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幽冥铃响渡忘川 ...

  •   子夜的风,裹挟着都市边缘特有的湿冷与尘埃,在百鬼街废弃的楼宇间穿梭呜咽,像是无数亡魂在低声絮语。
      我,梦蝶,紧了紧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外套,将背后沉甸甸的装备包往上提了提。包里装着维持我生计的摄像器材,而在我手中小心翼翼捧着的,是一只胎质细腻、釉色温润的白瓷碗。这是师傅离开时,留给我的少数几件东西之一,用途不明,只嘱咐我务必随身携带。今夜,它或许能派上用场。
      作为一名不入流的灵异频道博主,“梦蝶”这个ID在网络上激起的涟漪,恐怕还不如我此刻脚步踏碎积水的声音来得响亮。选择这条路,初衷并非为了猎奇或博取关注,而是为了给我频繁出入阴气之地、修炼那点微末道法的行为,找一个合乎情理的幌子。在这个崇尚科学、排斥“迷信”的时代,一个追寻鬼神的博主,总比一个行踪诡秘的修行者更容易被社会接纳。当然,这份工作也勉强能糊口,让我不至于饿死街头。
      说到街头……我停下脚步,抬眼望向这条在都市传说中浸淫已久的街道。百鬼街,名字就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而我此行的目标,是街心那个据说在午夜时分能沟通阴阳的十字路口。
      关于我的身世,简单得像一张苍白的纸。我是个孤儿,不知父母,亦无姓氏。据师傅说,他是在一个料峭春寒的清晨,于终南山下一处荒僻的彼岸花丛边捡到我的。那时我尚在襁褓,身边除了一块绣着模糊蝶纹的蓝色包被,再无他物。师傅是位游方的道人,见我根骨尚可,又怜我身世飘零,便将我带回了他那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小道观。
      道观生活清苦,却也安宁。师傅传我吐纳练气之法,授我符箓咒术之基,也教我识文断字,明辨事理。他待我如师如父,却从不提及我的来历,只为我取名“梦蝶”。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他说此名合我缘法,至于我真正的姓氏,他亦不知,只说或许与我那不可考的过去有关,未来自有分晓。我曾在无数个夜晚,望着山间的流萤与星子,揣测过自己的出身,最终都归于一片迷雾。
      后来,师傅在某次云游前,将我托付给了山下城里一户他曾施过恩的人家,也就是我现在的养父母家。他留下几句含糊的箴言和这只瓷碗,便飘然远去,再无音讯。为了生计,也为了遮掩我这身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本事”,我成了灵异博主“梦蝶”。大多数视频都是为了应付更新而“水”过去的,但今夜,我决定稍微认真一点,探一探这百鬼街的传说。
      前人笔记中对这个路口仪式记载不详,只模糊提及“瓷碗叩路,可见非凡”,末尾往往附上“后果自负”的潦草警告。我查阅过零星资料,发现所有试图深究此地奥秘的人,最终都如人间蒸发。一丝寒意顺着脊椎爬升,但很快被职业需求(或者说,是内心深处那份对未知领域难以抑制的探求欲)压了下去。不过是个都市怪谈,能掀起多大风浪?我如此安慰自己,刻意忽略了心底那一点不安的悸动。
      十字路口到了。这里是百鬼街的心脏地带,也是传闻中阴气最盛、最邪门的地段。看了眼腕表,荧光指针精准地指向23:55。时间刚刚好。然而,就在秒针跳过数字“12”的瞬间,异变陡生!
      毫无征兆地,浓密得化不开的白雾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如同活物,迅速吞噬了街道、建筑、远处高楼零星的灯火,乃至头顶那弯残月投下的微弱清辉。世界被剥离了色彩与声音,陷入一片混沌的纯白与死寂,只剩下我自己有些失序的心跳和压抑的呼吸,在耳边无限放大。这雾……绝非自然气象!
      为了保证视频素材的清晰度,我不得不动用一点真本事。默运心法,丹田内一丝温热的仙气(师傅说这是筑基有成的征兆)流转至指尖,我抬手凌空一划,低喝:“巽风,散!”微光自我指尖迸射,如无形利刃切入绵密的雾墙,周遭数米的雾气应声向后退散,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圆圈。这驱雾的小术法虽不费力,却也让我暗暗警惕——此地的空间规则,似乎异常活跃且……敏感。
      迅速架好相机,调整好夜间模式与角度,我将那只白瓷碗置于十字路口正中央泛着冷硬光泽的石板上。碗底与石面接触,发出轻微的磕碰声。冰冷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开来,仿佛握住了一块寒冰。按照模糊记载的方法,我深吸一口这带着霉湿气息的空气,用随身携带的一枚边缘已磨得光滑的古旧铜钱,轻轻敲击碗沿。
      “叮——”
      清脆悠扬的响声,在这片绝对的死寂中显得异常刺耳,仿佛一颗石子投入了万年古井,荡开一圈圈无形的涟漪,连周围的雾气似乎都随之轻轻震颤。
      “叮——”
      第二声。空气仿佛凝滞了,寒意更重了些。
      “叮——”
      第三声。一股莫名的冰冷从脚底直窜天灵盖,脊背阵阵发麻。
      “叮!”
