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蓝海 ...

  •   确立了“用户价值优先”的商业化原则后,林烨带领团队开始探索真正可持续的增长路径。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与校园场景天然契合、且更具社会价值的领域——教育科技。
      “我们不能只做一个连接器,更要成为一个赋能者。”在林烨的主导下,“校园圈+”战略正式启动。核心是利用平台积累的庞大用户基础、精准的数据洞察和深厚的技术底蕴,向教育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
      第一个重磅产品,是由沈知意团队主导开发的“知海在线”平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录播课平台,而是深度融合了“校园圈”社交基因和AI技术的创新产品。
      “知海”邀请了平台上已有影响力的学霸、教授和各领域达人,开设系统化的付费课程和轻量级的“知识圈”。其核心优势在于:
      1. 社交化学习:学员可以在课程内组建学习小组,互相督促答疑,形成沉浸式学习氛围。
      2. AI助教:基于“校园圈”的推荐算法,为每个学员智能规划学习路径,推送针对性习题,并能自动批改客观题,给出学习建议。
      3. 实践对接:与平台上的企业招聘模块打通,优秀学员可直接获得内推机会,形成“学习-实践-就业”的闭环。
      “知海”上线初期,重点发力考研、公考、语言学习、专业技能等刚需领域。凭借“校园圈”的精准流量和独特的社交学习模式,迅速吸引了大量付费用户,成为了公司新的、健康的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联众的开放平台战略,在“校园圈”有限的合作下,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他们发现,离开了校园这个具体场景和深厚的信任根基,他们的社交图谱在赋能教育等垂直领域时,显得苍白无力。
      “校园圈”通过“知海”平台,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将竞争从社交层面引向了更具价值的教育服务生态层面。这已不再是用户时长的争夺,而是对下一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塑造。
      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开始用“教育社交”这个新词来定义“校园圈”的模式,认为它开创了一个新的赛道。
      在一次行业论坛上,林烨作为嘉宾发言:
      “互联网的下半场,不再是流量的竞争,而是价值深度的竞争。谁能更深刻地理解用户,谁能用技术和模式解决真正的痛点,谁才能赢得未来。‘校园圈’愿意做教育数字化变革的一块铺路石。”
      他的发言,引起了台下许多教育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的深思。
      站在新的起点,林烨看到的是一片更广阔的蓝海。这片蓝海,不仅蕴含着商业上的无限可能,更承载着通过技术改善教育、赋能年轻一代的宏大愿景。
      星火燎原之后,是奔向大海的征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