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更加了解 ...

  •   下午的阳光比正午柔和了些,金色的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陈曦关了铺子的门,把门板仔细闩好,带着阿瑾和阿瑜往集市走。刚走到街口,喧闹的声音就扑面而来:小贩的吆喝声、孩子的笑声、马车的轱辘声混在一起,热闹得让两个孩子都看呆了。

      阿瑜最先被不远处的糖画摊吸引,拉着陈曦的手不肯走,小手指着摊位上的糖画,声音里满是惊喜:“先生!你看那个龙!是用糖做的!西域从来没有这么好看的糖!它的鳞片都清清楚楚的,好像要飞起来一样!还有那个兔子,耳朵长长的,眼睛是用芝麻做的,太可爱了!” 陈曦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拿着勺子,舀着融化的琥珀色糖汁在光滑的石板上飞快地画着,手腕转动间,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了,还撒了点黑芝麻当鳞片,阳光下泛着甜甜的光。他笑着掏出几枚铜钱,对老师傅说:“麻烦您给孩子做一条龙,再做一朵花,花要开得艳一点的。”

      老师傅应了声,很快就做好了。阿瑜捧着龙形糖画,舍不得咬,只是用鼻子轻轻闻着糖的香味,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阿瑾则拿着花形糖画,小心地用手指碰了碰糖做的花瓣,觉得神奇极了:“这糖居然能画得这么好看,比西域的羊皮画还像真的。我们那边的糖都是块状的,咬着吃,从来不知道糖还能做成这么好看的样子。”

      往前走了几步,就看到一个皮影戏摊,黑色的幕布挂在两根竹竿上,幕布后面,一个老师傅正操纵着皮影人,嘴里还唱着戏词。幕布上,几个皮影人正在表演 “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动作灵活,白骨精则穿着花衣服,模样栩栩如生,引得周围的孩子都拍手叫好。阿瑾站在幕布前,眼睛都看直了,手里的糖画也忘了吃:“那个小人生动得很,比西域的木偶戏还像真的!西域的木偶戏要两个人抬着,动作慢,这个皮影人这么小,却能跑能跳,还能打仗,太厉害了!” 陈曦笑着让她跟摊主学怎么摆弄皮影,摊主见她学得认真,还特意教了她一个简单的 “孙悟空耍金箍棒” 的动作,阿瑾高兴得脸上都红了,反复练习着,嘴里还念叨着 “举高一点,再转个圈”。

      走到一个卖丝绸的摊位前,阿瑾被一匹绣着西域花纹的丝绸吸引了,停下来不走了。那丝绸是淡绿色的,上面绣着沙漠和骆驼,花纹细腻,颜色鲜亮。她伸手轻轻摸了摸,声音有些低落:“先生,这个花纹像我们西域的沙漠,我娘以前也有一块这样的布,用来给我做裙子。” 陈曦看出她想家了,轻声安慰:“等以后我们有机会,带你回西域看看,现在我们在京城好好的,也能过得很开心。” 他给阿瑾买了一小块绣着骆驼的丝绸,让她可以做个小荷包,阿瑾接过丝绸,小心地叠好放进怀里,脸上又有了笑容。

      再往前走,就到了一个卖木梳的摊位前。摊位上摆着各式各样的木梳,有刻着梅花的,有刻着荷叶的,还有的梳背上嵌着小小的珠子。阿瑾看中了一把刻着梅花的木梳,梳齿光滑,梅花的纹路雕刻得很精致,花瓣层层叠叠,像真的一样。她拿起木梳,回头想让陈曦付钱,一个穿绸缎的小男孩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抢过木梳,抱在怀里,嘴里还嚷嚷着:“这梳子我要了!我爹是漕运司的李主事,是竟陵王殿下管着的官,你们敢跟我抢?我爹一句话,就能让你们这破铺子关门!”

