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8、第 78 章 ...
-
2021年12月初,京畿道某私人山地赛道
冬日的阳光带着几分清冷的力度,洒在蜿蜒起伏的柏油赛道上。引擎低沉的咆哮声撕裂了山间的寂静,一辆黑色的杜卡迪Superleggera V4如同暗夜幽灵般疾驰而过,压弯时车身几乎贴地,动作精准而流畅,带着一种冷酷的美感。骑手一身专业的黑色骑行服,头盔遮住了面容,但那挺直的背脊和掌控一切的姿态,无疑是李智宇。
稍后,一辆更加炫目、引擎声也更显张扬的阿斯顿马丁跑车呼啸着跟上,驾驶座上是兴奋得大呼小叫的李智皓。而在赛道旁的安全区域,一个穿着印有动漫图案卫衣、戴着棒球帽的男孩正目不转睛地看着,眼里满是崇拜的光芒。他是李富真的独子,12岁的任佑贤。
李智宇一个漂亮的甩尾,将机车稳稳停在休息区。他长腿一跨,利落地下车,摘下头盔,冷冽的山风拂过他带着薄汗的额发。他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紧抿的唇线似乎比在会议室里松弛了微不可查的一丝。
“哥!你太快了!”李智皓也停好车,蹦下来,激动地拍着兄长的肩膀,然后又转向任佑贤,“佑贤呐,怎么样?你智宇哥帅吧?”
任佑贤用力点头,小跑过来,仰头看着李智宇,眼神亮晶晶的:“智宇哥,太厉害了!比我妈妈收藏的那些跑车酷多了!” 孩子的世界里,还没有太多家族博弈的阴影,只有对强大表兄纯粹的崇拜。
李智宇看着眼前这个同父异母姑姑的儿子,目光在他与自己弟弟有几分相似的眉眼上停留了一瞬。他抬手,有些生硬地揉了揉任佑贤的头发,动作并不熟练,但已是难得的亲近。“喜欢机车?”
“嗯!”任佑贤用力点头。
“等你再大点,教你。”李智宇的声音依旧平淡,但这句话让任佑贤的眼睛瞬间瞪得更圆,满脸难以置信的惊喜。
李智皓在一旁嘿嘿笑着,拿出手机:“来来来,佑贤,跟我们合个影,给你妈发过去,让她看看她儿子跟我们在一起多开心。”
李智宇没有反对,默认了弟弟的行为。他站在中间,李智皓揽着任佑贤的肩膀站在另一侧。照片里,李智宇依旧没什么笑容,但眼神不再冰冷,李智皓笑得灿烂,任佑贤则是一脸兴奋。这张照片,由李智皓发送到了李富真的私人号码。
这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也是一种微妙的纽带维系。无论他们父辈、他们这一代之间有多少明争暗斗,至少在下下一代,血缘的联系依然存在。李智宇带着任佑贤出来,既是出于兄长对年幼表弟的责任,也未尝不是在向姑姑传递一个信息——只要不越界,家族的下一代依然可以拥有正常的亲情。
远处的山道上,尹室长安排的安保车辆若隐若现,确保着一切安全,也隔绝了任何外界的窥探。
李智皓从车载冰箱里拿出几瓶功能饮料,递给李智宇和任佑贤。李智宇靠在机车上,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山风带着松针的气息吹拂在脸上,暂时驱散了办公室里文件堆积的沉闷和家族内部无形的压力。
他闭上眼,感受着速度残留的肾上腺素在体内平复。只有在这样极限操控的时刻,他才能将那些纷繁的算计、沉重的责任暂时抛在脑后,专注于身体与机械的纯粹共鸣。
“哥,下次把Winter……也叫上?”李智皓凑过来,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半试探地说,“她不是也会一点机车吗?我看她INS小号关注了好多机车博主。”
李智宇睁开眼,瞥了弟弟一眼,眼神里没有任何情绪,但李智皓立刻识趣地做了个封口的手势。
叫上她?李智宇的目光投向远方层叠的山峦。他想象了一下她穿着骑行服,可能有些紧张却又努力保持镇定的样子,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现在还不行。她的世界需要绝对的低调和安全。但这种想象,本身就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微小的涟漪。
任佑贤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两个哥哥打哑谜,但他很懂事地没有多问。
短暂的休息后,李智宇重新戴上了头盔。
“走了。”他低沉的声音透过头盔传来,再次发动了机车。
引擎再次轰鸣,黑色的杜卡迪如离弦之箭般射出。这一次,李智皓没有跟上,他知道兄长需要这独处的、风驰电掣的时刻来清空大脑。
李智宇在蜿蜒的山道上加速,感受着速度带来的失控边缘的掌控感。风声在耳边呼啸,仿佛能吹散所有阴霾。在某个极限过弯的瞬间,他脑海中闪过的,不是数字,不是股权,而是冬天那双清亮、带着一丝倔强的眼睛,以及她INS小号上那个指向远方的箭头“→”。
他猛地拧动油门,机车发出更狂暴的嘶吼,冲向山顶。
当他在山顶停下,俯瞰着脚下苍茫的大地时,胸中那股因家族、权力而积郁的浊气,似乎也随着这次飙车宣泄了不少。他拿出手机,点开那个加密的相册,看着里面她安静的睡颜和汉江边宁静的夜景。
然后,他登录了那个几乎不用的INS小号 @j.y._zero。他没有发任何照片,只是将空白的背景,换成了一张纯黑的图片。然后,在个性签名处,留下了一个极其简单的符号:??(摩托车)。
没有配文,没有@任何人。
但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刚刚结束练习的冬天,刷新INS时,看到了这个唯一关注账号的更新。那个黑色的背景,和那个摩托车符号,让她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微微弯起。
她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她能感觉到,那个身处冰山之上的男人,似乎找到了一瞬间的、属于他自己的自由和喘息。
她看着手机屏幕,仿佛能透过那个符号,听到遥远的山道上,风驰电掣的声音。她低下头,继续系紧舞鞋的带子,眼神更加坚定。
他在他的世界里征战、喘息。她也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奔跑,直到有一天,或许能真正与他并肩,感受同一片风。
