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三星集团总部,一场关乎未来一年核心投资方向的战略董事会正在召开。气氛远比往常更加凝重。李在镕坐在主位,面色沉静,但指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动作,泄露了他并不轻松的心情。
李智宇坐在父亲下首,面前摊开着精心准备的战略方案。他刚刚陈述完毕,逻辑清晰,数据翔实,将加大在AI和尖端半导体研发投入的必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
然而,他话音刚落,姑姑李富真便优雅地抬了抬手,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属于家族长辈的关切笑容:“智宇的方案很有前瞻性,年轻人敢想敢干,是好事。”她话锋一转,语气依旧温和,却像裹着天鹅绒的匕首,“不过,如此庞大的投入,势必会挤压其他核心业务的现金流,比如……消费电子和家电领域。最近市场反馈,我们在中端市场的份额,似乎有被中国品牌蚕食的趋势。这个时候,是否应该更注重巩固基本盘,而非一味追求高风险的尖端技术?”
她的话,立刻引来了几位倾向于保守派系董事的附和。
“富真社长考虑得周全啊。”
“确实,技术研发投入周期长,风险大……”
“消费电子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不能放松。”
李智宇面色不变,眼神却冷了下来。李富真此举,并非单纯反对他的方案,更是借题发挥,质疑他激进的投资风格,试图在董事会面前削弱他刚刚建立起来的权威。她选择消费电子领域发难,更是精准地指向了父亲李在镕过去颇为看重的一块业务,带着挑拨的意味。
“风险与机遇并存。”李智宇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固守基本盘,只会让我们在未来竞争中失去先机。中国品牌的崛起,恰恰说明技术迭代的重要性。我们失去的中端市场份额,可以通过技术下放和品牌升级重新夺回,但这需要前沿技术作为引擎。”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是竞争对手在相关领域的投入和进展对比。“如果我们现在犹豫,失去的将不是几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而是未来十年的产业话语权。”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李智宇冷静的声音在回荡。他与李富真目光相接,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光火石。
李在镕终于开口,没有直接支持任何一方,而是将问题抛给了更宏观的战略分析:“战略室的长期预测模型怎么说?风险评估报告呢?”
会议在一种紧绷的拉锯战中持续了数小时。最终,李智宇的方案在修改部分细节后,勉强获得了通过。但这无疑是一次消耗巨大的胜利,李富真虽然未能完全阻止,却成功地在董事会成员心中埋下了质疑的种子。
会议结束,李智宇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松了松领带,一股深沉的疲惫感席卷而来。这种来自家族内部的牵制和博弈,往往比外部的商业竞争更耗费心神。
窗外已是华灯初上。尹室长无声地送来一杯黑咖啡和几份需要紧急签字的文件。
“室长,李富真社长离开时,与几位董事交谈了片刻。”尹室长低声汇报。
“知道了。”李智宇揉了揉眉心。他并不意外。他拿起手机,下意识地点开了手机里一个隐藏的监控画面——连接着汉南洞公寓客厅的摄像头。这是为了安全,他从未主动查看过,此刻却鬼使神差地打开了。
画面里,客厅只开了几盏氛围灯,光线昏黄柔和。金旼炡穿着宽松的居家服,盘腿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面前摊开着乐谱和笔记本电脑,似乎正在认真工作,时而低头写写画画,时而对着屏幕敲打。她手边放着一杯喝了一半的牛奶,神情专注,偶尔会因为遇到难题而微微蹙眉。
她似乎刚洗过澡,头发随意地披散着,整个人笼罩在一种安静而专注的气场里。与几个小时前董事会上的刀光剑影、唇枪舌剑,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李智宇看着画面中那个小小的、认真的身影,紧绷的神经奇异地松弛了下来。那股因家族内斗而生的烦躁和寒意,被这静谧的画面一点点驱散。
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看了多久。
直到尹室长轻声提醒下一场视频会议即将开始,他才猛地回过神,关闭了监控画面。
“取消今晚原定的商务晚餐。”李智宇忽然对尹室长说,“回汉南洞。”
尹室长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但立刻恢复平静:“是,室长。”
当李智宇回到公寓时,旼炡正对着电脑屏幕,小声地试唱一段旋律,听到开门声,吓了一跳,连忙合上电脑,有些慌乱地站起身:“李室长,您回来了。”
“嗯。”李智宇脱下外套,目光扫过她摊开的乐谱和电脑,“在忙?”