      阿瑾急得红了眼,伸手想把木梳抢回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是我先看到的!我先拿在手里的,你不能抢我的东西!” 那男孩却撇着嘴,一脸傲气,用袖子擦了擦木梳,好像上面沾了脏东西:“我想要的东西,谁敢不给?你不过是个穷小子,穿得这么破,也配用这么好看的梳子?我爹昨天还给我买了金的长命锁,比这个值钱多了!” 旁边的家丁也跟着上前一步,语气凶狠地瞪着陈曦:“快让开!别耽误我们小少爷买东西,不然有你们好果子吃!我们李主事可是竟陵王殿下身边的人,你们得罪不起!”

      陈曦皱了皱眉,他知道漕运司的人不好惹,尤其是在竟陵王手下做事的,要是真闹起来,不仅自己吃亏,还可能连累两个孩子。他拉着阿瑾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轻声说:“算了,我们去别家买,还有更好看的。这把梳子不好,梅花的纹路不够细致,我们买把荷叶的,荷叶的更适合你。” 说着,他带着两个孩子转身,去了另一个卖木梳的摊位,选了一把刻着荷叶的木梳,梳背上的荷叶纹路清晰,还刻着几滴水珠,很是别致。他把木梳递给阿瑾:“这个比刚才的好看,荷叶能清热,用它梳头,心情也能变好。”

      阿瑾接过木梳,心里还是有点委屈,却懂事地没再说话,只是把木梳紧紧攥在手里。刚想离开,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先生!阿瑜!” 陈曦回头一看,只见萧允翊正从一辆玄色马车上跳下来,身后跟着萧子良。萧允翊穿着一身宝蓝色的锦袍,跑得飞快,裙摆都飘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个风车,一跑就转个不停。

      萧允翊跑过来,看到那个穿绸缎的男孩,立刻叉着腰喊:“李小胖!你又欺负人!我王叔是竟陵王,比你爹官大!你爹见了我王叔都要行礼,你还敢抢阿瑾的东西?快把梳子还给阿瑾,不然我让王叔把你爹的官给撤了!” 李小胖看到萧子良,吓得脸色一下子白了,手里的木梳 “啪” 地掉在地上,拉着家丁就跑,连一句道歉都没说,跑的时候还差点摔了一跤。

      萧子良走上前,目光落在陈曦手里的荷叶木梳上,又看了看阿瑾红红的眼睛,淡淡道:“前面有座湖上酒楼,去那里坐坐吧,正好歇歇脚,喝杯茶。” 陈曦犹豫了一下,却见萧允翊拉着阿瑜的手,已经往马车那边走了,阿瑜还回头喊:“先生!快上车!我们去坐船做的房子!” 陈曦只好点了点头,跟着他们上了马车。

      马车平稳地行驶着,很快就到了湖边。湖上酒楼建在湖心,用一座宽阔的木桥连着岸边,楼身是船的形状,远远看去,就像一艘巨大的画舫停在湖里,船帆是用红色的绸缎做的,在风里轻轻飘动。阿瑜趴在马车的窗户上,眼睛都看直了,嘴里不停念叨:“先生!那个酒楼是船做的!太神奇了!西域从来没有这么特别的房子!我们那边的湖很小,只能放小渔船,这么大的船房子,我从来没见过!” 萧允翊得意地坐在旁边,晃着腿说:“这是王叔建的!建的时候用了半年时间,王叔亲自画的图纸,连木桥的每一根木头都算好了承重,没用一个工匠受伤。而且漕运的船工们跑船累了,就能来这里吃饭休息,不用再找别的地方,全京城只有这一座,别的地方都没有!”