2021年12月中旬,汉南洞李在镕宅邸
宅邸的餐厅比李智宇的公寓更具传统韵味,巨大的圆形餐桌象征着团圆,但围坐其间的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这团圆之下涌动着多少暗流。这是李健熙去世后,李在镕一系首次较为正式的家庭聚餐。李在镕坐在主位,洪罗喜老夫人因身体微恙未出席,李智宇、李智皓、李元珠依次而坐,气氛比起以往,少了几分祖父在时的绝对威压,多了几分试探性的松弛。
餐桌上摆满了精致的韩式料理,但众人的胃口似乎都不算太好。李在镕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不仅仅是丧父之痛,更有接手整个帝国后面对内外压力的沉重。他偶尔会问及李智宇关于集团事务的进展,语气不像在办公室那般纯粹上下级,掺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半导体那边,台积电最近的动向,对我们压力不小。”李在镕切着一块烤韩牛,语气沉重。
“他们的技术领先是事实,但我们在封装和集成方案上有差异化优势。下一步的重点是打通下游应用场景,我已经让战略部在做方案。”李智宇回答得条理清晰,仿佛在做一场精简的汇报。
李在镕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但眉头并未舒展。
李智皓试图活跃气氛,说起自己最近一些不涉及核心业务的投资见闻,李元珠也乖巧地分享着学校里的趣事。餐桌上的话题在公务与家常间艰难地切换。
餐后,李在镕示意李智宇跟他去书房。李智皓识趣地拉着李元珠去家庭影院看电影了。
书房里,李在镕站在父亲曾经收藏古董的博古架前,背对着李智宇,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迷茫和压力下的烦躁:“有时候觉得,四面八方都是眼睛,走错一步,可能满盘皆输。你姑姑们……还有那些元老,没那么容易安抚。”
李智宇安静地站在父亲身后,看着他比以往略显佝偻的背影。他能理解父亲的压力,坐上那个位置,才知道看似无上的权力背后,是同样无边的责任和风险。
他沉默片刻,忽然开口,声音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极其罕见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调侃:“父亲,您最近又在看《雍正王朝》了?”
李在镕身形一顿,转过身,有些愕然地看着儿子。
李智宇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深邃,如同他常翻阅的那些史书:“比起九龙夺嫡,您现在的处境,至少对手明确,筹码清晰。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局面?无非是见招拆招,步步为营罢了。”
这话说得云淡风轻,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李在镕内心的焦虑,并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中稀释。九龙夺嫡,兄弟相残,那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他现在,面对的是姐妹间的制衡、元老们的观望,虽然复杂,但并非没有转圜余地,更何况,他身边还站着能力卓越、已然成器的长子。
李在镕愣了片刻,随即,脸上紧绷的线条微微松动,甚至极轻地、几乎无声地哼了一下,不知是苦笑还是释然。他重新转过身,看着博古架上的瓷器,良久,才低声道:“是啊……至少,你们兄妹三人,是齐心的。”
这句话,是对李智宇的肯定,也是对他自身处境的一种重新认知和接纳。他失去了父亲,但获得了完整的继承权,并且下一代并未出现内斗的苗头,这已是莫大的幸运。
“智皓最近稳重了些,元珠也很懂事。”李智宇适时地补充了一句,将弟妹也纳入这“齐心”的范畴,进一步巩固父亲心中的安定感。
父子二人没有再就这个话题深入。李在镕转而问起李智宇的身体状况,叮嘱他注意休息。这是一种不同于办公室的、带着家庭温情的交流,虽然依旧克制,但隔阂似乎消融了些许。
离开父亲宅邸时,夜色已深。李智皓凑到兄长身边,挤眉弄眼:“哥,跟爸聊什么了?他脸色好像好点了。”
“没什么,聊了聊历史。”李智宇淡淡回应。
李智皓“哦”了一声,虽然不太明白,但兄长说没事,那就是没事。
回汉南洞公寓的路上,李智宇看着窗外流逝的灯火。他想起自己对父亲说的那番话,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他面临的局面,同样复杂,甚至因为年轻而需要应对更多质疑。但他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和掌控。
他拿出手机,看到冬天在几小时前发来的信息,是一张夜空的照片,今天首尔难得看到了几颗星星。没有文字。
他依旧没有回复,但将那张照片保存了下来。
然后,他点开INS,看到了李政宰不久前更新的一条动态,是与几位电影界人士的合照。他注意到,李政宰点赞了一条时尚博主持续看好aespa时尚表现力的推文。这种不着痕迹的、持续的关注,像一种温和的守护。
李智宇关掉手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家宴上的暗流,与父亲略显脆弱的交谈,让他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所在位置的孤独与重量。但与此同时,父亲那句“你们是齐心的”,冬天发来的宁静星空,以及来自母亲和母亲男友那方无声的支持,又像点点微光,汇聚成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束,照亮着他前行的、充满博弈与算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