      第四声落下,余音袅袅,我立刻屏住呼吸,相机镜头和我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同时急速扫视四周。空荡,依旧是令人窒息的空荡。预想中的鬼影幢幢、阴风怒号并未出现。一丝失望混杂着自嘲涌上心头,果然,传说大多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臆想,我竟还当真了……
      等等,不对!视野最边缘,那片尚未被驱散的浓雾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极其轻微地扭曲了一下。定睛看去,那模糊的轮廓像是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妪,正拄着拐杖,缓缓转身。可下一秒,那影像如同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般晃动、失真,又仿佛变成一个扎着羊角辫、穿着红衣裳的小女孩,背对着我,蹲在地上不知在玩些什么。影像闪烁不定,气息晦暗不明,根本无法确定其真实的形态与本质。
      心头警铃大作!百鬼街中心,周圆百米内,在我到来时已用灵觉反复探查过,绝无任何活物气息!这突兀出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管不了那么多了,寻常视觉已不可信,看来必须得动用些手段了!
      我立刻收敛所有杂念,手掐洞察法诀,低沉而古老的咒文在唇齿间流转,引动体内那丝微薄的仙气汇聚于双目:“天地共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宗真一,洞虚破妄,天眼,开!”
      嗡——
      识海中仿佛有清冽的泉水流过,带来一阵短暂的清明与刺痛。紧接着,眼中的世界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的表象被剥离,显露出内里能量的流动与结构的脉络,空间的褶皱如同水波般清晰可见。意念所至,视野甚至可以无限拉远、放大,方圆十万里内的气机变化,山川河流的灵脉走向,都市人烟的繁华与衰败……皆以一种超越常理的方式,映射在我的感知之中。这是道门秘传的“天眼通”,修炼至一定境界方能开启,也是我目前最大的依仗之一。
      我将这天眼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重新投向那个在雾气中变幻不定的“存在”。
      视线聚焦的刹那,之前的模糊影像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溃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清晰的形体——一只……猫
      不!那绝非人世间任何一只猫科动物!
      它通体笼罩在一层不断流动、仿佛有生命般的深邃黑暗之中,看上去更像是一团具有猫形态的凝固阴影。唯有那双瞳孔,燃烧着不详的、仿佛能滴出血来的猩红色,冰冷、漠然,不带丝毫生灵应有的情感。周身环绕的并非寻常妖邪的污秽之气,而是一种更为古老、更为本质、带着法则威严的……力量波动?
      我脑海中瞬间闪电般划过古籍《幽明异兽录》中一段艰涩晦暗的记载——**暗幽猫**!生于魂界夹缝,游走于生死边缘,乃接引迷茫亡魂前往最终归宿的使者,同时亦是魂界基础法则的监督与维护者。其位格崇高,非神非魔,是连上古得道的修行者都需保持敬畏、不可轻易招惹的存在。
      它……为何会出现在人界边缘的百鬼街?而且,看这情形,似乎是被我那四下敲击瓷碗的声音……召唤而来的?
      就在我因这惊人发现而心神震动、几乎难以自持的瞬间,那只一直静立不动、仿佛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暗幽猫,忽然猛地转过头,那双血月般的瞳孔,跨越了空间的距离,精准无比地锁定了我!即便隔着天眼构建的、非直接的视觉连接,一股源自灵魂本能的、最原始的恐惧与战栗,仍如同冰锥般狠狠刺入我的意识深处!
      “喵——嗷!”
      它发出一声完全不属于猫科动物的、充满了威胁与绝对警告意味的低沉嘶吼,全身那流动的黑暗毛发如同尖刺般根根炸起,周身的黑气瞬间暴涨,如同沸腾的墨池!下一刻,它后肢微屈,旋即化作一道撕裂空间、吞噬光线的黑色闪电,挟带着令人灵魂冻结的寒意,径直朝我扑来!
      速度快到超越了一切思维反应!我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一个防御或闪避的动作,只觉那双无限放大的血瞳占据了全部视野,冰冷的、带着湮灭气息的死亡触感扑面而来。紧接着,识海如同被一柄无形的万钧重锤狠狠击中,眼前最后的景象是那团吞噬一切的黑暗,随后,所有的感知在瞬间被粗暴地掐断,彻底陷入了无知无觉的、绝对的黑暗深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幽冥铃响渡忘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