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8章 ...

  •   听完大爷的话我心里动了退出演戏这条路的想法,想去当她的贤内助好了,反正我也没什么希望,给她安定后方,让她安心工作,可能这也是我的价值所在。

      我就每天给她安顿家里,安排一日两餐,她中午吃食堂,空闲的时间就看她给我准备的那些书。

      当我真正沉静下来,那段日子我过得很充实很幸福,每天都很开心。
      她每天回来包一扔,鞋一踢,精疲力尽地倒在沙发上叹气,歇了一会儿又坐起来骂骂咧咧和我分享她又遇到了什么讨人厌的事。

      她一边骂,“这个破班我是一天都上不了了,明天就交辞职报告。”一边又抱着枕头哼哼唧唧,“哎哟不行,我路还没修完。”
      有时候回来也会说,她遇到了什么暖心的事。

      我就看着,听着,心里软成一团。

      她在外面,可能是雷厉风行的领导,但回到家就是孩子脾气,她说她要找一把大刀,把所有故意妨碍工作的人通通咔嚓掉,要买一个智能弹簧拳,遇到一个人,先用弹簧拳检测此人能不能听懂人话,检测亮红灯听不懂人话,弹簧拳自动弹出,一拳把听不懂人话的打出地球,这样就不用和他多费口舌了。

      陈圆笑着对记者说,“小雨真的很可爱,这么多年也一直都这样,知圆守方,童心未泯。”

      我觉得我其实蛮无聊的,但她一点都不无聊,和一个不无聊的人在一起,你会觉得每天都是值得期待的。

      我在她那儿一直待到过年,应该要回家过年了,但越长大越害怕回家,会害怕亲戚邻居们问你,“最近做什么工作啊?”“工资多少啊?”还害怕被比较,某亲戚家的哥姐弟工作好工资高,有的买车买房了,有的谈婚论嫁了,不行你回来吧,让哪个亲戚家的孩子给你找个厂上班。我爸妈他们不催我,但我自己心里总归是不好受的。
      衣锦还乡这个词,真的让人挺无奈的。

      小雨跟我说,“别回去了,留这儿陪我过年吧。我就七天假,懒得来回折腾,今年不回去过年了。”

      我说,那好,我们一起过年。

      于是那年过年,我们是一起过的。

      她说,“过完年我们去领证吧。”

      小雨对婚姻其实蛮悲观的,身边人的婚姻并没有给她做出一个比较好的榜样,谈恋爱的时候她跟我说,并不想结婚,一纸结婚证,好像画地为牢,组建成家庭,就要面对很多琐事,她很烦这些事。认为相爱全凭良心,结婚证也保证不了什么,如果有一天,你变心了,或者我变心了,那咱们就好聚好散,没必要走到互相都难看的地步,咱们就谈一天算一天,过好每一天,走到后面如果你需要一场婚姻而我给不了你的时候,那咱们就算了吧。

      我是知道她对婚姻有抵触的,所以当她说过完年我们去领证的时候,我非常震惊。

      她说,“我还挺喜欢你在我身边的。这么多年,你这个人也挺不错的,我们结婚,我觉得婚后你不会让我为难的。”

      我当时很高兴,但也只高兴了一瞬,“可是我什么都没有,没房没车没存款没工作,连彩礼都凑不上。”

      她很认真的跟我说,“房子车子存款彩礼,女生要这些东西,其实只是想给自己的婚后生活多一点保障,因为这个社会大部分情况下默认牺牲的都是女生,很多女生哪怕她婚前再优秀,一旦踏足婚姻的牢笼,怀孕生孩子,可能就失去一切从此被禁锢在家里了,和社会脱节,缺乏经济来源,手心向上看人脸色过日子,她们要那些也是为了给自己多一份保障,她们拿一生去赌幸福,也怕人心易变。甚至这些东西,很多都在婚后被用于小家庭,她们其实什么也得不到,只是要一个态度,要一个重视而已。”

      “但我没有这个顾虑,目前我们的关系中我是处于上位的,我头脑还不错,工作也还可以,我也不可能爱你爱到放弃我自己,和你结婚不算赌上我的一切,所以这些保障对我来说,没什么关系。”

      “我知道我这个人一阵一阵的,闲的时候黏你,忙的时候又不管你,我比较希望自己是独立的,所以可能对你依赖不够多,关注不够多,会让你有我可能不爱你的想法,但我是爱你的。我觉得这个时候,如果需要一张结婚证来安定你的心,我是愿意的。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你的命运,你并不是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我当时沉默了很久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她虽然说和我结婚并不算赌上她的一切,但她是个比较抵触婚姻的人,却愿意为了我踏足婚姻……

      爱和不爱不是那一张结婚证能证明的,我确信,也许爱情在她的生命里占比并不大,但那里写满了我的名字,这就足够了。

      我才二十多岁,路是要慢慢走的,急躁、焦虑、不安、弱小,人的成长不正是要克服这些才会变得成熟吗?

