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未雨绸缪,暗夜微光 ...

  •   王德彪的枪声,如同一声刺耳的警钟,彻底敲碎了清水镇表面上的宁静,也惊醒了林晚玉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乱世之中,律法崩坏,强权即是真理。若无自保之力,再大的家业,也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王德彪虽暂时退去,但谁也无法保证他不会卷土重来,或者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王德彪”。冯振亚的阴魂不散,更如毒蛇般潜伏在暗处,随时可能再次发动致命一击。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林家书房内,灯火通明,林晚玉、陈志远、赵铁山三人面色凝重。桌上摊开的,不再是账本或规划图,而是一张粗略绘制的矿场及周边地形图。

      “铁山兄弟,护矿队必须立刻扩充,加强训练。”林晚玉指尖点在地图上矿场核心区域,“人数,先增至一百人。要招募可靠的本乡子弟,最好是家中有人在矿场或绣坊做工,知根知底,利益攸关。待遇从优,抚恤金标准要明确,让兄弟们无后顾之忧。”

      赵铁山沉声道:“人选我已有些眉目,都是些吃过苦、肯卖命的好后生。只是……夫人,装备方面,仅靠之前购置的那些老旧步枪和两挺机枪,恐怕……”

      “装备我来想办法。”林晚玉打断他,眼神决绝,“清明兄在省城有些人脉,可以设法从一些特殊渠道购买。另外,我们自己也要有所准备。志远,”她转向儿子,“你立刻去联系我们在省城合作的机械厂,看能否秘密采购一些无缝钢管和机床,再高薪聘请一两位懂机械、最好是能修理甚至仿制枪械的师傅。我们不求造多精良的武器,但至少要能做到维修和制造一些简单的弹药、土地雷。这件事,要绝对保密!”

      陈志远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图——建立自己的小型军械维修乃至仿制能力!这在当时,是极其大胆且冒险的行为,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但他看着母亲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决,重重点头:“娘,我明白!我会小心行事。”

      “矿场和镇上的防御也要加强。”林晚玉继续部署,“在矿场入口和几个制高点,修建坚固的岗哨和掩体。镇上我们家周围,也要做些布置,不能让人轻易摸进来。这些工程,以修缮、扩建的名义进行,尽量不引人注目。”

      赵铁山一一记下,补充道:“我会安排人手,轮流在镇外和通往省城的要道设置暗哨,一旦有大规模不明队伍靠近,立刻示警。”

      林家的应对,迅速而高效。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护矿队的扩编和训练如火如荼地展开。赵铁山将他当年在行伍中学到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那些招募来的本乡青年,深知守护矿场就是守护自家的饭碗,训练起来格外刻苦。很快,一支纪律严明、初具战斗力的准军事力量,便在黑风岭深处悄然成型。

      陈志远那边也进展顺利。通过顾清明介绍的隐秘渠道,一批性能更好的步枪和弹药,以及数挺崭新的轻机枪,被伪装成普通机器零件,分批运抵矿场。同时,他也真的从省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机械厂,“挖”来了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连同一些关键的机床和无缝钢管,秘密安置在矿场深处一个新开辟的、戒备森严的山洞里,挂上了“精密零件维修车间”的牌子。

      林晚玉并未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武力上。她深知,在这乱世,信息同样至关重要。她投入重金,在矿场、林家新宅以及省城顾清明处,分别安装了当时还极为稀有的有线电报机,并让陈志远和招娣(她心思细密,已开始协助兄长处理文书)都学会了使用。一条快速、可靠的信息通道就此建立,使得省城与清水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大大增强。

      就在林家紧锣密鼓地强化自身之时,外面的时局也如同盛夏的天气,说变就变。报纸上关于北伐军节节胜利的消息越来越多,各种真假难辨的战报、小道消息如同雪片般传来。省城的气氛日渐紧张,物价开始波动,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隐约炮声。战争的阴影,如同不断蔓延的浓雾,终于笼罩到了这片相对偏远的土地。

      这一日,顾清明发来紧急电报,内容简短却沉重:“北线战事吃紧,溃兵流匪四起,恐波及地方。速加固防御,储备粮食物资,必要时可暂避山中。清明。”

      电报如同一块冰,投入林家刚刚升温的斗志之中。

      “娘,顾先生的意思是……形势已经这么严峻了吗?”陈志远拿着电报纸,眉头紧锁。

      林晚玉看着窗外阴沉的天色,缓缓道:“未雨绸缪,总好过临渴掘井。顾先生人在省城,消息比我们灵通,他既如此说,我们宁可信其有。”

      她立刻召集全家,包括王寡妇、李婶等核心成员,宣布了几项紧急措施:第一,矿场即日起,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所有工人非必要不得离开矿区,家属尽量接来安置在矿场周边的临时工棚区,由护矿队统一保护。第二,绣坊暂时缩减生产,将大部分库存布匹、丝线转移至矿场山洞储存。第三,林家开始大规模采购和储存粮食、食盐、药品等紧要物资,一部分存放家中地窖,大部分秘密运往矿场。第四,制定详细的应急撤离预案,一旦镇子遭遇大规模攻击,全家立刻通过密道(赵铁山早已暗中勘测并初步打通了一条通往黑风岭深处的隐秘小路)撤往矿场,依托有利地形和护矿队进行固守。

      整个林家,乃至与之息息相关的清水镇一部分区域,都如同一个精密仪器般高速运转起来,为可能到来的风暴做着最后的准备。

      夜色深沉,林晚玉独自登上新家宅院的阁楼。这里视野开阔,可以望见远处黑风岭模糊的轮廓,也能看到镇子上零星灯火。寒风凛冽,吹动着她的发丝和衣角。

      她手中握着一封刚刚收到的、顾清明的亲笔信。信中除了重申局势的严峻,更多的是对她的担忧和叮嘱。“……时局维艰,前途未卜。晚玉你身处险地,清明每每思之,寝食难安。望你务必以自身和孩子们的安全为重,产业得失,皆为外物,切勿固执……若事不可为,可随时来省城,清明必护你周全……”

      信中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林晚玉将信轻轻按在胸口,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暖意。她知道,顾清明是真心为她着想。但是,她能走吗?这清水镇,这矿场,这绣坊,凝聚了她多少心血,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她若一走,这刚刚凝聚起来的人心,这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基业,恐怕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

      她不能走。

      至少,不能轻易地走。

      她抬起头,望向北方那被战火映红的天空(或许是错觉,但那方向的确透着一股不祥的红光),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片冰冷的坚定。

      乱世如炉,要么被熔炼成灰,要么被锻造成钢。

      她林晚玉,早已选择了后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