“在……修改合作项目的编曲细节。”旼炡老实地回答,心里有些打鼓,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占用了他客厅的空间。
李智宇没说什么,径直走到开放式厨房,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除了他惯常喝的矿泉水和一些简单食材,还多了一些新鲜的水果和牛奶,显然是尹室长根据她的存在而补充的。
他拿出两颗鸡蛋和一把青菜,动作不算熟练却也有条不紊地开始煮拉面。这是他极度疲惫时,偶尔会用来快速填饱肚子的方式,带着一种不同于日常精致餐饮的、近乎原始的简单。
旼炡站在原地,有些无措地看着他。她从未想过,像他这样的人,也会自己动手煮拉面。
“坐下。”李智宇头也没回,语气平淡。
旼炡依言在餐桌旁坐下。
很快,两碗热气腾腾的拉面端上了桌。简单的食物,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吃吧。”他将其中一碗推到她面前,自己则在对面坐下,沉默地吃了起来。
没有交谈,没有客套,只有食物氤氲的热气和碗筷轻微的碰撞声。旼炡小口地吃着面,偷偷抬眼看他。他吃东西很快,却依旧保持着优雅,只是眉宇间那层冰冷的铠甲,似乎在食物热气的中和下,淡化了不少。
她忽然想起今天看到的那张他与众多明星的合照,那时的他遥远如星辰。而此刻,坐在她对面,吃着简单拉面的他,却有了真实可触的温度。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她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
吃完面,李智宇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看向她:“编曲遇到问题了?”
旼炡没想到他会主动问起,连忙点头,将自己遇到的技术难点说了出来。
李智宇安静地听着,他没有音乐专业知识,但他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本能。他提出了几个从结构和情感表达角度出发的建议,虽然用词冷硬,却意外地切中要害,给了旼炡新的思路。
“谢谢您……”她由衷地说。
李智宇站起身:“很晚了,让尹室长送你回去。”
依旧是简洁的安排,不容置疑。
但旼炡离开时,心里却充满了暖意。他看到了她的努力,他在疲惫的时候回到了有她在的空间,他甚至……和她分享了最简单的一餐。
对她而言,这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弥足珍贵。
公寓门关上,李智宇走到客厅,看着餐桌上还未收拾的空碗,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拉面的香气和她身上淡淡的、清甜的气息。
他打开电脑,准备继续处理未完的工作,却发现自己的效率比预想中高了很多。董事会带来的滞涩感消失了,思路重新变得清晰流畅。
他瞥了一眼沙发上她遗忘的一张草稿纸,上面画着凌乱的音符。
冰山的这次折返,并非计划之内。只是一种疲惫时,遵循内心本能的选择。而选择回到这个有她痕迹的空间,选择与她进行一段简单的、与权谋无关的相处,似乎成了他应对高压后,最有效的恢复方式。
清潭洞一家以精致时令菜肴闻名的餐厅包厢内,氛围与三星总部或财阀聚会截然不同。这里更私密,更温馨。林世玲坐在主位,她穿着简约而富有质感的米色针织衫,气质温婉。李政宰坐在她身旁,姿态放松,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李智宇坐在他们对面,脱去了商务西装,只穿着深灰色的羊绒衫,少了几分平时的冷硬,但坐姿依旧挺拔。
这是林世玲难得从美国回首尔小住时安排的家庭聚餐。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儿子近来细微的变化,那种萦绕在他周身、似乎淡化了些许的冰冷气息,让她既欣慰又好奇。
晚餐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话题从李政宰最近参与的国际合拍片,聊到林世玲在美国经营的有机食品业务。李政宰很擅长调节气氛,言谈风趣,又不失分寸。
“智宇最近气色不错,”林世玲给儿子夹了一筷子他小时候爱吃的菜,状似无意地提起,“看来最近没那么大压力了?”