      过完年我带了几本她给我的书,背上背包踏上了去横店的路。

      我还是想演戏,我也不想辜负小雨。
      我和小雨不一样,她能做成很多事,做什么都无所谓,而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演戏是我唯一能做好的,完成一个角色,把一个看起来虚无缥缈的纸片人带到世上,对我来说很有成就感。
      这一段经历,你可以理解为,我是带着挚爱奔向热爱的。

      在横店我还是有机会的,接到了几个小角色,虽然都比较单薄,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很高兴了。我每天都在琢磨,怎样赋予这单薄的角色更多的生命,设计了很多我自认为的小巧思,然后开拍的时候导演说,“你一个小兵,加什么戏,让他(另一个角色)给你咔嚓一刀,你把血吐出来躺那儿就完了”,我还蛮失落的,但路人甲得有路人甲的自觉,整部剧是主角的世界。
      但路人甲也有自己的主角世界,只是你们都不知道而已。

      后来我签了个经纪公司,由公司给我设计形象,公司给我安排戏,我开始有比较重要的配角戏份了。这时候我都二十七了。
      对演员来说,时间是很紧迫,青春是稍纵即逝的,可能过了这个时间,很多戏份你是没机会演的。

      但二十七岁对一个刚刚踏上仕途的年轻人来说,还是初出茅庐阶段。
      小雨的路其实也很难,路修好了,要考虑怎么样发展产业,各村村情不同,样样都要仔细斟酌。

      龙井村的路最先修好,她们在龙井村搞试点,种过好几种东西,然后发现这个村适合种芥菜,于是引资租地种芥菜,村民把地租出去,然后给老板种菜领工资,这个方法是可行的,龙井村第一年村民收入极大提高,可第二年天公不作美,大旱,连引水灌溉都困难重重,老板亏了一大笔钱,心灰意冷的离开了,连村民工资都没结清。
      老板是小雨介绍的,和小雨关系本来不错,但为了给村民讨工资,最后只能起诉。

      另一个村适合种茶树,也是费了很大力气去种茶树,结果村民用火不当烧了山,天干物燥风又大,灭火都来不及,大半的茶树全烧了。
      她在电话里跟我痛哭,也有点灰心丧气了。
      天灾、人祸,创业艰难百战多。

      小雨不缺爬野山的胆量,也不缺跌倒重来的勇气,但这事关民生,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不是她跌倒了再爬起来这么简单。

      我前面说如果生在民国,小雨非常适合干革命,但事实是,就算没有生在民国,她也有革命者的品质,要革掉新田镇的穷命。

      她们又重新上路了,两年时间到,她原本可以结束挂职经历回省里的,但她不甘心,又请缨继续挂职。

      新田镇各村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但是缺乏销路,她们又搞电商,但这也不够,随着时代发展,愿意种地的年轻人很少了,机械化耕种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种地了,电商光卖农产品挣不了多少钱,也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于是她们又建设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再通过电商渠道卖出去,又早早发现了直播带货的模式,预测可能是个风口,也建设了带货直播间。

      小雨非常有前瞻性,每一步她都提前在心里规划好了蓝图,但现实和想象是存在差距的,想象很美好,把产业园建在家门口,人们不必再外出打工,孩子们不再当留守儿童,老人们也不再当空巢老人,但现实却困难重重。
      光说建设产业园,那不是凭空一句话就出现一个产业园的,你要求爷爷告奶奶联系各方的,要是哪个环节打不通,都是进行不下去的。

      当然搞工作不是一个人的英雄主义,是要大家配合的,我所说的只有小雨,但并不代表这其中付出的只有小雨,从上到下一心搞发展,小雨只是其中的一个。
      就比如说新田镇的吴镇长,他也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工作中工伤失去一只手,还有一个工作人员因公殉职,很多意外和牺牲不是我们能预料的。

