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临海市的晨光 ...
-
大巴车在晨光熹微中驶入临海市。湿润的海风带着淡淡的咸腥气息透过微微敞开的车窗缝隙钻进来,与内陆城市干燥的空气截然不同。
温辞好奇地看着窗外掠过的棕榈树和颇具特色的建筑,一夜颠簸的疲惫被新奇感冲淡了不少。他感觉到肩头一沉,侧头看去,是祝岁安将他的外套轻轻披在了自己身上。
“快到站了,别着凉。”祝岁安的声音带着刚睡醒时的微哑,比平时更添了几分柔软。
温辞心里一暖,乖乖裹紧了带着祝岁安体温的外套,小声应道:“嗯。”
到达下榻的宾馆,初二年级的队伍果然已经先一步到达。温辞顺利归队,在带队老师关切又略带责备的目光中,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他回头,看到高中部的队伍正在办理入住,祝岁安隔着人群对他微微颔首,眼神平静,仿佛在说“安心比赛”。
竞赛安排在当天下午。
宽敞明亮的礼堂里,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同密集的雨点。温辞深吸一口气,摊开试卷。那些曾经令他头疼的符号和图形,此刻在脑海中却异常清晰。纪疏白拆解知识点时的耐心,祝岁安梳理逻辑时的严谨,无数个在槐树下、石桌旁埋头演算的午后……那些画面与眼前的题目奇异地重叠起来。
他沉下心,开始答题。遇到棘手的题目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慌张放弃,而是学着祝岁安的样子,在草稿纸上冷静地分析条件,尝试多种思路,仿佛那个沉默而强大的身影就站在他身后,给予他无声的力量。
与此同时,高中部的赛场在另一栋楼。
祝岁安坐在靠窗的位置,神情依旧是万年不变的平静。试卷上的题目对于他而言,挑战性并不算大。他流畅地书写着,速度很快,但字迹依旧工整清晰。只是在解答一道复杂的函数与几何结合题时,他的笔尖微微停顿了一下,脑海里瞬间闪过的是他曾用一种更简洁的方法,给温辞讲解过类似的基础模型。
他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随即落笔,给出了一个极其精妙且超越常规的解法。
比赛结束的铃声响起。
温辞走出考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部分题目他都顺利解答了,感觉前所未有的好。他迫不及待地想去找到祝岁安,分享这份轻松和喜悦。
刚走出考场大楼,他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祝岁安已经等在了门口的榕树下,似乎已经出来了一会儿。
“岁安哥哥!”温辞小跑过去,眼睛亮晶晶的,“你考得怎么样?”
“还好。”祝岁安永远是这么言简意赅,他打量了一下温辞的神色,“你呢?”
“我觉得……好像还不错!”温辞忍不住笑起来,带着点小小的骄傲,“有好几道题,感觉都用到了你教我的那种思路!”
看着他灿烂的笑容,祝岁安眼中也漾开一丝极淡的暖意。他抬起手,很自然地替温辞拿掉沾在头发上的一小片不知从哪里带来的碎屑。
“很棒。”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温辞的心像泡在温泉水里一样,暖烘烘的。
这时,纪疏白和江驰也从不远处走了过来。江驰手里还拿着瓶冰水,一边走一边喝着。
“考完了感觉如何?”纪疏白看向两人,语气温和。
“疏白哥!”温辞兴奋地汇报,“我觉得我考得还可以!”
祝岁安也向纪疏白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江驰看着温辞那明显放松又带着点小得意的样子,笑着插话:“看来是发挥不错啊。晚上要不要一起去逛逛?听说临海市的夜市很有名,海鲜烧烤一绝。”
温辞立刻心动地看向祝岁安,眼神里充满了期盼。
祝岁安对上他的目光,几乎没有犹豫,便对江驰和纪疏白说:“好。”
夕阳的余晖将四个少年的影子拉得很长。竞赛的紧张已经过去,属于海滨之夜的轻松与探索,正悄然拉开序幕。而对于温辞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检验,更是一次信心的重塑。他正在一步步走出依赖的壳,而那个他一直依赖的人,始终在他身边,用他最熟悉的方式,见证并守护着他的每一次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