      萧子良笑着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地解释:“只是为了让船工们有个歇脚的地方,没什么特别的。以前船工们跑夜路,只能在船上煮点干粮吃,冬天冷的时候,连口热饭都喝不上,有的船工还冻坏了手。建这座酒楼,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吃口热饭,歇会儿脚,冬天还有暖炉,不用再受冻。”

      走进酒楼,里面的布置很简洁,桌子都是用结实的杉木做的,打磨得光滑发亮,墙上挂着几幅船工行船的画,画里的船工们笑容朴实,正拉着船帆。刚坐下没多久,就有几艘漕运船停靠在酒楼旁边的码头,几个皮肤黝黑的船长走进来,他们穿着粗布短衫,袖口挽得高高的,露出结实的胳膊,看到萧子良,都笑着走过来打招呼:“王爷也在啊!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

      萧子良站起来,脸上没有了平时的冷冽,反而带着些许豪放:“过来看看,最近水势怎么样?有没有遇到暗礁?行船时别赶夜路,冬天快到了,夜里冷。”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船长笑着说:“托王爷的福,水势很稳,没有暗礁。有了您改良的破冰犁,冬天行船也安全多了!以前冬天行船,总怕船被冰撞坏,现在有了破冰犁,心里踏实多了。而且有了这座酒楼,我们跑船累了,就能来这里喝口热汤,吃碗热面,比在船上强多了,再也不用冻得手都握不住筷子了!”

      陈曦坐在旁边,看着萧子良与船工们谈笑风生的样子,心里的害怕渐渐消散了。他想起以前听说的传闻,说竟陵王杀人不眨眼,手段残忍,可眼前的萧子良,不仅为船工们建酒楼,还改良破冰犁保障他们的安全,甚至关心他们船上的被子够不够,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传闻里的恶魔?他忽然觉得,自己以前对萧子良的害怕,不过是被谣言误导了,眼前的人才是真实的萧子良是一个心思细腻、爱民如子的好王爷。

      萧子良察觉到陈曦的目光,转头看过去,耳朵尖竟开始泛红,他不自然地咳嗽了一声,轻声问:“饭菜不合胃口吗?这里的菜都是江湖菜,有点辣,要是吃不惯,我让厨房做些清淡的,比如清蒸鱼、炒青菜,都可以。” 萧允翊正抱着一碗麻辣鱼吃得满嘴红油,辣得直吸气,却还是含糊不清地说:“好吃!比王府的菜还够味!先生,你快尝尝这个辣子鸡,又香又不辣,鸡肉很嫩,咬一口还流汁!” 陈曦连忙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辣子鸡,尝了一口,确实很香,辣度也刚好,鸡肉炖得很嫩,入味十足,他笑着点头:“很好吃,比我做的味道足,没想到江湖菜这么好吃。”

      吃饭时,陈曦想起黄西瓜的事,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萧王爷,我有种黄西瓜,是西域的品种,果皮是淡黄色的,果肉很甜,想问问有没有适合的做法。冬天种的话,因为昼夜温差小,可能不够甜,不知道该怎么改良,让它的甜度高一点。”

      萧子良放下筷子,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认真地想了想说:“《齐民要术》里提过‘瓜脯法’,可将西瓜去皮去籽,切成长条后用蜂蜜腌渍,放在阳光下晒干,这样就能存到冬月,吃的时候用温水泡软,甜香也不会散。要是觉得不够甜,腌渍的时候可以加少许饴糖,饴糖比蜂蜜更甜,还能让瓜脯更有嚼劲。还有《饮食须知》里说,西瓜不甜可加桂花蜜,既能增甜,又能去西瓜的凉性,冬天吃了不容易闹肚子。冬日种的西瓜凉性轻,正好适合这么做,还能搭配着点心吃,用来解腻。” 他还补充道:“《农桑辑要》里也提到过,瓜类种植时,要是昼夜温差小,可在结果后减少浇水,让土壤保持微干,这样糖分更容易积累,你可以试试。”

      陈曦听得很认真,恨不得立刻拿笔记下来,手指都无意识地在桌子上画着,生怕漏了一个字。萧子良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嘴角微微上扬,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先吃饭,菜要凉了。我藏书阁里有本《瓜疏》,专门讲各种瓜类的做法,从种植到食用都有记载,里面还有很多巧思,比如用西瓜做羹、做蜜饯,你要是感兴趣,以后没事可以来看看,随时都能去。”

