、红烧肉,成为世界人民都喜欢的中国味道!”

      夜色渐深,曼谷分店的灯光依旧温暖。苏清欢知道,“家常菜文化出海”的道路还有很长,未来还会遇到更多挑战——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市场竞争,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有传承的力量,有团队的支持,有爱人的陪伴,更有对中国家常菜不变的热爱。

      属于“清欢的美食屋”的传奇,还在继续。而这一次,她的舞台,是整个世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更新稳定,每日晚8点准时更2章,若有加更会提前在本章说通知;断更会提前请假,绝不坑文,大家可以放心追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