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aespa出道组成员正式确定的消息,如同在SM练习生这座本就竞争激烈的金字塔内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金旼炡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既是对她多年努力和天赋的肯定,也瞬间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
以往平静(至少表面如此)的练习生生活,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一些往日还算友善的练习生,眼神里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是羡慕,是嫉妒,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资源开始明显倾斜,造型师、声乐老师对出道组成员的态度愈发重视,而其他练习生则被无形地划入了另一个层级。
在一次集体舞蹈训练后的更衣室里,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旼炡正低头整理着背包,隐约听到不远处几个练习生的低语,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
“……听说出道组的资源和我们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了,连经纪人都不一样。”
“人家现在可是公司的宝贝,能一样吗?”
“真是运气好啊,也不知道是凭什么……” 最后一句带着明显的酸意,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旼炡的方向。
旼炡整理背包的手指顿了顿,没有抬头,只是将背包带子攥得更紧了些。她早就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出道只是另一个开始,随之而来的除了荣光,还有更多的审视和无形的压力。她不能回应,也不能流露出任何情绪,只能更加谨言慎行,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出道准备中。
她摸了摸耳垂上的雪花耳钉,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这是她与那个冰冷世界唯一的、隐秘的连接点,也是她内心力量的来源之一。她告诉自己,必须更加努力,用实力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机会,堵住那些质疑的嘴。
与此同时,李智宇面临的则是另一种层面的“门槛”。祖父李健熙的病情虽暂时稳定,但远未到可以松懈的地步。集团内部,以李富真为首的一派并未因西南湖项目的受挫而偃旗息鼓,反而将触角伸向了其他领域,试图在消费电子和金融板块寻找新的突破口,与李在镕、李智宇主导的以半导体、AI为核心的战略方向暗中较劲。
李智宇需要更频繁地出席各类高层会议,审阅更复杂的报告,做出更精准的决策。他像一位年轻的棋手,在巨大的棋盘上,与经验丰富的对手进行着无声的博弈。每一步都关乎利益,每一步都需计算得失。
这天,他刚结束一场关于调整某个海外投资基金会架构的冗长会议,回到办公室。尹室长送来一份需要紧急签署的文件,同时低声汇报:“室长,SM那边,关于出道组的一些内部动态简报。” 这是例行公事,尹室长会筛选出可能与金旼旼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报。
李智宇快速浏览了一下,目光在“部分练习生态度微妙变化”、“资源分配差异引发潜在情绪”等字眼上停留片刻。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知晓。
他放下简报,拿起笔准备签署文件,但笔尖在空中停顿了一瞬。他想起了上次她因为网络谣言而苍白的脸,想起了她在钢琴前流露出的脆弱。出道组的门槛,对她而言,意味着更复杂的环境和更大的心理压力。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对尹室长吩咐了一句,语气平淡无波,像是在安排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工作:
“跟SM金英敏代表打个招呼,出道组成员的管理,要更注重团队氛围和成员心理健康。不必要的内部消耗,应当避免。”
他没有直接提金旼炡的名字,但这句话的分量,足以让SM高层明白其中的关切。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不着痕迹的庇护,将可能的排挤和刁难扼杀在萌芽状态。
“是,室长。”尹室长领命,立刻去办。
李智宇这才低下头,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笔锋依旧冷硬凌厉。对他而言,这只是庞大管理事务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是确保他“投资”顺利、避免不必要的“损耗”的必要措施。
然而,在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内心深处,这份出于理性计算的“维护”,早已掺杂了越来越多非理性的、属于个人情感的成分。他不希望看到她被那些无聊的纷争所困扰,希望她能在一个相对顺遂的环境里,专注于她所热爱的舞台。
这种希望,本身就已经偏离了纯粹的“掌控”范畴。
晚上,旼炡在结束了一天高强度的排练后,收到了经纪人温和的提醒,让她多注意和队友们的沟通,保持良好心态。她隐约感觉到,公司层面的风向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之前那些若有若无的低语和排挤感,悄然减轻了不少。
她不知道这变化从何而来,但心底却松了一口气。她拿出手机,看着那个加密的INS小号,他依旧没有任何动态。但她知道,他一定在某个她看不见的地方,关注着,掌控着。
她对着漆黑的手机屏幕,轻声而坚定地自语:“我会做好的,一定。”
两条线,一条在跨越出道门槛后,面临着新的内部环境和人际关系,在无声的庇护下努力适应;一条在更高的权谋门槛前,冷静博弈,并在理性的决策中,悄然融入了一丝个人的牵挂。