      陈曦愣了愣,随即点头,心里有些暖意,声音也轻了些:“多谢王爷,我有空会去的。” 他心里的害怕已经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好感,他觉得萧子良不仅博学,还很温和,愿意耐心地跟自己讲古籍里的知识,这样的人,值得被人喜欢。

      饭后,萧子良让人送陈曦他们回去。路过西瓜地时,陈曦带着两个孩子去看了看 —— 西瓜苗已经顺着竹竿爬了半米高,翠绿的藤蔓上还冒出了小小的黄色花苞,像小星星一样。堂叔正在地里浇水,看到他们来,笑着打趣:“天天来看,苗都被你看害羞了,再等些日子,就能开花结果了,到时候我帮你摘,保证第一个给你送过去。”

      陈曦从布包里拿出三两银子,递给堂叔,银子用红纸包着,沉甸甸的:“堂叔,这是铺子的盈利,您拿着给堂哥交学费。铺子现在盈利稳定,每天卖的饮子都很多,这点钱您放心收着,不够我再给您拿。” 堂叔连忙摆手,脸都红了,推拒着不肯收:“我不能要你的钱!你自己也不容易,还要养两个孩子,铺子的盈利你自己留着,给孩子买些吃的穿的,堂哥的学费我自己想办法,不行我就去借。”

      “堂叔,您就收下吧,” 陈曦硬是把银子塞给堂叔,语气很坚定,“堂哥是我们陈家最有出息的人,能考上国子监附属学堂不容易,不能因为学费耽误了。您要是不收,我心里反而不踏实,觉得对不起您平时对我的照顾。堂哥以后考上功名,说不定还能罩着我呢!” 堂哥在旁边红了脸,低着头说:“小曦,这钱我不能白要,我给你写张借条,以后我挣钱了就还你。” 陈曦笑着接过借条,心里却想着,等回去就烧了,他怎么会让堂叔还这笔钱,堂叔一家对他的好,比这银子珍贵多了。

      回到铺子里,陈曦趁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皮影的功夫,把借条拿出来,放在油灯下烧了。纸灰随着火苗的晃动飘起来,落在地上,很快就散了。他心里松了口气,觉得能帮到堂叔一家,很开心,也觉得自己在京城,终于有了牵挂的人。

      这些事,都被暗卫一一汇报给了萧子良。萧子良坐在书桌前,听着暗卫说 “陈公子烧了借条,还说堂哥考上功名后能罩着他”,嘴角忍不住弯了弯,眼里带着笑意,对王公公说:“你去趟国子监附属学堂,跟校长说,陈曦的堂哥陈砚,让他多照看些。” 王公公笑着应下,心里美滋滋的。

      萧子良又拿起纸笔,给豫章王写了封信,字迹工整有力:“允翊近日在我府中,性子收敛不少,不似往日调皮,每日会读书半个时辰,还会帮着浇花,可让他多待几日,待兄台气消,再接回府中。” 写完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方御赐的澄泥砚台,这砚台质地细腻,色泽温润,是先帝赏赐的,他平时都舍不得用。他把砚台仔细包好,一起让下人送去豫章王府。

      豫章王收到信和砚台,来回看了好几遍信里 “每日会读书” 五个字,纳闷地说:“这混小子还真转性了?以前让他读书,他能把书撕了,现在居然能读半个时辰,看来放在子良那里是对的。” 他捧着砚台,想起自己之前摔碎的那方,心里的气也消了大半,当晚就铺开宣纸,抄写了一整本《颜氏家训》,沾着砚台里的新墨,只觉得比往日写得还顺,墨香清雅,带着甜美的气息,抄完后,他满意地把纸晾干,带着笑意欣然入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更加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