      那些对小雨来说来自上级的阻碍,也并不是恶意的,而且上级领导也有他们的考量,资源就那么多,他们也不能只管新田镇不管其他镇。

      不过建产业园的时候她被调到市里了,这给了她更大的权力发挥空间,但任务也更重大了,她承担的不再只有一个新田镇,而是全市的发展。
      她提出建设经济发展示范区,拿新田镇做试点,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建设好营商环境,带动其他镇发展。

      我不太懂她的工作内容,只知道她当时每天都很忙,非常忙,忙到一个多月一个电话都没和我打,我打过去,要么没人接,要么就掐断了,然后回我一个微信,在忙、或者是在开会、在谈项目、在接待、在走访……
      可能是为了安抚我吧,她每次都在后面加一个亲亲的表情,但她工作的时候和她读书的时候一样,都是非常用心认真的,你都能想象她发消息时候的敷衍了,就像有时候我们对待小孩子,给他一颗糖,打发他一边玩去。
      我那时候也有戏拍了,她忙完打给我,我也是接不到的。

      这种异地恋连电话都接不到的情况,感情很容易发生变化的,但我们没有这个问题,都很忙,忙起来没有功夫想别的事情,好不容易空闲下来,也只想休息。接不到电话,打不了视频,好在还有微信消息,虽然是有时间差的轮回,但每天都在联系。

      产业园建设好之后,她们开始着手安排直播带货工作,一开始是外包给某个直播公司,但每种产品要给非常大一笔坑位费,她们试了几场,觉得不划算,坑位费是给出去了,但产品解释时间也不长,销售量也没保障,她们决定自己干。
      于是自己搭建了直播间,从宣传部门那边找人来直播,但毕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即便是复制人家的直播模式,效果也不是很好。

      她们干政府工作的,都比较稳重,年纪轻轻一把年纪,言谈都很慎重,尤其越是当领导的,这个毛病越大,所以哪怕她们亲自上,介绍产品给人的感觉也是像听领导开会,上班听领导开会那是迫不得已,看个直播还要听领导开会,拜拜了您嘞。
      所以持续了一段时间,可能流量好一阵,但很快就没有了,这也是蛮让人灰心的,大家都不抱希望了。
      这个时候新田镇的发展已经比她刚去的时候好太多了,新田镇模式起到了正面示范作用,其他镇也寻求一村一特色,一镇一产业的发展出路,小雨的工作好做了很多。
      但她还一直在纠结怎么借助网络渠道,让村镇产品自产自销。

      有一天她骑着电瓶车出门办事,被一辆小轿车撞了,交通部门鉴定是双方都有责任,她说她当时满脑子都是怎么样让那些村民的农产品,厂家的农副产品更好的卖出去,起码这个中间商赚差价不能太狠吧,走神没注意看道路情况,就出事故了。

      她出车祸住了几天院,出院后不甘心,就又搭了个草台班子,找了个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年轻人来试,没想到还真起来了,当年除了给年轻人分的提成外,从各个加工企业到各村,收入都增加了许多,这是件非常值得人高兴的事。
      但又有个困难的事,那个年轻人不是体制内员工,是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临聘人员,本来是打算边上班边备考的,小雨他们商量,想走特殊人才引进道路,把她纳入体制,希望能长期带货,但以他当时的流量来说,向外发展能挣更多,人的志向是不一样的,那个年轻人带着账号走了。
      小雨留不住人和账号,惋惜丧气了很久。
      不过那个年轻人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很难看,他应许小雨,只要是小雨以后有需要,仍然按原本的提成算。
      只是想趁年轻,抓住那波流量多挣点钱,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有了可以长期合作的合适渠道,也就没必要再费力搞直播带货了。

      但过了段时间,那个年轻人出现了一些税务上的问题,发表了一些不合适的言论,带货的其他产品也出现一些问题,也就是大家说的,塌房了。

      合作也就终止了。

      靠天靠地靠别人,都不如靠自己,他们会议商讨通过后,建自己的融媒体直播账号,由融媒体部门负责,流量虽然比不上人家,但发展也还不错。
      当然,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出现监管不力,导致有人以次掺好,破坏品牌口碑和政府信誉的问题,他们也坦然承认错误,用行动重新和消费者建立信任,也是慢慢摸索出一条完整的链条。
      构建起“生产—选品—物流—售后”的全链条。

      到现在,小雨已经不在k市任职了,但你仍然可以在k市融媒体的直播间里买东西,不管是农产品还是农副产品,从采摘到加工,基本都有的完整视频拍摄,扫他们产品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全过程,就跟你去买煎饼果子,亲眼看着摊主做一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