情感的升温,并非总是轰轰烈烈。在这看似平淡、各自忙碌的日子里,一次不着痕迹的关照,一份默默承受后的坚定,都让那条连接彼此的线,变得更加柔韧而真实。
“aespa出道前的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日程表密集得令人窒息。但在某个难得的、没有夜间训练的傍晚,金旼炡鼓起勇气,通过加密信息向尹室长发出了一个小心翼翼的请求:她想请李智宇室长和李智皓先生吃一顿简单的便饭,以感谢他们之前的帮助(她指的是音乐合作机会和那次舆论风波的处理)。地点定在清潭洞一家她知道的、味道正宗但环境相对私密的传统韩餐店。
这个邀请,对她而言,是跨越了巨大心理门槛的举动。她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他们之间的鸿沟,但她想表达那份无法宣之于口的感激,也想……以一种更接近“普通人”的方式,与他有那么一次短暂的交集。
信息发出后,她握着手机,心脏忐忑地等待着回应,几乎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回复来得比她想象中快,依旧是尹室长冷静的语调:
“智皓先生会准时出席。智宇室长有临时安排的跨国会议,无法确定结束时间。”
这个结果,让旼炡在微微失落的同时,也松了一口气。李智皓的出席,代表了某种程度的接纳和善意,而李智宇的“不确定”,则给了她一个缓冲——不必直接面对那座冰山的全部压力。
晚上,那家隐藏在小巷深处的韩餐店包厢里,气氛起初有些微妙的拘谨。李智皓穿着休闲的卫衣,笑容灿烂,努力活跃着气氛。他聊起自己在国外的趣事,聊起时尚和音乐,试图让对面的女孩放松下来。
旼炡穿着简单的毛衣和牛仔裤,素颜,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比舞台上少了几分清冷,多了些邻家女孩的温婉。她小口喝着大麦茶,认真听着李智皓说话,偶尔露出浅浅的笑容,应答得体,但依旧能看出紧张。
“别紧张,”李智皓看出了她的不自在,笑着给她夹了一筷子烤牛肉,“我哥那个人就是那样,工作狂,日程排得比总统还满。他能让我来,就已经是破天荒了。” 他巧妙地用调侃兄长的方式,化解着她的尴尬。
“我知道的,”旼炡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室长他很忙。” 她能理解,也早已习惯了他的忙碌和距离感。
饭菜是地道的韩式家常风味,泡菜汤,烤韩牛,各种小菜摆满了桌子,热气腾腾,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与李智宇通常所处的那些顶级餐厅或正式宴请的氛围截然不同。
李智皓吃得很香,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哇,这家店真不错!比我哥那些冷冰冰的日料法餐强多了。” 他活泼的个性很快感染了氛围,旼炡也逐渐放松下来,甚至会因为他的某些玩笑而抿嘴轻笑。
她小心地照顾着李智皓,帮他添茶,将烤好的肉夹到他盘子里,动作自然又体贴。李智皓看在眼里,心里对这个未来嫂子的好感又多了几分。懂事,不矫情,而且……看他哥的眼光,还挺特别。
饭吃到一半,李智皓的手机响了一下,他看了一眼,是尹室长发来的信息,汇报兄长会议刚刚结束,正在返回汉南洞的路上。
李智皓眼珠一转,放下筷子,对旼炡说:“我哥好像开完会了。要不……我们给他打包点吃的回去?这家泡菜汤味道真绝了,让他也尝尝。”
这个提议让旼炡的心猛地一跳。给他……打包?这似乎比一起吃饭,更带着一种……亲昵的意味。但她看着李智皓真诚的眼神,以及那份想与兄长分享美食的心意,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她点了点头,脸颊微微发热:“好……好的。”
于是,这顿原本是感谢宴的晚餐,在结束时,多了一个打包好的、装着热腾腾泡菜汤和几样小菜的保温食盒。
李智皓提着食盒,和旼炡一起走出餐厅。夜晚的清潭洞灯火阑珊,冷风拂面。
“今天谢谢你,”旼炡微微躬身,“饭菜还合口味吗?”
“非常棒!”李智皓笑容灿烂,“下次有机会再一起!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经纪人欧巴的车就在前面。”旼炡连忙摆手。
目送旼炡坐上公司的车离开后,李智皓提着食盒,慢悠悠地走向自己停在不远处的跑车。他拿出手机,对着那个保温食盒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兄长,配文:
“来自‘平行线’小姐的爱心宵夜。哥,你没来亏大了哦~” 后面还加了个俏皮的表情符号。
汉南洞公寓里,刚到家、正松着领带的李智宇,看到弟弟发来的照片和文字,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他看着那个普通的保温食盒,眼前仿佛能浮现出那个女孩在餐厅里,小心翼翼挑选食物、认真打包的样子。
一种陌生的、带着暖意的情绪,极淡地掠过他冰冷的心湖。
他没有回复弟弟,只是将手机放到一旁,走向浴室。但当他洗完澡出来,经过客厅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被李智皓放在茶几上的那个保温食盒上。
他走过去,打开食盒。泡菜汤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家常的、令人安心的味道。他沉默地看了几秒,然后拿起旁边的小碗,盛了一些,坐在沙发上,慢慢地喝了起来。
味道确实不错。很……生活。
李智皓洗完澡出来,看到的就是兄长坐在沙发上,安静地喝着那碗本不属于他这个阶层、也不符合他日常饮食标准的泡菜汤。画面有些违和,却又奇异地和谐。
李智皓没有打扰,只是靠在门廊上,无声地笑了笑。
而对已经回到宿舍的金旼炡来说,今晚的经历像一场不真实的梦。她见到了他弟弟,一起吃了饭,还……给他打包了宵夜。她不知道他会不会吃,甚至不知道食盒有没有顺利送到他手上。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最后拿出手机,看着那个加密的INS小号,依旧没有动静。但她心里,却因为这次勇敢的跨越和那份送出的、带着她心意的宵夜,而充满了某种柔软的、充实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