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第一回:唐明皇临终忏悔;王皇后夜半移魂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何况今日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行路难,难重陈。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心反覆间。
这诗名唤《太行路》,乃是白乐天所作,本是感慨之词。自有人问那香山居士为何这般议论,这其中却有个缘故。原来这世间便是男女之爱并那君臣之义最难长久。这本是一般道理,只众人喜见夫妻和乐、君臣相得,不愿细察。
单说那大唐有位天子,唤作李隆基,端的是风流多情。那李隆基也确有治国之才,又善选贤任能,因此上开元年间万国来贺、天下称颂,真个是一派盛世景象。若李隆基一直如此倒也罢了,偏他六十岁上得了个绝色美人儿,百般宠爱不够,那还顾得上朝政?只把一应事务都交由李林甫杨国忠,又将兵权授予十镇节度使,将许多光阴都花在游乐上,每日只与贵妃娘娘流连花丛,共成鸳梦,同赴巫山。有那幽州杂胡安禄山最得皇帝宠幸,兼了三镇节度使,端的是位高权重。安禄山见大唐繁华,反心渐起,一朝羽翼得成,便领了十万大军,自渔阳一路向长安杀来。天下太平日久,沿路布防甚虚,叛军不日便杀到长安。皇帝急急携了贵妃奔往蜀地,只把长安百姓丢给叛军。不料行至马嵬,六军忽然生变,军前斩了杨国忠,又逼皇帝处死贵妃。李隆基虽难舍,怎奈江山轻重,只好命了贵妃自缢。一路奔到蜀地,未及喘息,得报太子已在灵武登基,李隆基也由皇帝变作了上皇,又虚度了五六年光阴才驾鹤西去,倒也活了七十八岁,算得上寿终正寝。
却说李隆基既已寿终,魂魄被鬼差引着入了地府,一路到得阎罗殿。因想着自己也是天子,见了那阴间天子便不愿跪。阎王道:“兀那李隆基,见本王为何不跪?”李隆基道:“一般是天子,却为何是我跪你?”阎王冷笑道:“你却也曾是阳间天子,我只问你,你可还在阳世?”李隆基道:“不曾。”阎王道:“你既已不在阳世,算得上什么天子?”李隆基本是一腔激愤,却被阎王这三言两语给点化了。阎王又道:“你生前事迹本王俱已知晓,未几自有鬼差送你去投胎转世,你可还有话说?”却说李隆基自尊为上皇,终日里好不凄惶,直把平生之事来去思量数遍,倒记起了与王皇后年少结发之情,患难相守之义,终是悔恨不已。见阎王发问,便道:“只不知皇后何在?”阎王道:“你可有三位皇后,你问的是哪一个?”李隆基道:“自然是王皇后。”阎王听得此言,不由又冷笑数声,道:“夫妻本是天赐的缘分,你既不爱惜,又何必来问?”李隆基又道:“我与皇后他日可否再续前缘?”阎王喝道:“你不爱惜,自有人替你续前缘,不需你劳心。有司还不引了这厮去投胎?”李隆基欲待再问,已有鬼差上来,拿铁链锁了,领着李隆基去投胎不提。
阎王曾道有人替李隆基与王皇后续前缘,这又有个说法:有那二人本是枉死,阎王念他二人命不该绝,便命有司将二人替了李隆基夫妇。这二人去了大唐,倒得了一番大造化。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话说天朝开国逾六十年,如今正是胡皇帝在位。胡皇帝温首辅俱有手腕,治下天朝也是日渐繁盛,那松江府便是天朝顶顶丰饶之地。而今单表一女,姓王,单名一个沅字,正是松江府人士。这王沅父母早丧,自幼长于养生堂,读书直到二十余岁。天朝百业,于男女上并无限制,故此及至学成,王沅便于官学谋了个教习之职。她本已二十有四,正欲往媒人处求个姻缘。不想夜半梦觉,竟不知身在何地,扯了身边人仔细询问,方知这里唤作淑景殿,自己原是新册立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