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曹操 ...
-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曹操。
一直以来,曹操都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枭雄。这一名称,曹操当之无愧。所谓“枭”,意味着有谋略,善出奇招、歪招,也有贬义的意思。
也许,曹操此生最大的“奇招”和“歪招”就是找到并保护汉献帝,且以保护汉献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诸侯。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诡诈和奸滑。
是的,诡诈是曹操的底色。奸滑是曹操的为人。
但是,假如你认为,曹操只是以这两点对待所有人,那么你就错了。在诡诈和奸滑的同时,政治家曹操也善于笼络人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落笔为墨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也需要有才之士为自己效力。他,同样求才若渴。
我们继续说。
拥立了汉献帝的曹操在道义上,站在了权力的制高点。但是,如果我们认为曹操从此权倾天下,无人能敌的话。我们就错误理解了三国时期复杂的□□势。实际上,在此后的很多年中,曹操依然有敌人,并且,还不少。这些人分别是,袁术、吕布、袁绍、孙权和刘备。对于这些敌人,已经成为汉献帝丞相的曹操将他们纷纷打败,个个击破。
从上文看,我们已经知道曹操是一名军事家。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曹操还是一名书生。
青年时期的曹操喜欢兵法,还曾经对孙武的《孙子兵法》进行过仔细研读和注释。看得出来,这对于曹操后来在三国之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曹操有志向。譬如,从《短歌行》中的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能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的政局对人生死观的影响,还能够看出,曹操的野心。
但是我们难以理解的是,有野心的曹操为何不称帝。实际上,东汉晚期,曹操的势力已经足够具备了称帝的条件。但是曹操却坚持不这样做。我个人认为,曹操不称帝是源于他的“自知”和“他知”。曹操深知自己的枭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深知,假如自己称帝,一定会称为众矢之的。因此,曹操选择不称帝。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这就是不称帝的曹操。这就是我的历史书中的曹操。
后记:
创作《读史有感》的灵感来源于韩兆琦的《史记精讲》。此外,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喜欢听一首流行歌曲《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