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这天傍晚,钟羽从镇上书铺回来,路过林麦收的地头时,看到她正对着几片发黄的麦叶皱眉,似乎遇到了难题。
钟羽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林姑娘。”他轻声招呼。
林麦收闻声抬头,见是钟羽,有些意外。
她拍了拍手上的泥,站起身:“钟先生。”
她记得村里人都这么称呼他。
“姑娘这麦叶,可是有虫害?”钟羽指了指那几片叶子。
林麦收点点头:“像是蚜虫,正愁怎么办呢。”
这个时代没有农药,对付虫害是个麻烦事。
钟羽思索片刻,道:“我曾在《齐民要术》中看到,可用草木灰水或烟草浸出液喷洒,或引入瓢虫等益虫,或可一试。”
“《齐民要术》?”林麦收眼睛一亮,这是古代的农书啊!
钟先生竟然有这本书!
“那太好了钟先生,这书里还讲了什么?”
见林麦收对此感兴趣,钟羽也来了兴致,便站在田埂上,将自己记得的一些关于选种、施肥、轮作的古法娓娓道来。
他虽然自己没种过地,但书读得多,记性也好,讲得条理清晰。
林麦收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她发现,钟羽提到的许多古法,虽然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与她前世的某些经验不谋而合,甚至给了她新的启发。
而这个书生,并没有一般读书人看不起农事的清高,反而很乐意分享。
“多谢钟先生指点!”林麦收由衷地道谢。
钟羽微微一笑:“举手之劳,姑娘学以致用,因地制宜才是关键。”
他看着林麦收被夕阳镀上金边的侧脸和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心中微微一动。
这个女子,不仅勤劳,还如此聪慧好学。
这次短暂的交流,像一颗种子,悄悄埋在了两人心间。
自那以后,林麦收和钟羽之间,似乎有了一种默契的“邻里之谊”。
钟羽去镇上时,偶尔会帮林麦收留意有没有好的菜种或便宜的农具。
林麦收地里的蔬菜瓜果第一批成熟时,总会挑些最新鲜水灵的,放在钟羽家院门外的石墩上。
她记得他提到过,一个人生活,常常凑合吃食。
夏日的午后,日头毒辣。林麦收刚给菜地浇完水,正用草帽扇着风,准备歇息片刻,就看见住在村尾的樵夫老陈头匆匆路过地头,看见她便停了下来。
“麦收丫头,刚瞧见钟先生从山上下来,脚好像崴了,走得怪别扭的,你快去看看吧?”老陈头热心地说道。钟羽偶尔会去山间清静处读书,村里人都知道。
林麦收心里咯噔一下,立刻道了谢,放下水桶,也顾不上歇息,便快步朝钟羽家走去。钟羽家住在村尾最僻静处,一间小小的瓦房带着个篱笆小院。
院门虚掩着,林麦收轻轻推开,只见钟羽正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眉头微蹙,左脚踝处已经有些红肿,他正尝试着用湿布巾去敷。
“钟先生,你的脚……”林麦收出声问道。
钟羽闻声抬头,见是林麦收,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随即努力露出一个平和的笑容:“林姑娘,你怎么来了?没什么大碍,不小心踩空了,扭了一下而已。”
林麦收走近些,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红肿的脚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这还叫没大碍?肿得这么厉害,得好好歇着,不能再用力了。”
她看了看空空的水缸和冷清的灶间,心下明了。一个独居的书生,伤了脚,连吃水都成问题。
“我……”钟羽还想说什么,林麦收已经站起身,利落地拿起墙边的水桶。
“你先坐着别动,我去挑水。”说完,不等钟羽回应,她便担起水桶,朝着村口的水井走去。
钟羽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篱笆外,那句推辞的话卡在喉咙里,最终化作一声轻叹,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独自生活已久,早已习惯了自己处理一切伤病和困难,突然被人这样不由分说地照顾,让他有些无措,又有一股暖流悄然涌动。