李智宇用餐巾擦了擦嘴角,语气平淡:“还好,集团事务总是那些。”
李政宰笑了笑,接过话头,带着长辈式的、善意的调侃:“我看不只是事务的原因吧?听说我们李室长最近……好像有点不一样的传闻?”他目光温和,却带着洞察一切的敏锐。以他在圈内的人脉和地位,听到些风声并不奇怪。
李智宇握着水杯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李政宰,眼神平静无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林世玲嗔怪地看了李政宰一眼,但眼神里并无责备,反而带着鼓励他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她转向儿子,语气温和却直接:“智宇,妈妈不是要干涉你。只是……你也到了该考虑个人问题的年纪。以前那些,妈妈知道你都未必上心。这次……好像有点不同?”
面对母亲和关系亲近、某种程度上也算看着他长大的李政宰,李智宇的防备心降低了一些。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
“她……不一样。”
他没有说名字,没有说身份,但这句“不一样”,已经包含了太多的信息。
林世玲和李政宰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
“哦?怎么个不一样法?”李政宰饶有兴致地问,“是哪个财阀家的千金,还是哪位才华横溢的名媛?能让我们智宇觉得‘不一样’,想必非常出色。”
李智宇微微蹙眉,似乎对“财阀千金”、“名媛”这些标签感到不适。他放下水杯,目光投向窗外片刻,然后转回,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坦诚的剖析:
“我不喜欢太聪明的女人。”他顿了顿,补充道,“那种把聪明写在脸上,每一步都充满算计和目的的。”
这话让林世玲和李政宰都微微一愣。
“风情万种的,也觉得麻烦。”李智宇继续,语调依旧平稳,像在分析市场报告,“需要花费精力去应对,去猜度,很累。”
他的偏好如此清晰,又如此……出人意料。这完全颠覆了外界对财阀继承人偏好联姻对象或成熟性感女星的想象。
林世玲若有所思地看着儿子。她想起自己当年嫁入李家时的如履薄冰,想起那个庞大家族里无处不在的算计和审视。她忽然有些明白,儿子为何会对“聪明”和“风情万种”产生如此大的排斥。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充满算计的名利场,他每日沉浸其中,早已厌倦。
李政宰则笑了起来,带着几分理解和揶揄:“所以,我们智宇是喜欢……简单一点的?懵懂一点的?”
李智宇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他默认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他想起了金旼炡听他讲雍正故事时懵懂却认真的眼神,想起她得到耳钉时那毫不掩饰的、细微的开心,想起她在练习室里挥汗如雨、目标明确的单纯。
她的世界很简单,她的反应很真实。在她面前,他可以卸下所有防备,不需要任何算计。这份“简单”和“不懂”,对他而言,是奢侈品,是他在高压漩涡中唯一可以喘息的氧气。
“只要不影响正事,你自己觉得舒服就好。”林世玲最终温和地说道,表明了她的态度。她相信儿子的判断力,也乐见于他找到能让他放松的人。至于对方的身份……只要儿子喜欢,并且掌控得住局面,她并不想过多干涉。
李政宰也点头附和:“是啊,感情的事,如人饮水。你自己把握好就行。”
这顿晚餐,在一片理解和默许的氛围中结束。李智宇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偏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坐车返回汉南洞的路上,李智宇看着窗外的车流,脑海中回响着母亲和李政宰的话。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金旼炡的吸引,恰恰源于她与他过往接触过的所有女性都不同的特质——那种不掺杂功利心的纯粹、懵懂的真实和简单的专注。
这份认知,让他对她那份初生的好感,变得更加明确和……坚定。
而在SM的练习室里,刚刚结束深夜训练、疲惫不堪的金旼炡,对清潭洞餐厅里那场关于她的对话一无所知。她只是摸了摸耳垂上的雪花耳钉,想起他昨晚沉默却陪伴的宵夜,心底便充满了继续努力的能量。
她不知道自己在那个男人心中,已经被明确地定义为“不一样”的存在,更不知道她的“不聪明”和“不风情万种”,恰恰成为了吸引那座冰山的最强磁石。
两条线,一条在清晰地确认着自己的偏好与需求,另一条在懵懂中感受着温暖的牵引,各自在命运的轨道上,向着那个未知的交汇点,稳步靠近。冰山的规则,正在因这份独特的“偏好”,而被悄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